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率低至0.3%!餐飲究竟賺的什么錢?
練生亮 · 2019-09-16 15:33:57 來源:券商中國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
餐飲業作為剛需,號稱“穿越周期”,但其在經營上的酸甜苦辣外人一般難以想象。記者梳理近期港股和內地相關板塊上市公司數據,發現諸多有意思的細節。
不過所謂行有行規。再難賺錢的行業,只要找對了打開密碼的正確方式,賺個盤滿缽滿也并非不可能。
根據《福布斯亞洲》雜志8月29日發布最新的新加坡50大富豪榜顯示,人氣火鍋連鎖店海底撈集團創始人張勇首次入榜,即擠下遠東機構(Far East Organization)的黃志祥和黃志達兄弟,以138億美元身家(凈資產)登上首富之位。 ?
利潤率低至0.3%!
今年7月18日,港股上市的港式茶餐廳經營者翠華公布了公司2019年年報,即2018年3月31日至2019年3月31日期間的財報。
財報顯示,翠華2019財年的利潤率僅為0.3%!而這一數據在2018年尚為4.4%,下滑幅度實在驚人。 ? ?
而利潤率0.3%,這也意味著翠華每銷售100元,才賺到3毛錢,將將保本!
作為老牌港式茶餐廳經營的代表,翠華就算不屬行業頭牌,但也屬業界知名。公司年報此番公示的超低利潤率,足以讓聰明的投資者據此“一葉知秋”,餐飲行業雖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現金流,但確實也“揾食艱難”。
實際上,不僅港股公司翠華,就連已在A股上市多年的老牌餐飲公司全聚德、西安飲食等,也都遭遇了賺錢難的問題。 ?
根據全聚德發布的半年報,公司預計2019年1月至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2571.57萬元至6428.92萬元,雖然還能賺錢,但凈利潤下滑幅度達到50%之上。
西安飲食干脆不賺錢,公司在半年報中預計2019年1月至9月累計凈利潤為虧損2000萬元以上,下滑幅度遠超400%。
看完這些數據,作為一個創業者或投資者,你還會因為餐飲業是個低門檻的行業而貿然闖入嗎?
138億美元!餐飲聚富新標桿
所謂行有行規。再難賺錢的行業,只要找對了打開密碼的正確方式,賺個盤滿缽滿也并非不可能。
根據《福布斯亞洲》雜志8月29日發布最新的新加坡50大富豪榜顯示,人氣火鍋連鎖店海底撈集團創始人張勇首次入榜,即擠下遠東機構(Far East Organization)的黃志祥和黃志達兄弟,以138億美元身家(凈資產)登上首富之位。
以賣麻辣燙起家的海底撈,造就了行業的百億富豪,誰又能說餐飲業賺錢不可能?
實際上,除了海底撈張勇,呷哺呷哺賀光啟夫婦、味千拉面潘慰等也都身家上億。因此,用“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來形容餐飲業的賺錢格局其實并不算過分。
提及海底撈的成功,核心競爭力是分析人士繞不開的話題,而海底撈核心競爭力就是服務的觀點則得到最多的公認。
對于這一點,張勇有著自己獨到的感悟,他認為服務特別好的話,有時食客對菜品的評價也會發生改變,不那么好吃的火鍋也變得好吃了。對于餐飲業而言,只有好的服務才會帶來回頭率,如果沒有回頭,就沒有出路,有了回頭,才能以小博大。 ?
市場大但“眾口難調”
2018年,我國餐飲服務市場收入規模達到了4.27萬億元,東吳證券預計未來5年內該市場將以9.0%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并于2024年達7.16萬億元。可見,這一廣闊的“錢景”孕育著諸多的商機。
不過,餐飲業又是一個“眾口難調”的行業,賺錢與不賺錢可謂涇渭分明。所以,做餐飲的人也經常把兩種“累”掛在嘴邊——生意好的時候身累,生意不好的時候心累。
先說餐飲的不賺錢吧。不賺錢也就意味著踩到了“坑”,而后又不能及時填坑所致。
且不說翠華0.3%的利潤率,強如海底撈,其2019年上半年的凈利率也僅為7.8%,而且還較2018年上半年同期的8.8%下降了1個百分點,
這樣的利潤率數據在一眾行業中難言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翠華,還是海底撈,在對低位數據或下滑數據的解釋中,都強調了員工成本提高對利潤所造成的影響。情況確乎如此,近年員工成本都在明顯上升,這是一個明眼就能看得著的問題,也成為了餐飲創投者第一個需要面對的“坑”。
除此之外,趨高的店面租金和上游食材價格,同樣也是餐飲創投者繞不開的“坑”。近年店租跟漲房價,有時候漲幅甚至高于房價漲幅,這也令餐飲創投者難以應接。從目前公開的關店數據來看,平均每家店的生命周期不到2年,較高的店租也成為了關店行為中不容忽視的因素。
其實,最大的“坑”還是來自食品安全衛生。隨著行業監管越來越嚴格,如果店家未能嚴格餞行安全衛生標準,分分鐘都有可能把自己給“坑”沒了。
自帶穿越周期屬性
有人說,餐飲業就跟月球一樣,盡管到處都是“坑”,但也因為具有“洼地”的效應,所以才會惹來創投者競相“逐月”。
市場人士認為,餐飲業作為任何朝代不可或缺的行業,本身就具備穿越周期的屬性。身處其中想要求得發展,難就難在能否與時俱進,并在不斷積淀中迎來爆發。
從目前的宏觀環境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流通擴大消費,提出了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這本身就為餐飲業提供了可有作為的洼地。《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第十二條指出,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游、休閑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
同時,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發展,“科技餐飲”將迎來巨大發展空間。根據Analysys易觀千帆檢測數據顯示,互聯網餐飲外賣月度活躍用戶整體保持上漲態勢,截止2018年底,餐飲外賣月活人數達10288.5萬人。可以預見,未來幾年一大批餐飲企業會變身新餐飲,在實現全面的互聯網化后,能輕松通過科技節省運營成本,并提高服務效率。
總而言之,餐飲業是個不缺坑的洼地,只有深耕其中,才有可能迎來財富的飛躍。須知,海底撈也不是一夜之間賺得所有銅板的,人家今時迎來“沸騰”一刻,也是“煎熬”了超過二十年的。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