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慶樓上市,能否重演海底撈資本神話?
陳漠 · 2019-12-13 21:18:19 來源:紅餐網
昨天同慶樓上市首發過會,又給餐飲注入一針強心劑。海底撈的輝煌讓不少餐企卯足了勁以上市為目標,而同慶樓的過會,也讓它們看到了自己上市的希望,特別是很多老字號餐企。
但海底撈的輝煌是海底撈的,很多上市后的餐企并沒有活得更好,俏江南、湘鄂情、鄉村基、全聚德……資本市場上尚沒有如海底撈般成功的餐企。這些案例都不禁讓人發問,上市對餐飲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下一個海底撈,離餐飲人還有多遠?
12月12日晚間,證監會發布公告稱:同慶樓餐飲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也就說我們常說的過會,同慶樓的上市,只剩下了時間問題。
據悉,同慶樓準備登陸上交所主板,擬募資約7.35億元,主要用于新開連鎖酒店項目、原料加工,及配送基地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同慶樓是知名的徽菜餐飲品牌,采用連鎖經營模式,走大眾餐飲路線,先后獲得“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稱號,2010年,作為徽菜唯一代表入駐世博園提供餐飲服務。
同慶樓立足安徽、江蘇,并向全國輻射,截至目前,同慶樓及其子公司在合肥、南京、無錫、北京、張家港、常州等地擁有直營店50余家。
同慶樓早在2016年6月就向證監會首次報送IPO材料,但在2017年被拒。時隔三年半,同慶樓相比于喜茶、九毛九等高調尋求上市的餐企,相對低調,卻異軍突起成功在A股主板上市。
消息一出,整個餐飲圈都陷入了一種巨大的興奮之中。同慶樓過會,餐飲人到底在興奮什么?更多的可能是希望。??
01 餐飲IPO艱難,同慶樓成為新希望??
雖然這些年上市的餐企不斷增多,但IPO仍是很多餐企難以逾越的難關。
除了管理、財務的問題,A股市場的嚴苛,更讓很多餐企望而生畏。在18家已上市餐企中,僅有三家餐飲類企業是在國內A股主板上市,分別是全聚德、西安飲食和廣州酒家。
而且,雖然像煌上煌、絕味等也登陸了A股主板,但卻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食品企業,并非餐飲企業。
但同慶樓成立以來一直從事餐飲,在2014-2016年,主營業務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99.09%、97.90%和96.26%,這說明它是一家非常純粹的餐飲服務企業。它的過會,可以說是打破了A股十年來沒有純正餐飲企業上市的尷尬記錄。
△圖表來自網絡統計(據不完全統計)
這十年間,前有俏江南、狗不理等老牌餐企想打破僵局,后有九毛九、老鄉雞、五芳齋等實力餐企試圖破局,但一直沒能成功。九毛九后來也選擇了到港交所上市。
當然,純正餐企之外,喜茶、芭比饅頭等非純正餐飲,也一直沒能成功上市,除了A股,其他市場對餐飲業都保持著超過其他行業的警惕性。多年來,國內“風云餐企”想上市的比比皆是,但成功的屈指可數,廣州酒家也是苦等了7年,才成功上市。總之一句話,和“進口”有關的,上市是個普遍難題。
所以,很多業者都在猜測,這次同慶樓的上市,是否意味著A股市場已經開始向餐飲企業招手,這又是否會成為老字號的新出路?
02 上市就好了?上市本就是個高風險行為??
中國的餐飲企業上市之路一直很艱難,主要原因是餐企一般都存在財務不規范、食品安全等共性問題。而從現實來看,也不怪市場對餐企有“偏見”,餐企上市的風險確實比其他行業高出很多。除了上述阻礙餐企上市的問題,成功上市的餐企其實還會面臨更多問題,上市本身也成了風險。?
遠的如俏江南,一切奔著上市而去,為了上市和鼎暉對賭,卻因為2012年末之前未完成IPO,觸發和鼎暉的對賭協議,必須用現金將鼎暉所持股份全數回購,還要保證鼎暉獲得合理回報,這一大筆錢,直接占用了俏江南大量現金流。而大餐飲急轉直下的大背景,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俏江南(圖來自其官網)
餐飲是個強現金流行業,喪失掉現金流的話語權,餐企不要說擴張,一旦出現一點小問題,甚至一點點食材等供應鏈的錯誤預估,或是某一門店的意外損耗,都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直接影響經營。
而上市,是個既耗精力,又耗財力的事。 ?
