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20年的堅守者,溫州人朱少光的甌菜夢
紅餐訪談組 · 2018-03-05 09:07:31 來源:紅餐網
他對甌菜的執著近乎瘋狂,每次說起甌菜,總是語速飛快、兩眼發光。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20年來為甌菜而活,活在他的“甌”to“歐”夢想中。
《洪波高端訪談》周刊
欄目策劃/主持 :陳洪波(紅餐網創始人)
朱少光談甌菜夢 ?
心系甌菜,從荷蘭返回溫州創業 ?
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朱少光,是一個標準意義上的溫州華僑。他從小立志做餐飲,并于1992年在荷蘭開設餐館并擔任行政總廚。在那里,他最沉迷的一件事就是——創新菜式。
對于經典甌菜江蟹生,他一改溫州本土慣用的梭子蟹為荷蘭盛產的大閘蟹,而敲魚、魚丸湯、臘雞、臘肉,他也在荷蘭就地取材,鉆研創造出新的甌菜。
由于對本土食材的靈活應用、烹飪技藝的舉一反三、國內外飲食文化的結合,他很快就找到溫州甌菜和歐洲風味的平衡點,做出既吸引華人也符合歐洲人口味的菜品。
而這種過人的才華也讓他在荷蘭中餐業界揚名,獲得如“荷蘭王國最高榮譽獎”等諸多獎項,還被荷蘭中廚協會聘為顧問。
在而立之年就擁有這樣的成就,著實令人眼羨,但是朱少光內心卻并不安定,“越是在荷蘭發展得迅速,我就越覺得應該回國,回到自己的家鄉,把甌菜和國際美食相融”。
在他心目中,甌菜應該被全國乃至全世界更多人知道,因為它營養健康,烹飪手法上輕油、重刀功,食材方面以黃魚等海鮮為主。此外,溫州人遍布全世界,那么甌菜的種子也會隨之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所以朱少光看好甌菜的未來。
“甌菜若要走出去,首先就得在發源地溫州做到極致,再對外大力宣傳推廣。”這是他對甌菜長遠發展的看法。經過慎重考慮之后,他決定離開荷蘭,返回家鄉去追逐他的“甌”to“歐”夢想,期待有一天將甌菜推廣到歐洲乃至全世界。
重金打造五馬美食林,顛覆溫州人用餐方式 ?
1996年朱少光榮歸故里,全身心投入酒店籌備,先是買下溫州市中心五馬街地標,注冊“五馬”商標,而后重金打造“五馬美食林”。
1997年12月28日,極富歐洲風情的騎樓矗立在五馬街十字路口,金色的門頭閃閃發光,門口柱子富麗堂皇,仿似用真金裝飾。酒店內的燈具、餐臺、碗具、后廚設備等都為特別定制,糅合了歐洲、日本、美國等現代化風格。
裝潢上富麗堂皇,出品上同樣高端大氣:酒燉大黃魚,糖醋東星斑,以及幾十種做法的龍蝦……朱少光每每創造出一道精美菜肴,就會吸引無數客人,并被主打溫州菜的各大酒店效仿。
?
有了高檔豪華的裝修、精美創新的菜肴,加之歐洲先進的管理方式,五馬美食林一炮而紅。
它的橫空出世,不僅顛覆了當地人傳統的家庭用餐及排擋用餐方式,也從此推動了溫州餐飲市場向高層次發展。 ?
布局餐飲生態圈,遇到家族管理瓶頸 ?
?在國內外餐飲界摸爬打滾十余年后,朱少光不再只是把眼光停留在一家門店上。?
在他眼中,做餐飲只是五馬走天下的第一步,他說:“五馬要布局酒店、賓館、酒店設備三大板塊,從而打造一個獨立的餐飲生態圈。”
2001年,他敏銳地捕捉到行業對餐飲專業設備的需求,于是創辦了溫州市首家大型酒店設備超市“五馬中西餐設備超市有限公司”,專營家庭、賓館、酒店設備用品。
此后8年間,朱少光更是馬不停蹄,新動作頻頻。
2002年,第二家酒店“五馬美食林鴻華大酒店”隆重新張,4000多平方米的規模成為當時溫州之最。
2004年,五馬美食林第一家酒店升級重裝并更名為“五馬美食林名豪大酒店”,以45個包廂而無一張散臺的“全包廂”特色成為溫州之最,生意紅火到訂房至少要提前3~5天。
3年后,“五馬美食林鴻景大酒店”繼續開張。
餐飲生態圈戰略不僅推動了五馬美食林的快速發展,也讓朱少光迎來了事業的巔峰期。
然而,彼時經過十余年開疆辟土的集團,早已和初創期不在同一個量級,而原有的家族管理制度顯然跟不上企業發展,于是“人才引進”成了集團最繼續解決的問題。
“我感謝每一位為這份事業打拼過的家人,但也希望公司在朝前走的時候,能夠跟上時代發展,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才。”在和紅餐網(微信號:hongcan18)幾次交流中,朱少光一再強調“人”的重要性,因為人才缺失曾限制了五馬的發展。
“很多人都說我保守剎車,沒錯,我是遇到瓶頸了。” ?朱少光直面真實存在的問題。這幾年他也在不斷地尋找烹飪、管理、財務、市場等各方面的新型人才,希望企業將來能走向現代化管理模式。
新設小型連鎖品牌,打破固有格局 ?
