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陜西民俗餐飲街區的發展研究(以陜西袁家村為例)(二)|《陜西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16)連載

中國國際食學研究所 · 2016-12-13 18:55:49 來源:紅餐網

接上:陜西民俗餐飲街區的發展研究(以陜西袁家村為例)|《陜西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16)連載

二、袁家村概況及發展背景

1.袁家村概況

袁家村坐落在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北面的九嵕山下,此處也是舉世聞名的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寢——昭陵所在地。20個世紀70年代以前的袁家村,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村。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由郭裕祿帶領全村村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和村辦工業,當時在全國都出了名。如今這個村的領導者朝著環保、生態、綠色的發展觀念轉變,帶領全體村民大力開發無煙工業——旅游業,創建民俗、民風體驗一條街,集中展示關中農村自明清以來的農村生活的演變。目前有400多口人的袁家村,村資產已達到1億多元,村民家家住上了小洋樓。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9戶,農業人口176人,勞動力10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的人數為60人。

袁家村(網絡圖片)

2.袁家村發展歷程

袁家村旅游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即籌備建設期、起步期和發展期。第一階段是2007年10月以前,屬于籌備建設期;第二階段是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屬于起步期。2007年9月29日,袁家村正式對外開放,2010年,袁家村對全村建筑外觀和社區居民家中的內部陳列進行重新設計和裝飾,設置了具有民俗鄉土氣息及農事參與的項目;第三階段是2010年至今,屬于發展期,袁家村旅游業快速發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2013年全村年接待游客200萬人次,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萬元。經濟實力的保障是袁家村旅游得以開展的必要物質基礎。

目前,袁家村已逐漸形成了以民俗街為核心,農家樂、綜藝休閑活動區、酒吧街為內層景觀帶,果園農家樂、秦腔劇團、柿林停車場等為外部參與區的三層景觀單元構成的圍合型村落旅游布局模式。

三、袁家村民俗餐飲現狀

1.創新特色民俗飲食,打造知名餐飲品牌

袁家村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緊緊依托陜西民俗文化,圍繞陜西特色餐飲極具地方特色的資源,開發出袁家村這一特色餐飲品牌,并不斷豐富完善。30多年間,以打造“關中印象體驗地”為發展目標,注冊“袁家村”品牌。使得它從貧困村轉變為全國知名的度假村,并先后被評為“中國十大美麗鄉村之一”“中國最有魅力休閑鄉村之一”、國家AAAA級景區,同時成為全國休閑鄉村建設的“樣板村”,吸引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取經者”。

在經營上,采用“特色化、民俗化、鄉村化”的經營方式。袁家村在旅游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統一品牌、統一服務的做法。各戶之間主要是從小吃的樣式、菜品的特色等方面著手改進,通過豐富自己的特有菜品來提高對游客的吸引力。幾年來,袁家村以陜西特色小吃為主打產品的鄉村旅游業,一年一個臺階,獲得了較快的發展。

袁家村(網絡圖片)

2.轉變集體思想,獨創社群型管理模式

從2007年起,袁家村通過集體經濟的模式,做出了自身獨具特色的社群型自組織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商戶分組自治制度。袁家村村委會將商戶按照經營品類、所處位置分成了若干組,每組設立經營的組長。由組長負責統一管理衛生、品質、產品特色等,并設立動態打分和淘汰的機制。除此之外,在關鍵的招商運營管理模式上,還采用了免租金、統一經營和管理的方式,對于食品原料進行統一供貨,將商戶經營業績與村集體的經營收益相掛鉤。這種績效緊密掛鉤的模式,遠遠超越了購物中心式的租金模式,讓物業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利益緊密捆綁。

袁家村旅游公司總經理李曉燕說:“從2007年以來,袁家村招商引進近300家各類業態商家,初期也遇到很多問題,不被很多人看好,但是袁家村在經營期間一直未向任何商戶收取房屋租賃費或扣點提成,而是著力于提高景區品質,做好服務,烘托當地商業氣氛?!?/p>

3.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近幾年來,利用各級政府的扶持政策以及新農村建設資金,開展了村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方便游客出行,改造了袁家村的道路,為全村鄉村旅游接待戶更新街道指示牌;投資26萬元,修建2座標準公共廁所,解決了游客如廁的問題;2013年,投資60萬元建成停車場,占地20畝的進柿(士)林生態停車場可提供300個停車位,且規劃中的臨時停車場更可解決1000余車次的停車難問題;投資100萬元對關中戲樓廣場進行道路硬化、環境美化;建設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為游客提供有力的公共信息和接待咨詢工作,并做好投訴工作。

4.擴大媒體宣傳,開辟新興市場

袁家村在沒有旅游景區、景點可以依托的情況下,實施“以活動帶宣傳、以宣傳促旅游”的策略,持續不斷地進行宣傳推介,逐步擴大其影響,使袁家村民俗小吃這一特色餐飲享譽陜西,并逐步形成一個知名品牌。

通過電臺、報刊、電視、網絡等媒介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并專門制作了《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袁家村通過中央電視臺10套欄目組、鳳凰衛視、深圳衛視、陜西省電視臺、農林衛視等媒體拍攝并播放新聞片或電視片,舉辦蘋果采摘節、保寧寺廟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加大宣傳推介力度。

(未完待續)

以上內容摘自《陜西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16),此報告由王喜慶主編,在紅餐網中國國際食學研究所專欄連載。歡迎大家訂購!聯系人:梁老師,聯系電話:13201776909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中國國際食學研究所專欄

60

文章

147265

閱讀量

中國國際食學研究所由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王喜慶研究員擔任所長,以餐飲產業規劃、餐飲街區規劃、shopping mall街區規劃、小品牌餐飲孵化、產品研發等為主導,旨在弘揚中國飲食文化,助推食學發展。

最新文章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