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O2O如何輕量化啟動?
孫彥良 · 2015-11-12 15:43:06 來源:紅餐網
鑒于巨大的市場規模、人們的剛性需求和高消費頻次等特點,餐飲行業往往是諸如阿里、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和創業團隊爭相搶占的市場之一,如今,餐飲行業被諸多網絡平臺所交叉覆蓋。與此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去平臺化、去中心化趨勢日漸明朗,許多餐飲企業和新型創業者也在勇于觸網,想靠O2O模式做餐飲,期間,互聯網思維、系統化、標準化、粉絲模式、會員制、大數據等等詞匯充斥眼球和耳膜,專家們指點江山、激昂文字,但O2O對許多中小型餐飲商家來講,感覺似乎懂了,但做起來又有些無所適從,顯得有些吃力。
近年來,筆者接觸過得大中小餐飲企業中,互聯網對商家的價值僅僅在于“宣傳推廣、提高知名度、團購帶客戶”之類的印象,沒錯,但與商家常態運營的結合性較弱。伴隨著微博、微信的風火,在諸多微營銷大師們召喚下,商家的焦點也從PC端逐漸開始重視移動端,有一個總體的印象:許多老板對互聯網仍處于淺層感覺,更別說是移動互聯網。
誠然,黃太吉、雕爺牛腩等案例的興起和宣揚,一些做餐飲的朋友有些熱血沸騰,但還沒有真的嘗到甜頭之前,半信半疑和動力不足的情況屬于正常現象。從客觀上來講,做好O2O確實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想一蹴而就,不太現實。眾所周知,人們工作生活方式正在改變,這必然影響到商業的革新,未來,餐飲行業與大互聯網將更加緊密。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莫要等到O2O真正成熟起來,各種理論和常規辦法滿天飛的時候,才動手,因為這也就意味著市場先機的喪失。
筆者認為:中小餐飲商家做O2O,先不必馬上背上太重的系統化包袱,不妨初期做些輕量化的啟動,邊做邊學,快速試錯,邊總結邊提煉出符合自身發展的寶貴經驗和教訓,實現快速迭代,通過實際收益再次強化O2O升級的動力。
遵循“先有‘思維’、其次‘思想’、再次‘思路’、進而‘踐行’”的邏輯路線,餐飲商家應三思而后行,根據商家不同的基礎條件,好有好的做法,“歹”有“歹”的做法,O2O就怕只想不做,忌諱只停留在大腦皮層。
O2O前提:用戶思維
凡是老板都會深切明白,大小生意都靠得是市場的認同和口碑,所以,客戶得罪不起。而O2O要求商家進一步調整思維,堅持“客戶中心化”思想,力求更多掌握客戶姓名、口味偏好等真實情況,而不再只把大家視作“人民幣”!
菜品多、口味好、環境干凈整潔和貼心服務是客戶對于一個餐飲商家評價的基本指標,這些也是餐飲所提供的基礎。O2O為商家和客戶之間搭建了信息鏈接和溝通橋梁,商家可以快捷地獲取客戶的反饋,不斷優化不足,以便于商家品質的提高,不斷提供超出客戶預期的菜品或服務,給大家制造更多的驚喜。
O2O入門:客戶入口
坐商的思想應該被徹底拋棄,除了客戶到店外,商家應該主動走出去建立與客戶之間的連接方式。平臺接口、域名或二維碼,都是客戶找到商家的入口,至于鏈接到微博、微信、微網站還是APP,不必太糾結,只要能夠聚合信息和客戶即可滿足商家的初期需求。
基于“碎片化、社群性和使用習慣”等情況,商家應該從線上和線下不同的渠道,著手部署客戶多點位入口,方便客戶輕松簡單地找到你,這是O2O具備的基本條件。
O2O推廣:客戶尋找
每個餐飲店基本上服務周邊2公里左右的客群,客戶在哪里,我們就應該出現在哪里。由于,吃飯對于每個人是絕對性的剛需,商家做O2O并不代表完全放棄傳統媒介工具。一方面,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如:商場周圍、寫字樓、社區發放宣傳頁(加印二維碼),另一方面,借助微信、手Q“附近的人”、易信“朋友地圖”和微博“周邊的人”的方式,施以“利誘“,誠懇邀約,直接尋找客戶。
O2O策略:內外兼修
不管深鎖宅院,還是朋友聚餐,家庭或商務聚會,為搶得客戶的嘴巴,遵循客戶的想法,商家可實行“走出去,拉進來“相結合的策略。在成本允許情況下,通過”優惠、新品、會員積分制、免費品嘗、買贈“等組合手法,推出真正能打動客戶的政策或會員活動,引客到店,配以良好環境和服務,還是據客外送(假設前提:適合外賣),把打包菜品,上門服務送餐到客戶面前。
O2O運營:改善創新
一般情況下,廚房是商家重地,閑人免進,事實上,對于客戶心底非常在乎是不是干凈衛生,尤其是含有外送服務的商家,若可,建議公開地展示廚房形象,以建立客戶的信心,讓大家食用更放心。
對于餐飲商家,一般會有自己的主打菜系和特色菜品,同時,會不定期主動地推出一些新菜品。在傳遞菜品信息時,不要再“就菜論菜”的方式向客戶推介,可考慮以菜名由來、菜品淵源、食材展示、膳食營養、不同主題套餐等餐飲文化方面深挖內涵,以期持續吸引客戶的注意力和好感。曾經,在與青年餐廳旗下易宴某區行政總廚聊天過程中,經由其講解我們所品嘗菜品的各種營養搭配和講究,筆者更加樂意食用,愿意吸收菜品的“營養成份“了。
在創新方面,例如: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家庭不時地有意嘗試烹飪不同的菜品,大部分情況下,先看菜譜,再去市場買菜,如果商家考慮推出家常菜的半成品食材或調味料,配以簡單菜譜。如此以來,既免去市場買菜的麻煩,又可以直接學到炒菜的技巧,對客戶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可謂一舉雙得。
O2O人員:滾動發展
要做O2O,老板先了解網絡,學習一下宣傳推廣的常識,建議親自體驗一段時間,再安排員工做的話,有利把控和監測效果,否則,帶頭的都不知道如何做,又怎么能把握員工的方向呢?!
若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簡單起步,商家在訂單處理、上門配餐等人員安排方面,不必大動干戈,草率上馬,人員輕量化滾動發展,初期可考慮招募熟悉使用網絡的人員1-2名,在非就餐時間,專注推廣和接單,而在就餐時段,負責接單或兼配送,匹配客戶發展和配送的激勵機制和獎勵辦法,以增強員工的動力。
O2O升級:專屬數據
O2O的輕量化啟動之始,商家本應有客戶數據思維,鑒于初期,對于數據的完整程度無需有太高的要求。不過,在O2O業務發展一定階段后,商家就要應該擁有自己的專屬網絡平臺,百分百掌握數據的真實性和管理權,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擾,主動建立自己的客戶數據庫,為O2O升級做好準備。
一定程度上,O2O會改造傳統餐飲行業,真正的餐飲O2O是線上線下融合的產物。對于中小餐飲商家來講,從輕量化小規模嘗試做起,客戶了解菜品和優惠活動,不用再到店就能知道。如果客戶有需要,自由地選擇何種方式消費,商家和客戶的接觸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多方交互更加暢通無阻!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