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客創始人張興旺:激活私域唯一的辦法是以價值取勝
紅餐編輯部 · 2024-04-24 10:08:22 來源:紅餐網
近日,由央廣網、紅餐網和良之隆·中國食材電商節共同主辦的“2024中國餐飲產業峰會”在武漢國博中心·漢廳盛大召開。峰會期間,超客創始人、超級菜單和超級門店提出者、前西貝高級副總裁張興旺接受了《央廣面對面》欄目組的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
主持人:2024中國餐飲產業峰會的主題是“進化·破局”,您認為2024年連鎖餐飲破局的機會點和難點在哪里?
張興旺:過去餐飲連鎖的技術和思想都來自于麥肯體系。它的特點是標準化,效率高,統一復制,追求的是效率優先,而不是顧客價值優先。現在的市場供大于求,消費者開始主宰市場,所以連鎖餐企破局的第一步就是要改變認知,更多地考慮顧客價值。
其次,連鎖餐企在發展過程中要注重區域化、個性化、多元化發展。中國各個市場的差異非常大,從超一線到五線市場之間存在差異,同一個市場內,不同商圈也有差異。面對這種差異,我們應該凸顯個性化,將大組織變革為小組織,在保障好顧客價值的前提下追求效率。
主持人:您這次主題演講分享的主題是“餐飲單店盈利模型與組織變革”,餐飲人如何利用超級菜單構建全新門店盈利模型?
張興旺:過去我們講的菜單其實就是門店的菜單。為什么會出現超級菜單呢?因為菜單代表顧客價值,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市場,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去設計相應的菜單。比如購物中心周一至周五的客流量比較差,但周六周日節假日客流量就會變好。那門店的菜單就要滿足消費者不同場景的消費需求,也要適應不同時間點消費行為的變化,要在不同的顧客場景下提供不同的產品,不同的SKU。
與此同時,今天我們還面臨著數字化變革,線上營收占比越來越高,線上渠道也變得多樣化了,有外賣渠道、到家業務、到店業務,還有團購業務等等。假設一個正餐門店,它主打的是社交化場景,那么它的外賣和堂食菜單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家門店是單人食場景偏多,那么它的菜單設計又會是另外一種類型,不同門店類型和消費場景類型之下設計出來的菜單,匯總起來就形成了全渠道菜單。
我們把全渠道菜單就叫做超級菜單。超級菜單的變化響應的是競爭化、個性化的要求,我們一定要改變單一模型,將菜單個性化。誰先抓住這一認知,率先突破,誰就能在這一輪的競爭中獲勝。
主持人:同樣都是在做私域,為什么有的品牌效果顯著,有的則默默無聞?那些做得好的企業背后,有著怎樣的本質邏輯?
張興旺:私域其實有兩種類型。一類是物理鏈接,以門店為核心,直接鏈接顧客,沒有中間環節。另一類則是以數字化直接和顧客對接。
當下,私域變得不活躍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家都是以利相誘。千萬不要打價格戰,而要以價值取勝,要切實地給到顧客變化的價值。定位理論中提到,要提供給顧客和競爭對手差異化的價值,這對背后的組織考驗比較大:怎么洞察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消費者還有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等等。品牌要做的是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把顧客從數字化私域轉化到實體門店去消費。
然而,能把私域做成功的品牌寥寥無幾,它們投入很大,卻入不敷出。因此,我認為激活私域唯一的辦法是以價值取勝。
主持人:流量為王的時代,您覺得餐飲企業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渠道?
張興旺:我認為所有的渠道都要關注。首先是線下渠道,選址是決定門店流量好壞的因素之一。其次是線上渠道,要擁抱數字化,擁抱線上業務。線上流量的幾大主流平臺,諸如抖音、美團、大眾點評等,是必須要做的,否則就會落后于時代了。
現下,許多品牌門店在外賣業務上遇到困難,就是在菜單上出了問題。把線下菜單直接照搬進線上外賣,只會越做越虧。解決辦法就是重新設計菜單,以渠道流量為主,給顧客提供全新的價值。
主持人:您覺得餐飲品牌進行數字化建設,不同的階段應該關注的重點在哪里?
張興旺:我認為,目前餐飲行業的數字化建設已經很成熟了。我們關注的重點不應該是系統、IT,而是理解業務,理解渠道內顧客的價值,積極響應顧客的數字化生活方式。到店吃飯是我們的生活方式之一,線上購買同樣也是。因此,餐飲品牌進行數字化建設,要關注的重點還是業務本身,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是業務而不是技術。
?
作者:央廣面對面欄目組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