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整體提價3%-5%,稱肉價上漲影響可控
賀泓源 · 2019-11-19 16:40: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物價上漲追不上海底撈的腳步。
光大證券于11月15日公布的一份調研交流報告顯示,在肉價上漲潮中,海底撈整體表現穩健依舊,“肉類價格上漲對利潤率影響遠小于肉價上漲的幅度”。
在調研中,海底撈方面透露,公司當前仍處于高速拓店階段,預計全年開店將略超 300 家;部分區域由于門店加密較快,同店翻臺率有所下降(例如一線城市中的北京、上海),但一線城市中密度較低的廣州同店翻臺率進一步提升。整體來看, 公司運營情況依舊穩健。?
在客單價方面,2018 年,海底撈開始推出區域化定價策略。
海底撈方面稱:
“今年以來,對一些熱門地區翻臺率較高的門店酌情進行了提價,整體提價幅度為 3%-5%。 公司在新品類研發方面繼續發力,從菜品和飲品兩方面入手,菜品方面新增了一些高價格高品質單品,飲品方面繼續創新,推出了咖啡調和飲品。此外,雖然今年以來肉價上漲劇烈,但公司顯示出了非常強的成本控制能力,肉類價格上漲對利潤率影響遠小于價格上漲的幅度。?”
穩健基本面下,海底撈開始全面布局餐飲行業。新業態嘗試主要分為體內孵化和體外收購兩個部分。體內孵化的鄭州和西安面館相繼開業,在蜀海強供應鏈支撐下,面館的客單價比市場低 20%-30%,充分做到好吃不貴;此外,海底撈于11月5日公告擬收購 “上海緣澍”、“Hao Noodle”和“上海好萃”,開始嘗試進入偏高端的正餐賽道。?
值得一提的是,肉價上漲已對餐飲業造成影響。“售價價格漲了一些,但相對物價,漲價幅度有限,怕失去顧客。”有位于北京的連鎖東北醬骨頭門店老板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另有顧客發現,在京部分小飯館,木須肉菜品,已改為雞肉為主。
海底撈于8月公布的 2019 年中報顯示:
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 116.94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59.3%;凈利潤 9.12 億元,同比增長 40.9%;
歸母凈利潤 9.11 億元,增長 40.9%;
基本每股收益 0.17 元,同比增長 29.6%。
其中,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新開業259家餐廳;
同店銷售增長 4.7%;
外賣業務1.88億元,同比增長 41%;調味料及食材業務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 206%。
光大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預測海底撈業績稱:
“維持 2019-2021 年分別凈增加 300/235/235 家門店的預測,考慮到門店加密翻臺率微降,下調 2019 年營業收入預測至 270.73 億元,2020-2021 年營收預測分別為 380.96 和 477.36 億元。考慮到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下調 2019 年凈利預測至 23.83 億元,2020-2021 年凈利預測分別為 32.95 和 42.31 億元 。”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