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多少火鍋人在“流血”復工?
小倩、田果 · 2020-03-11 10:41:18 來源:火鍋餐見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多地火鍋堂食開始營業(yè)。
但經(jīng)營現(xiàn)狀卻“冰火兩重天”。一部分品牌迎來消費爆發(fā),門店排隊,日翻臺5.4次;但多數(shù)餐廳客流不足往常20%,甚至“流血”復工。
接下來,租金恢復、員工陸續(xù)到崗,4月才是最難熬的,希望大家都能挺過去。
近日,多品牌發(fā)出“恢復堂食”的海報或通知
01
火鍋店復工調(diào)查
有的門店爆滿,有的無人問津
成都:一品牌日翻臺5.4次,幾乎天天客滿
據(jù)了解,成都50%餐飲企業(yè)已全面復工。
3月6日,蜀大俠官微宣布,部分門店恢復堂食經(jīng)營,門店復工后,營業(yè)時間調(diào)整為早10點到晚10點,上桌率嚴格控制在50%。
蜀大俠品牌總監(jiān)江邊透露,“3月8日,只春熙路店就達到5.4的翻臺率,還有一個驚喜的數(shù)據(jù),就是堂食開放后,拉高了外賣數(shù)據(jù)。”
蜀大俠門店內(nèi)顧客正在就餐
比蜀大俠復工更早的香天下火鍋,成都每家店幾乎天天客滿,3月8日當天還出現(xiàn)排隊狀況,翻臺能保證每天1~1.5輪,但上海開業(yè)門店的客流只占去年同期40%。
大龍燚方面則表示,目前還是以外賣為主,門店堂食只是外賣的補充,人員安排主要集中在外賣上。
上海:堂食“規(guī)矩”多,品牌餐企復工不“流血”
滬上餐飲業(yè)的堂食服務也正在陸續(xù)恢復。
疫情下的堂食“規(guī)矩”很多,不但進店要測量體溫和消毒洗手,“北歐式”座位和公筷公勺也安排上了。
每個區(qū)域只能做一到兩桌人,每兩桌之間要空出一桌,一桌只允許兩人就餐,超過兩人就要分桌……這是在哥老官用餐必須遵守的規(guī)矩。
哥老官門店恢復堂食
23度不太冷椰子雞店老板表示,現(xiàn)2家店已恢復堂食,周末生意還行,工作日客流只能達到平時的20%。“因為年后第一時間做了外賣,開展了新渠道,加上適當減租,目前看來,營業(yè)是不會虧本。”
鎮(zhèn)三關負責人江波表示:“目前,上海店的客流只有以前的35%~40%。”
不過,只要是品牌餐廳,目前復工都還能顧得住。
珮姐老火鍋上海店,甚至上演排隊盛況。
“上海直營店現(xiàn)每天接待200人左右,日營業(yè)額平均在5萬元左右。”珮姐老火鍋創(chuàng)始人顏冬生說,營收和翻臺數(shù)雖不及疫情前,但情況逐漸良好,并呈持續(xù)上升趨勢。
珮姐老火鍋上海店門前顧客在排隊
北京:消費信心疲軟,客流僅20%
3月3日,快樂小羊北京直營店復工。相關負責人表示,因顧客不敢輕易外出就餐,生意只有原本的20%。
“消費信心疲軟,根本沒有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北京一火鍋店老板向餐見君吐槽,一些面積較大的火鍋店,雖然疫期也開始做外賣,但拼不過一直做外賣的品牌,雖然免租,但水電煤都在,每個月都是入不敷出,貼錢硬撐。
廣東:復工最早,但員工比客人多
離廣東餐飲業(yè)全面復工已過去三個多星期,一家椰子雞的店員說,由于門店租金太高,他們23號就開始營業(yè),但每天的客人最多十桌左右,每桌不超過4個人,生意跟平時根本比不了。
其實大家都面臨著同一個困境:餐廳門開了,但進店消費的客人寥寥無幾。
除了上面提到的成都、上海、北京、廣東之外,相信全國其他城市餐企面臨的狀況也大同小異,尤其河南、陜西等地基本未開放堂食,還在等待政策。
02
流血復工?
