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瓶”飲料走紅,部分餐飲商家進貨渠道成謎
· 2019-08-01 15:46:10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
鮮香麻辣脆、川、魯、粵、蘇、浙、閩、湘、徽。
從飛禽走獸到水中珍饈,中國人的舌頭最會尋找能夠慰藉人生的美食。
冬天蒙著被子吃雪糕,夏天開著空調吃火鍋。除去正經的山珍海味,人們開始在美食中尋找獵奇和新意。?..
吃著火鍋打吊瓶,你是認真的嗎?
近日,一款外形獵奇的吊瓶飲料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一家位于南京的火鍋店推出搭配火鍋的飲品——吊瓶飲料,一經推出惹來大批食客嘗鮮。
打吊瓶都經歷過,喝飲料更是現代人的常規動作。但是打吊瓶+喝飲料?這關公戰秦瓊般的戲劇對撞,會產生什么樣的火花?
這家餐飲火鍋店裝修復古,綠漆,紅對聯,陳設擺放也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老舊風格。
而吸引很多食客過來一探究竟的吊瓶飲料果然治療的也不是普通的病癥,食客點單的時候該店服務員會熱情地拿來一張“病歷單”,讓食客選擇“病癥”。“病歷單”上面寫著,脫單水、 專治窮、專治不高興等等,根據消費者需求“對癥下藥”量身定制外包裝。
餐飲店服務員說,吊袋里裝的都是飲料。市面上的碳酸飲料、乳品、甚至如果有需要的話啤酒也可以灌進去。
吊瓶飲料作為新的獵奇飲品,也不只是做做樣子,不僅外包裝與醫用輸液藥水的外包裝如出一轍,還包括了輸液袋掛架、輸液袋、輸液管和流速調節器。不過,原本靜脈輸液針的位置,換成了一個普通龍頭。
很快,吊瓶飲料成功在各個省市開花蔓延,很多家餐飲店都有學有樣推出了吊瓶飲料。
但是網絡上可不是一面倒的叫好,很多網友對吊瓶飲料是采取質疑的態度的。
“整這些幺蛾子,馬上馬桶要搬上桌了,所謂的網紅店,呵呵。”
“弄一袋子西瓜汁,是不是輸血的感覺。”
“嘩眾取寵,不會長久!”
但是網友討論最多的,還是外表像醫療器具的輸液瓶是否衛生。
“這個袋子會不會反復使用?”
“就怕是直接從醫院回收的。”
有的網友稱,不像吊瓶像尿袋,有些膈應。輸液寓意疾病,也有些晦氣。
至于網友關心的吊袋的材質和清潔問題,店家表示,一袋的容量是1.5升,每個吊袋只用一次。
對于這種網紅飲料包裝,南京市工商局商標處處長徐勐表示,主要看它符不符合食品包裝的要求,有沒有按照食品或者飲料的要求標注成分、生產廠家、保質期等等。
如果正常標注清楚,則不違反規定。
至于是否有可能是直接從醫院回收的,隨州市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曾重表示:“(醫院的吊瓶、吊袋)絕對不會回收再利用,接受輸液治療的患者任何疾病都有可能,也可能會攜帶著各種各樣的病毒,所以輸液器必須送往特定的地方銷毀,至于網上傳的輸液器回收被用來制作其他的塑料制品,那就是另外的事了,至少醫院是不可能的。”
南京這家餐飲店的吊瓶飲料雖然一時引起了巨大的關注,但是其實在電商平臺上,這種吊瓶飲料早就已經上架銷售。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用輸液袋飲料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素,可以看到有多家店鋪售賣這種輸液袋飲料包裝,銷量也不少。
隨后《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詢問其中一家售賣輸液袋飲料包裝的店家,這種形似醫療器材的輸液袋進貨源頭是哪里?如何保證衛生安全?
一名店主回應,在電商平臺銷售此類食品包裝需要有技術監督檢驗所開具的檢驗報告。隨后給記者發送了河北省東光縣技術監督檢驗所開具的檢驗報告,產品名稱為復合膜袋。
“如何保證進貨源頭的正規衛生?”
店主回答,除了檢驗報告以外,進貨清單一應俱全,“我們資質齊全”。
有購買者評論,“客人喜歡,提高店內營業額,吸引人,質量好。”
“買來酒吧里用。”
“質量不錯。”
成年人買來玩玩,只要是各項衛生標準合格也就罷了。但是吊瓶飲料不止是出現在大人們的餐桌,甚至會深入校園,成為孩子們之間一項新的玩具。
吊瓶飲料吸引追求獵奇的成年人,更加吸引天生玩兒性十足,好奇心強的小孩子。
瀏陽市在孩子們中間就悄悄流行起了新興玩具——吊瓶飲料,這還是一名姓劉的市民一天翻看自己兒子書包才發現的。
這種吊瓶飲料出現在學校附近的商店,售賣價格為一元錢。擔心其對孩子有影響,劉女士對其產品進行了舉報。
盡管知道這是裝飲料的袋子,但因為外形像吊瓶,劉女士覺得更危險,“這種飲料包裝太不健康了,容易誤導孩子,要是哪天在路上撿到一個真的吊瓶,孩子也會撿起來以為是飲料袋,那簡直不敢想象!”
隨后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淮川所執法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商家表示不清楚貨物的具體來源,甚至也不能提供相關的進貨單據。
獵奇包裝噱頭的產品魚龍混雜,有資質齊全的,也有進貨渠道成謎的。獵奇之風并非今天一時興起,入夏以來各式獵奇食品就你方上罷我登場。
除了吊瓶飲料,今年的網紅食品層出不窮。進入夏季,人們盯著酷暑,自然想要一些沁涼來放松身心。
加了五糧液的冰激凌,表面撒有可食用金粉,標價為18元一個。
雙蛋黃咸味的雪糕,受熱捧。
小龍蝦冰棍,放一整只煮熟小龍蝦的冰棍,冰是雪碧味兒的,可以直接食用。
網紅食品,獵奇食品層出不窮
美食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從古代傳下來的雕花手藝和擺盤技巧顯示了人們對美食不僅追求口味,更加追求美感。
但是網紅美食從云朵蛋糕、爆漿面點、臟臟奶茶到現今的吊瓶飲料等。已經從追求美食的食趣變到獵奇,人們比起吃來說,把美食曬到朋友圈里似乎成為了另一只精神食用法,至于吃不吃,味道如何就不在考慮范疇內了。
網紅食品的表面繁華,遮擋不住其背后存在的各種問題。
據《2018年食品輿情報告》顯示,食品安全依然是食品行業中的熱點話題。其中,網紅食品的安全問題熱度在持續提升,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積極地做好預防、加強監管。
選擇食物不要只追求新鮮獵奇,而要看店家是否具有齊全的證件。
面對網紅食品,購買不要盲從,注意產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日期、生產方資質、聯系方式等,堅決不消費“三無產品。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