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餐飲管理高手靠“刻意練習”

李順軍 · 2017-07-11 15:38:45 來源:紅餐網

套路

管理者是通過別人實現組織目標或團隊目標,帶好團隊是一切工作的保證。

如何才能帶好團隊?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打鐵還得自身硬,管理者就是團隊的天花板,帶好團隊的第一步就是要讓自己變優秀。獨木不成林,光自己優秀也無法帶好團隊,你還得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如何讓自己優秀?又如何培養人才?

靠管理套路,也就是管理中的模型、章法、技巧、規則。

到底有哪些套路?

基本管理套路,也是管理中的基礎建設,那就是文化、制度、流程、標準、規范等。

中級管理套路,是管理中的通用能力,如:溝通、培訓、開會、檢查、協調等。

高級的管理套路,就是領導力。

我們知道了套路可以讓我們很好的學習管理,以讓自己優秀,并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那這些套路,不會自然長出來,如何獲得這些套路,就需要通過刻意練習得來。

刻意練習從以下六方面入手。

突破舒適區

這點,我要重點來分析,因為我們大多人做不好管理,根不是沒有方法和門道,而是不愿意挑戰自己,喜歡呆在舒適區,這也是大多數碌碌無為人的致命點。

對于我們每個來說,有三個區域,分別是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那些讓你舒適、安逸、爽的是你舒適區,在這里你幾乎無法成長,因為這里都是你習以為常、熟練的事情,不會有任何的挑戰;學習區,就是有困難和挑戰,你需要練習才能掌握,進入這個區域,就是會獲得成長;恐慌區,是完全超越了你的能力范疇,進入這個狀態你會焦慮、壓抑。

我們都很容易呆在舒適區——在自己習慣、舒適、安逸的地方呆著,這是我們的本性。導致我們容易停留在舒適區有如下原因:

惰性

人的本性是懶惰的。你別指望通過所謂的自律來克服你的惰性,在這點上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差。惰性會讓你選擇最舒適的方式生存,并摧毀你的斗志和激情。

克服惰性,要用制度化或者環境的作用,倒逼自己成長。說白了,進步是制度和環境的產物,針對自己的惰性要靠外界推動,別指望自己能克服自己的惰性。比如,你把自己的目標公示給身邊的人,形成強大的外界推動力。

缺乏使命感、責任感、目標感。

你的視野里只有你自己,你把自己的獲得認為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完全無視別人的幫助和平臺的推動,你不覺得要為別人做點什么。3年后怎么樣,5年后怎么樣你不去考慮。這種沒有使命感不去考慮更多自己以外的人和事,沒有責任感只顧自己,沒有目標感只顧眼前,必然讓你停留在舒適區。

克服這點,得找榜樣。

我們都知道“比你更厲害的人往往更努力”,當看到稻盛和夫80多歲還在辛苦的管理日航,去振救一家瀕臨死亡的企業,當你看到70多歲的任正非飛往全球各地一線去跟團隊溝通講華為文化,你的就會看到自己的安逸與緩慢。那些卓有成效的人,無論他們是體育界、藝術界還是商界,都可以激勵我們找到使命感、責任感、目標感。

有時間,沒有危機感。

“還有時間,這一輩子長著呢”,“明天在去行動吧”,“不著急,總會做完的”,面對自己我生活、學習、工作,我們總會用這些話語安慰自己,養成拖延的習慣,以比較爽的方式去應付。

克服這點,就得算個人生帳。

一個人一生中最有效的時間也就240個月,這240個月你還得全力以赴的過才能算得上。按比較長壽80歲算,前20年活得不明不白浪費了,后20年老眼昏花干不了事,中間還剩40年,去掉吃飯睡覺,你也就落下20年可以干事的時間,你真正用來精進和成長的時間也就240個月,6000多天。不少人混混沌沌的過,一不小心,20年縮水成10年,甚至更少,可想這就是為啥一輩子碌碌無為的人大把存在的原因。