耗費精力自不必說,光想想廣州酒家尋求上市7年才得償所愿,便能想象這7年耗掉老板多少腦細胞。而耗費的財力,可能也超出很多餐企的預想。
快餐帝國公司是一個在海外開店、主營業務是臺灣小吃的新加坡餐飲集團,以旗下品牌“士林臺灣小吃”供應臺灣小吃飲品。
據港交所披露,快餐帝國控股曾于去年9月26日向港交所遞表,后一直未能通過聆訊而過期,今年7月3日該公司再次遞表,9月27日終于通過港交所聆訊。
而這次快餐帝國上市的承銷費約4910萬港元,按照0.65港元的招股價來算,本次IPO募集資金為1.3億港元,光承銷費用就達到了募集資金的近四成。
△快餐帝國的士林臺灣小吃(圖片來自官網)
中國餐企IPO難的情況,更會增多上市的耗資。快餐帝國這些募資夠不夠它的下一步發展我們先擱下不表,這部分資金的占用會不會影響一些餐企的發展呢?相信沒人能百分之百地說不會。
換成是你,這個市你還愿意上嗎?
同時,從人員精力而言,當你的主要目標變成“上市”,而非經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保證中層、高管去兼顧兩頭,也是考驗餐企實力的地方。上市成功了,經營卻出問題了,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同慶樓的上市確實值得大家歡呼,但上市是不是老字號的新出路?可能還需要餐飲老板們認真核算企業的實力。
03 上市了,然后呢? ?
除此之外,上市以后也不是萬事大吉,作為與消費者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行業,餐飲業對食品安全要求非常高。如果公司本身質量控制出現問題,或是發生行業性食品安全事件,都將對公司的品牌和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一旦進入資本市場,里面滾來滾去,玩的都是錢,那考驗餐企的就不僅是好不好吃,服務好不好的問題。在利益之下,沒有人情可言,一旦品牌出現負面,投資人、股民說拋售就拋售,股價說跌就跌,這時候玩的還有金融手段,餐飲老板們有這個實力,或者有這方面好的幫手嗎?
而且別忘了,有上市,還有退市。
曾經無限接近中國版麥肯的鄉村基,就用了3年才在2010年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中國首家在美國主板上市的餐飲企業、中式快餐第一股。
但“神話”過后,鄉村基在上市的第二年便遭遇了全年凈虧損700萬元的困境。此后,公司雖然在2012年扭虧為盈,但很快又在2013年起遭遇利潤連續下滑,2015年門店凈增數量僅2家,股價也連年下挫。
△鄉村基
2016年4月,鄉村基正式退市,相比于上市的3年時間,鄉村基退市相當利索,投票到退市只用了一天。而其上市5年期間,未進行過任何分紅。
鄉村基代表著一群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餐企,在平穩期、成熟期,反而不知道該怎么做。
鄉村基上市之后,中式快餐市場早已是紅海, 鄉村基沒有及時找準自己定位, 餐飲特色又偏安一隅, 加上通貨膨脹人員租金上漲, 拼價格, 導致同店銷售無法增長, 快速擴張增收不增利。
此時我們已無法確定鄉村基當時是如何規劃的,但結果告訴我們,上市前的鄉村基恐怕沒有做好上市后的發展規劃,輕視了市場競爭,被市場拉下了紐交所。不過目前鄉村基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升級迭代,正走在二次崛起的道路上,或許未來會再次上市也未可知。
上市后道路反而越走越窄的還有全聚德這個老字號。
△全聚德(圖片來自官網)
烤鴨市場同質化逐年嚴重,全聚德的產品也漸漸失去特色,產品線又沒有大的更新,營銷跟不上時代,價格還貴,“不好吃”、“貴”逐漸成為全聚德的標簽。雖然全聚德也在努力跟上年輕人的喜好,卻一直不得要領。
這也讓全聚德的股價一路下跌,每年投資人都要擔心是否會被“戴帽”(即*st股,證監會的投資警告)。
所以,上不上市,考驗的始終還是餐企的硬實力,很多人還會擔心,一些以上市為目標的餐飲老板,上市后反而失去了目標,失去動力。
上市后不代表大功告成,反而是新的開始,一切戰略、規劃都要以更大的視野、更全局地考量。??
結語
同慶樓過會了,給了餐飲人很多的利好信息。市場人士表示:這說明現在監管層已經開始認可餐飲企業在規范性上的進步。 ?
但這并不代表上市是老字號餐飲或者所有餐飲唯一的新出路,餐飲人更應該看清,上市對餐飲而言,仍是一個大機遇與高風險并存的行為,也許經營上可能有超越海底撈的存在,但在上市餐企中,海底撈仍是那個相對而言發展得“輝煌”的一枝獨秀的存在。餐飲人在學會如何上市后,還需要學會如何進行上市后的經營,才可能出現下一個資本市場的海底撈。
上市,你想好了嗎????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