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已成伎倆,定位淪為培訓!餐飲業,路在何方?
裴倩春 · 2018-10-22 15:54:01 來源:紅餐
在餐飲行業,一些相關營銷、定位的培訓、講座等魚龍混雜,讓餐飲老板們頭疼不已。治標不治本,無法形成效果,白花時間和金錢,就像腳癬一樣,反反復復。 ?
尋求一條怎樣的路,適合自己的企業? ?? ??
01?營銷成了伎倆 ?
雖然美國營銷協會一再修改對營銷的定義,仍然無法阻止顧客對企業營銷的厭惡,尤其在中國,不少商家為了賺取吆喝,已經使出所有伎倆,把丑聞當成營銷,自造丑聞以求知名度,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結果自然是被顧客拋棄。
在很多餐飲老板的概念中,營銷就是打折,營銷就是欺騙顧客的把戲,營銷已經成了企業忽悠顧客的代名詞,產品沒有差異,又想要掙快錢,于是營銷近乎欺詐,這已經成為中國商業痼疾,更成為悲哀。
大多數餐飲企業的“營銷”已經變成了“伎倆”,消費者如同玩智力游戲一樣,同企業斗智斗勇!一但價格沒有優勢,便如潮水般退卻。產品沒有差異化,用盡了“伎倆”,近乎欺詐,才能勉強生存。這樣的企業,出路在何方!
吃100送100......進店就送會員卡,一塊錢一只雞,這些是營銷嗎?不是,肯定的告訴各位老板,這頂多算促銷,再說你的餐廳能用,你隔壁的餐廳也能用,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最后惡性競爭,把利潤都爭沒了,關門了。 ??
02?定位變成了培訓課程 ?
“定位”這兩個字近幾年特別火,但凡是個做策劃的,做廣告的都會講“定位”,不過他們大多不知什么是“定位”。“定位”理論最早于上世紀70年代由美國人杰克.特勞特和艾里斯提出,“定位”理論在中國的興起是近幾年的事。
很多磚家們自己都沒搞清楚“定位”,就急忙拿著“定位”來忽悠老板們,“定位”理論正好迎合了中國老板的胃口,中國老板一直都相信:成功是因為找到了神秘的"葵花寶典",于是“定位”在中國變成了某些人向往一夜暴富的工具,這正是定位能快速火起的動因。他們不知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信仰組織結構,什么是分配制度,什么是運營系統,他們不知道顧客才是企業的核心資源。
中國的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對于定位的理解可謂五花八門、似曾相識、飄忽不定,甚至片面曲解定位。他們把目標當定位,把產品的核心價值當定位,把企業的愿景當定位,把企業的經營理念當定位。于是需要長時間的管理實踐,變成了“定位”培訓課程,磚家們和老板們都向往者一夜暴富。
定位講到的“差異化”和“與眾不同”的概念,磚家們都說不清道不明,因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與眾不同”。且不說,“差異化”的概念能否找到,顧客能否認同,單就是把“概念”用文字表達出來,磚家們大多都寫不出來的,不信找個磚家試一下。 ? ?
03 培育品牌是餐飲企業唯一的出路 ?
在競爭殘酷的今天,如果消費者不能有效的區別你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的產品,你唯一能做的就只有降價了,而你的對手若能把價格降的更低時,等待你的將是災難了。所以你必須培育你的品牌基因,并在消費者心智中形成認知,最終形成品牌,這樣才能獲得生存機會。?
很多時候大家說的品牌其實只不過是一個牌子而已,它們根本就不是什么品牌,它們在競爭中掙扎,它們生存艱難, 它們面臨倒閉。許多老板, 生活在一個夢幻的世界里,天真以為市場僅僅是公司和它的顧客兩個人的“游戲”, 如果顧客不選擇你,那一定會選擇其他的企業。顧客選擇的依據就是品牌,所以培育品牌是企業唯一的戰略。品牌成為推動市場發展的動力,是商家獲取利益的基礎條件。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