2014年《人類發展報告》講,中國人出生時預期壽命是75.3歲,一個人大概活900個月。

畫一個30X30的方格圖,每一格代表一個月,如果你30歲——對于大多數人來說30歲你的事業才有起色——這時你的人生已經過了將近一半,你的人生是這樣:

下面這些空白就是你剩下的人生,這里面包含你吃飯、睡覺、晃蕩、情緒、休息、生病住院、喝酒、泡妞、娛樂、陪孩子、發呆等一系列事項,如果你干到60歲,一般人基本也就干到這個年齡,再畫掉后面的180個格子,你看看你的人生還有多少能供你安逸和浪費的。

算完賬,你就發現你沒有很多時間可以浪費,也就有了危機感,就能更好的促使你精進。

自我要求低,缺乏自律。

不能太為難自己,對自己好點,凡事有難度能促進你成長的事情總會比你的標準高,你的自我要求低再沒有極強的自律性,就讓你止步不前,呆在自己的安樂窩等待奇跡發生。

克服自我要求低,就需要把自己丟進熔爐——也就是刻意制造機會讓自己挑戰自己,讓自己進入學習區。牛逼的人,都會通過外界給自己壓力,逼迫自己成長,甚至把自己丟進恐慌區,以更好的歷練自己。

認知能力不夠

自我認知不清,不知道自己的現狀,不知道自己有多差,甚至覺得自己很不錯。對外界也認知不清,沒有認知到世界競爭的殘酷和環境迭代的速度。

覺得自己不錯,沒有認知到社會的殘酷,當然不會去挑戰自己。

克服這點,需要自省和反饋。往內自省,往外尋求反饋,能讓自己更清楚的認知自己和世界,盡可能客觀的評估自己與外界。

逐步破除這些讓你容易呆在舒適區的因素,才能跳出舒適區,進入刻意練習的狀態。

突破自動反應

學完駕駛,拿上駕照興奮個一年半載,慢慢駕駛的樂趣減弱,你駕駛的水平也就原地不動。而賽車手不一樣,他們會刻意練習每個動作,如何轉彎、加速、超車等,每一個動作都會精心思考和練習。

乒乓是國球,幾乎每個人都會打,從小學就開始打,打了幾十年,你發現你還是會那幾下子,而劉國梁他們這樣的高手卻會無數招式,一直在訓練。

無論駕駛、乒乓、下棋、學習,甚至工作,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在自動反應,沒有刻意練習,而高手會在自己的領域不斷刻意練習套路。這點我自己深有體會,之前會打牌、會打乒乓、會下象棋、會寫作、會管理……會很多東西,發現一樣都不精,都是在隨意的自動反應,沒有深入的去把一項技能練好,沒有一樣可以拿得出手,隨便一個都可以都可以把你滅掉。

任何一項能力,要超越普通,就需要刻意的練習,不能按照自己隨意、喜歡、習慣的方式自動反應,要去挑戰自己。任何一項突破,它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實現的,它需要跟自己的慣性作斗爭。

犧牲眼前利益

打字這是我們最基本的技能,剛開始學習打字時,一定沒有的手寫快,有的一輩子也不愿意用電腦寫字,借口是手寫有感覺其實是他不想練習。有人打字用一個手指或兩個手指打,習慣后就很難改變,如果學習用五指打會變慢。

說話誰都會,但溝通不是所有人都會的。在管理中,有人就隨意而為,如果要練習溝通,就得學會聆聽、學會表達等,這會降低你的效率,剛學習時甚至出現不如隨意溝通有效。

刻意練習一項技能,眼前來看,會讓你變慢、難受、焦慮,如果你在意眼前利益,肯定會選擇放棄。而刻意練習,就要克制自己在意眼前利益的想法,看長遠一點,沉下來去練。

尋求反饋

學習任何一項技能,如果沒有人給你反饋,你的自戀模式會啟動,很容易拿自己跟身邊的人比,甚至跟自己過去那個很差的自己比,這樣你當然會覺得自己很牛逼。

想要練好一項技能,你需要別人給你真實的反饋。這也就是為啥要是你職業生涯中能有一個嚴苛的領導,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為在他眼里你永遠都做得不夠,他會不斷給你反饋你的不足,以促進你去改善。