房租、人工、食材等成難題,4月最難
“不開業(yè)是等死,開業(yè)是送死,在等死與送死之間難以抉擇,一夜半白頭。”
不少餐飲老板面對復工都表示無奈,雖說在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業(yè)績情況,但復工后的收入相比大額的房租、人工成本、物資成本等,仍是杯水車薪,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食材漲價,利潤被壓縮了
因疫情期間交通物流被阻斷,產(chǎn)業(yè)鏈受損導致部分食材供應短缺,對于沒有穩(wěn)定供應鏈體系的企業(yè)來說 ,可能會面臨食材成本壓力。
蜀大俠品牌總監(jiān)江邊表示,受疫情影響,部分食材的價格確實有所波動。鎮(zhèn)三關品牌負責人江波也說道,目前主要是鮮豬肉價格較高,相比年前漲幅達30%,其他食材的價格上漲了5%左右。
“目前就是盡量做好供應商前置溝通,原則上對供應商進行1+1的備選,確保食材物料準時到位,根據(jù)食材種類、數(shù)量和消費者需求調(diào)整菜單,力求減少食材成本。”江波說。
上述椰子雞店老板說,他們下架了海鮮等易損耗的食材。
顧客沒有員工多,工資還要正常發(fā)
不少餐飲老板告訴餐見君,復工后的堂食生意并不好,期待的報復性消費也是遲遲未到,一天經(jīng)營下來,門店的客人還沒員工多,導致員工只能窩在角落玩手機。
“2月份疫情嚴重,員工待業(yè)在家,他們也會給企業(yè)充分的理解和共情,同意降薪。可復工后,還有什么理由拖欠員工工資?”北京一家地鍋雞品牌創(chuàng)始人老王說道。
員工不會無休止給與企業(yè)寬容。一旦復工后,門店的生意并未達到預期,可能會擊潰很多人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線。
減租免租優(yōu)惠將到期,4月最難
疫情爆發(fā)初期,以萬達為代表的多個商城管理方相繼發(fā)起減租免租的政策,緩解門店經(jīng)營壓力。
然而,火鍋餐見進行的《疫期火鍋門店生存狀況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高達73% 的火鍋品牌完全未享受到租金減免,14.6%的品牌減租半月—1月,只有6.69%的品牌減租一個月。
租金減免情況
可見對于餐企來說,租金減免覆蓋極其有限,而且力度并不大。有老板表示,享受到2個月的免租已是不錯,有些店只給免除一個月,第二個月收一半,但4月一恢復全租,就慘了。
而對于一開始就沒有享受優(yōu)惠的門店來說,又該如何呢?
沒有口罩,怎么正常復工?
買防疫物資,是商家們遇到的另一大復工難題。
雖然各地出臺的要求不一樣,但總的來說,測溫儀、消毒水和口罩是復工必備三大件。
老鄉(xiāng)雞董事長束從軒此前表示:“最難在口罩供應”,現(xiàn)在公司的采購幾乎分別住在了口罩廠,每天都在磨,都在等。餐見君的朋友圈,也有不少老板在求購消殺物資。
很多餐企員工動輒幾十上百人,即使每人平均一天換兩只一次性口罩,再加上每日每刻的消毒、測溫等,這筆開銷也不小。
圖片來源蜀大俠微信公眾號
一位老板向餐見君吐槽:“一些大的連鎖餐飲都在滿世界找口罩供應商,更不用說我們這些小餐飲經(jīng)營者了。要不然面對沒有口罩無法復工、要不然買到口罩卻是假的。”
03
攤子不能散,掙不掙錢不重要
全面復工,意味著大額的房租成本,員工工資,采購成本等撲面而來。即便如此,也仍有不少餐飲人堅持認為,現(xiàn)階段,攤子不能散,必須讓全員處于戰(zhàn)斗的狀態(tài)中,掙錢不掙錢不重要。
23度不太冷椰子雞店老板表示,沒想過盈利,特殊時期度過去就行了,我們包裝弄得好點,就算不賺錢,也能起到品牌曝光的效果,對疫后消費恢復也很大幫助。
他們早早恢復營業(yè),一方面考慮到穩(wěn)定企業(yè)員工,恢復企業(yè)及行業(yè)的信心;一方面就是要維護好社區(qū)老顧客的需求。
這段時間大家都損失慘重,但盡早營業(yè)、開放堂食仍是盤活企業(yè)、帶動甚至保住員工積極性的最好辦法。在困難時候恢復營業(yè),看中的是長遠價值,而不是眼前得失。
樂凱撒陳寧也表示,雖然復工壓力不小,但更多是想在特殊時期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陪伴,在疫情期間提升品牌價值。
04
火鍋店安全復工 ?
溫馨提示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唯有提前做好準備,將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狀況考慮在內(nèi),才能妥善接納民眾的消費欲望,在復工浪潮中穩(wěn)操勝券。
那么,火鍋堂食開放后,我們怎樣才能讓顧客放下顧慮,安心就餐?除了控制密度,隔桌就餐,你或許還要注意以下細節(jié):
> 撤掉小料臺。巴奴北京店開放堂食后,為了衛(wèi)生考慮,撤掉小料臺,顧客需另外單點。
> 菜品封膜。比如蜀大俠、大龍燚的菜品全部用保鮮膜封口,為顧客端上餐桌,安全隔離病毒。
> 預約訂餐。提倡消費者電話訂餐、網(wǎng)絡訂餐,嚴格控制就餐高峰預約量,禁止堂前排隊等候。
> 掃碼溯源。鎮(zhèn)三關公司開始著手建立《鎮(zhèn)三關一碼溯源》系統(tǒng),到店就餐的顧客可以掃碼關注品牌的食材采購、運輸、加工、出品、保管的全流程追溯。
最后,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聊聊“復工”的話題,您的餐廳是怎樣的情況?期待您參與下面的小問卷?,或者給我們留言。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