開火鍋店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丁一 · 2016-08-25 18:31:10 來源:紅餐網
1、火鍋店投資高
很多人覺得,火鍋店的廚房功能簡單,所需設備少,廚房既省面積又省錢。所以火鍋店投資應該比中餐小很多,而且前廳還可以設計更多座位,盈利效率更高。但入行之后你就會發現:
首先,你多了一個爸爸——“食藥監”,對,就是給你發餐飲服務許可證的那個單位。食藥監對餐廳前廳和后廚的面積比例有嚴格的規定,而且,目前并不區分不同業態。也就是說,人家才不管你是做火鍋還是炒菜,后廚面積占比要求一視同仁。有沒有感覺不會再愛了?
更重要是,火鍋店的前廳裝修有一個特殊的需求,就是排煙。
中餐廳只在后廚爐灶需要排煙,但火鍋店在前廳也需要排煙功能(為了消防安全和除味),這就是多出來的一塊成本。而且隨著消費升級,更多注重環境的火鍋店選擇了更美觀成本也更高的“下排煙”,也就是從桌面以下把煙氣吸走。一旦制作了排煙系統,餐桌就不可隨意挪動了,這無形之中也增加了成本。
所以,同等規格的火鍋店,投資要明顯高于中餐廳。
2. 生產管理相當重要
對于好吃,清淡的口味更挑剔食材。但很多人沒有想到,雖然大部分火鍋品類都是濃郁的重口味味型,但食材對好吃的影響卻和鍋底同等重要。更別說老北京涮鍋、海鮮火鍋這些清淡味型的火鍋了。
不要以為火鍋標準化容易就低估其采購和生產管理的難度,火鍋相對容易標準化的是鍋底,但在原料采購和管理的標準化難度方面卻和中餐炒菜無異。而且食材原料這種東西,沒有什么秘方,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3. 員工招聘和保留是難題
火鍋店的核心烹飪技術在于鍋底的炒制和湯底的配制,這一環節往往需要由資深的大廚來親手完成,其配方和手法絕不外傳。這就導致了兩個問題:
首先,店里養不養大廚是個難題。對單店來說,養大廚成本太高,不養大廚(合作或直接購買底料)心里又不踏實。糾結。
其次,餐飲業是相對“低端”的行業,餐廳廚房的員工最大的職業期望與工作動機,就是學一門手藝,日后掙更高的工資或自己開店。而沒有技術含量的火鍋店廚房,員工覺得學不到東西,所以很難留住優秀的廚師,后廚員工流失率也普遍高于中餐。
本文作者丁一,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