感恩一個高標準的領導,感恩有敢于批評你的人,這些都是在給予你非常寶貴的反饋,一旦謙卑的聽進去了,受益無窮。

這只是被動的反饋,你在成長中要主動去尋求反饋,讓別人你指出你的不足。做為一個社會性動物,人存在四種狀態(見下圖),公開區是別人和自己都知道;盲區是別人知道你自己不知道;隱私區是你知道別人不知道;潛能區是別人和自己都不知道。每個人都有盲區,且它也是最容易阻礙你成長和進步的關鍵,最好你找一個自己的導師或教練,讓他們能及時的對你進行反饋,點出你的盲區。

即使像谷歌這樣牛逼的公司,ceo埃里克也在董事會的建議下邀請比爾.坎貝爾作為自己的教練和導師。埃里克在自我業績評價時說:比爾.坎貝爾的指導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幫助很大,回頭看,他的指導一開始就是必要的。這是世界頂尖公司的ceo,都需要教練對自己進行指導,我們這些普通人為了把事情做好少走彎路就更需要教練了。

當身邊有人叨叨,不停給你反饋,雖然很不爽,也要知道這是很幸福的事情,因為有人在關注你的成長。當別人不愿意給你反饋,你要明白,不是你做的好,可能是你做得太差,別人已經準備放棄你。

身邊沒人給你反饋,要么是你太封閉拒絕改變,要么別人覺得你無關緊要。謙卑下來,學會聆聽,并主動尋求反饋,這是成長的良藥。

沒人反饋,就像在沙漠中漫步,迷路是遲早的事。

重復訓練

要成為武術高手,得從基本的站樁、站馬步、打沙袋開始,且要日復一日的練;學習書法,從臨帖開始,經過長期的練習,才能獨立寫出一手好字。學習舞蹈,得從壓挎、拉筋、跳躍等基本的動作開始高強度重復訓練,才有優美的舞姿。

任何一項技能,沒有一蹴而就的,都得經過大量反復的訓練,并且要認真投入其中。只是簡單的隨性重復,不會有任何提升。

專注

小時候覺得爸爸很厲害,他是村里的“名人”。種地不錯,莊稼種得比一般人好;會篾活,打個背簍之類的;會木活,做個扁擔之類;會中草藥,能治各種瘡包;會針灸,能醫治腰等酸乏疼痛;會打針,我們從小的感冒發燒全他為我們注射;還釀酒,釀的玉米酒在村里都是數一數二;還會燒木炭,承擔了家里的重要經濟來源。

厲害吧!你也許覺得我爸爸是一個天才,啥都會,我小時候也這么認為。后來,慢慢的,我發現他一樣都沒有做成,都只是略知一二,沒有做到精通。到如今,也只是一個一事無成的農民,沒有把一樣手藝做到精通。做家具還得請真正的木匠;做簸箕還得請真正的篾匠。

我們身邊這樣的人大有人在,看似啥都會,啥都想干,但啥都不精,這很要命。

刻意練習管理時,就需要專注,在一段時間要重點攻克一項技能,別指望同時多項能力同時進行練習,除非你是天才,否則就會一知半解。完全不懂不可怕,可怕的就是略知一二,沒有精通的半瓶子狀態,它容易讓你滋生傲慢情緒,且無法達成結果。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李順軍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李順軍

40

文章

89284

閱讀量

華夏基石合伙人,“新餐飲”經營管理專家、餐飲投資人,服務業管理變革研究與實踐者。歷任海底撈店總、京滬大區總經理助理。曾任北京凈雅會館副總,曾任北京九周偉業、北京火宴山等公司總經理。四季民福、黃太吉等多家知名企業管理顧問。微信公眾號:lsjpd2014

最新文章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