2012年“八項規定”的出臺,加之溫州近幾年經濟的下滑,使溫州高端餐飲業受到重創,五馬美食林同樣也不好過。而多次在國內外考察市場的朱少光,也決定做企業的轉型升級——試水“小而美”連鎖餐飲。
2014年,時尚餐廳“金園小廚”先后在上海、溫州開業,次年又打造姐妹品牌,開出“3W點微茶飯”輕食餐廳。
?
新模式的嘗試,不僅讓集團煥發生機,彌補了集團原本較為缺失的年輕消費群體,也讓朱少光看到了新的希望:
“小型連鎖餐飲做得好,一樣可以傳播甌菜啊!”多年來一直埋在大型酒店領域的他,似乎豁然開朗,興奮地和紅餐網(微信號:hongcan18)分享自己全新的規劃,要做約100平方米的甌菜連鎖品牌,名字暫定為“五馬小廚”。
怎么做?這位專注甌菜的老餐飲人,自然最先將心思放入產品研發當中,“魚皮湯、炒鱔魚、花生扣、小點心……我要讓全球人都吃到甌菜。”
他希望通過五馬小廚,做出有別于以往大型酒店的甌菜,也有別于目前“金園小廚”和“3W點微茶飯”姐妹品牌的休閑餐飲,而是新派甌菜——味道上返璞歸真,演繹方式上則以料理形式重新包裝。
梳理三大思路,走好未來路子 ?
老店繼續做,新品牌不斷推出,朱少光要做的事情似乎很不少,“很多同行都說我想太多,沒錯,我曾經也混亂過、糾結過,不過現在理得很清了。?
2018年初,他全身心投入集團頂層設計,重新梳理了每個品牌的發展思路。
做深老品牌。作為溫州本土20年的知名品牌,五馬美食林將圍繞溫州甌菜做精做深,整合現有業務,突出家鄉菜元素,做成溫州百姓招待應酬聚會的家常餐廳。
開拓新品牌。規劃適合發展加盟連鎖的新餐飲模式,3W點微茶飯就是新嘗試,接下來繼續規劃設計約100平方米的甌菜子品牌。
產業平臺化。將原有餐飲產業鏈平臺化,把沉淀20年的食品生產、技術研發、供應鏈配給、設備輸出打包整合,全產業鏈服務溫州本土餐飲品牌發展。
他希望通過這三方面的調整,能讓集團發揮自身沉淀多年的優勢,又找到全新的契機。
記者手記:是否有必要如此執著菜系推廣?
跑遍全世界N個地方,依然覺得家鄉菜最好吃;
回國開餐廳至今20年,研發兩三萬道菜,從未停止甌菜的挖掘和創新,改變了當地人生活方式,也推動行業水平;
師從溫州名廚仇云華,以及廚界泰斗李耀云,也曾帶領16位溫州餐飲界師兄弟飛往荷蘭參加廚藝大賽,為外國評委獻上甌菜,并獲獎無數。
無論從自身情感,還是這些年做出來的努力,甌菜推廣早已成為朱少光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然而在這個完全不同的消費時代,菜系是否有必要如此推廣,推廣的方式是否能夠另辟蹊徑,這也許值得我們餐飲人思考。 ?
首先,甌菜本身就不是知名菜系,走出溫州就是小眾,有人甚至連“甌”字怎么讀都不清楚,可見傳播難度之大。這些年,客家菜、江西菜等很多菜系都極力想要打造“第九大菜系”,但是效果并不明顯。
其次,在市場細分日漸加劇的情況下,力推一個菜系到底還有沒有必要?如今經營酸菜魚的不說自己做的是川菜,主推點心的不說自己是粵式酒樓,原因是當下主流消費群體對“菜系”概念逐漸削弱,他們更關注的是菜式好不好吃,夠不夠特色。
除此,要推廣一個菜系,是不是可以從自身企業做好開始?莆田餐廳在新加坡或者國內發展的過程中,就從來沒有刻意強調經營福建菜,但是當它出名后,全世界也就都知道了福建菜。
那么,您又是怎樣看待菜系的傳承與發展問題的呢?
記者 | ?紅餐網_林懷青
編輯?| ?紅餐網_方槍槍
視頻 | ?紅餐網_羅小莊 王偉
相關推薦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