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福壽螺,這些爭議食材餐廳到底能不能賣?
紅餐編輯部 · 2024-05-30 10:10:26 來源:紅餐網
近日,餐飲業有不少餐廳被曝光使用福壽螺當食材,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福壽螺到底能不能作為食材端上餐桌?除福壽螺外,餐飲業還有哪些未被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卻爭議不斷的食材?
用福壽螺冒充田螺?多家餐企被曝售賣福壽螺
“這是不是福壽螺啊?”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在連鎖餐廳“陶然居”山西某門店就餐時吃到疑似福壽螺,在與飯店經理溝通后,對方承認菜品所用食材確實是福壽螺,但均為人工養殖。此貼一出迅速引發網友熱議。
△圖片來源:截圖自小紅書
“有田螺誰吃這玩意兒啊?真是黑心商家!”“這很多寄生蟲的,這太不把人當人了,舉報它!”“全都是福壽螺,沒一個田螺,你可以告他虛假宣傳”……
面對網友們的質疑,5月28日,陶然居涉事門店負責人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他們的門店是陶然居加盟店。備受爭議的菜品在菜單上寫的是“辣子螺”,而非田螺。食材確實是由重慶總部人工繁殖并供貨的福壽螺,門店廚師也遵循相關加工步驟,所有資質齊全。
然而,陶然居總部的回應卻和涉事門店負責人的回應大相徑庭。
據陶然居一名辦公室主任回應澎湃新聞記者稱,公司養殖出售的均是田螺,而非福壽螺,且都有檢測報告,但因出差在外無法提供。并表示:“大可不必擔心,我們賣了幾十年,有問題早就被取締了。”
5月29日,“陶然居”工作人員再次回應稱,經內部調查,涉事的陶然居(條山街店)加盟合約已于2023年到期,集團總部從未向該門店提供過螺類原材料,均系該門店自行采購。
無獨有偶,不久前也有網友發文稱在湖南長沙的網紅餐廳笨羅卜瀏陽菜館吃到了福壽螺。涉事門店負責人在5月23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業表示,菜品確實使用了福壽螺,但均為可食用螺肉,門店現已全部下架福壽螺,改用田螺。
被卷進福壽螺爭議的不只有陶然居和笨羅卜,此前飯皇帝大、四喜路螺螄粉等品牌,以及一些餐飲小店都曾被曝出使用福壽螺充當田螺。
“福壽螺”是什么東西,為何大眾會“聞螺色變”?
公開資料顯示,福壽螺外觀易和田螺混淆,目前已被列入我國《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一只福壽螺中可含寄生蟲3000至6000條,如果生吃或者吃未煮熟煮透的螺肉,很容易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病,嚴重者會引起腦膜炎,所以使得公眾“談螺色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并暫無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禁止出售和食用福壽螺,但餐飲商家如果使用福壽螺作食材,還是要做到明確告知消費者。
除此以外,如果餐飲品牌用福壽螺作食材,卻宣傳誤導消費者認為是田螺,涉嫌虛假宣傳的同時,還涉嫌侵犯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可能構成消費欺詐。
餐廳謹慎使用那些處在風口浪尖上的食材
事實上,除福壽螺外,餐飲業還存在很多食材的灰色地帶,存在很多未被明令禁止出售食用,但爭議不斷的食材。不少餐廳因制售這些爭議食材而被罰。
首先是來源不明、食安存疑、違法道德的貓狗肉。
吃貓狗肉是否合法,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我國大部分地區,雖然沒有對食用犬貓肉有明確禁止,但此話題因引發動物保護倫理,一直以來都爭議不斷。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餐廳賣貓狗肉不違法,但前提是必須取得相關的營業執照,無照經營則被視為違法。
- 2023年,山東青島一飯店涉嫌經營未按規定進行檢疫的肉類,即非法制售狗肉,最終被罰款1萬元;
- 2022年,山東青島亦快餐店違法銷售未按規定進行檢疫的狗肉,最終被沒收違法的2300克熟狗肉,罰款10000元的處罰;
- 2022年,廣東茂名一狗肉店在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從事餐飲服務活動,最終被罰款3000元。
……
以上的餐廳為什么會被罰?除了營業執照問題以外,食用貓狗肉還很容易產生食品安全問題。
此前,山東大學動物保護研究中心曾進行過相關調查,發現狗肉食用中,狗的來源時常是不明確的,“狗肉經營者都拒絕說出狗的購買來源。”郊區農民的看家狗丟失相當嚴重;貓肉主要來自被誘捕的城市貓,被集中后販賣。如果食材來源不能保障,何談食品安全。
除此以外,并非所有地區食用貓狗肉都是合法行為。2020年,深圳、珠海先后生效實行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寵物被明確禁食、犬貓被排除在可食用名單以外,在酒樓、飯店、農莊等場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因此,如果餐飲經營者在深圳及珠海兩地銷售并且食用貓狗肉會涉嫌違法。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野生菌生長旺季,餐飲經營者需警惕中毒
眾所周知,食用野生菌存在食安風險。餐飲行業更是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高發行業。
此前,云南就有某婚宴上,有來賓因食用野生菌而中毒身亡的事件,最終8名廚師在本案中應當承擔責任;重慶一消費者攜帶購買的蘑菇到達某餐飲店加工用餐而后中毒身亡,雖然餐廳老板并非直接食材提供者,但因未盡到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最終需承擔10%的賠償責任。
針對食用野生菌食安問題,近幾年,全國各地也有不少地區都有發文強調提醒,不采摘、不銷售、不加工、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野生蘑菇。
如云南省政府食安辦發布野生菌中毒防控預警通告強調,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單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區供餐單位、養老機構食堂、醫院食堂、婚喪嫁娶、農村宴席和會議集體用餐等群體性聚餐,嚴禁加工食用野生菌類(包括野生菌干制品),防止引發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
畢竟,一旦餐廳出售相應菜品,就需要對出售的野生菌也負有安全保障的義務,如果因為自己所售賣的野生菌導致食用人中毒,也要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小結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作為餐飲經營者,應主動承擔責任,牢牢守住食安底線。對于一些爭議性食材,餐飲經營者一定要嚴格執行相關規范要求,加強生產經營過程控制和標簽標識管理,對存在的隱患及時采取風險控制措施。
?
作者:紅餐網麥泳宜;編輯:李唐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