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我不想退市,我元氣滿滿
零售老板內參 · 2020-05-21 10:23:57 來源:紅餐網
瑞幸竭力在延遲“死亡”?
瑞幸造假事件后,瑞幸退市的結果最終還是到來。
4月7日停止瑞幸的股票交易后,5月15日納斯達克向瑞幸發起除牌通知。而根據路透的報道,透露出更強硬的信息:納斯達克通知瑞幸咖啡必須摘牌。
瑞幸和陸正耀都坐不住了。
5月19日晚間,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已于5月15日收到了納斯達克上市資格審查部門的書面通知,決定對瑞幸施行摘牌。對此,瑞幸計劃舉行聽證會,在聽證會結果出爐前,瑞幸將繼續在納斯達克上市。根據相關規定,聽證會通常安排在聽證請求日期后的30-45天舉行。
5月20日凌晨,陸正耀連夜發布聲明,對納斯達克不等最終調查結果,就要求公司退市的決定“深感失望和遺憾”。
5月19日,納斯達克公司表示,計劃于美國東部時間5月20日上午7點(北京時間5月20日晚上7點)恢復瑞幸咖啡的交易。
看上去納斯達克公司后退了一步,但據路透社的報道,達斯達克將會調整上市“規則”:比如要求企業IPO籌資額須達2500萬美元以上,或至少達到上市后市值的四分之一,以及要求會計事務所確保其報表符合國際會計準則。這意味著,更多的中概股都將為瑞幸事件帶來的惡劣影響埋單。
舉辦聽證會,瑞幸保住上市資格的理論性,不能說沒有,但是也非常低。即便瑞幸通過所有合法手段維持流程時間,最多也不過維持180天的上市期了。
而瑞幸一旦退市,這家嚴重依賴現金流生存的公司,基本沒有存活的可能性了。
陸正耀還想“元氣滿滿” ?
瑞幸造假事件爆發的第二天,瑞幸前董事長陸正耀還帶著一群高管發朋友圈:“今天更要元氣滿滿。”遭遇網上一片嘲諷。
但其后的事件并沒有按照“元氣滿滿”的路子發展。中國證監會以派駐調查組的方式進駐瑞幸,審計人員對瑞幸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多個部門也針對瑞幸造假事件展開調查,這些都屬于來自高層的直接命令。
近日,瑞幸的高層再次發生震蕩,除了CEO錢治亞和COO劉劍的職務被中止外,陸正耀也退出了“提名及公司治理委員會”(Nominating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Committee)的位置。
就在昨晚(5月19日)路透曝光瑞幸接收到納斯達克退市通知后,陸正耀連夜發出了期望“能不能再搶救一下瑞幸”的聲明(見上圖),昔日情形仿佛又在重演。
陸正耀在其聲明中,除了對納斯達克公司的“失望和遺憾”之外,也回顧了自己的創業史,稱“本人一直在實業一線”,由于風格激進,企業跑太快,但是“絕不是以‘概念做局’去欺騙投資人”,而是“真心想把企業做大做好”。
另外,陸正耀也表達了力挺瑞幸度過難關的決心,“堅信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和商業邏輯是成立的”。造假風波后,數千家門店仍在運營,并表示無論如何,“都會傾盡全力維持門店運營,竭盡所能挽回股東損失,讓瑞幸這個品牌能夠走下去”。
根據瑞幸咖啡近日最新公布的股東情況,陸正耀目前在瑞幸持有48.49億股B股股票,其中普通類B股39.12%,擁有36.86%投票權,是第一大股東。
陸正耀力保瑞幸,這一場仗還要繼續打下去。至于晚間恢復交易后的瑞幸股價會如何發展,目前則還是未知之數。
納斯達克因為瑞幸,而專門修改IPO規則??
相比陸正耀和瑞幸的“元氣滿滿”,中概股們恐怕就笑不出來。
據路透社的報道,相關消息人士稱納斯達克將會調整上市“規則”:要求企業IPO籌資額須達2500萬美元以上,或至少達到上市后市值的四分之一,以及要求會計事務所確保其報表符合國際會計準則。
對于不少中國企業來說,赴美上市的優勢在于,上市時間快,融資規模大。并且在美國JOBS Acts法令鼓勵下,對新創企業上市時的收入和盈利沒有任何要求,所以美股一直是企業沖擊IPO的不錯選擇。如今這個選擇似乎要被中斷了。
瑞幸事件爆發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杰伊·克萊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因為信息披露的問題,投資者近期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美國證監會主席在電視媒體上,公開提醒投資人不要投資中概股。這也是克萊頓第二次公開提示中概股投資風險。
瑞幸事件在橫向波及面和縱向波及時間上,都已經開始發酵成為中概股的一個噩夢。
為此,高層的態度也高度重視并相當慎重。監管層有多輪針對瑞幸事件直接或間接的表態。
4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上,高層領導特別點名了“最近一段時間,一些上市公司無視法律和規則,涉及財務造假等侵害投資者利益的惡劣行為”;
4月22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發言人也提到“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性質惡劣、教訓深刻,銀保監會將將堅決支持、積極配合主管部門依法嚴厲懲處“;
4月24日,證監會也在“證監會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公告中,表示要對“財務造假必須堅決從嚴從重打擊”。
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從中國法院的角度看,對這類案件會加大處理力度。
從高層角度來看,瑞幸都是一個不可保的企業。一名投資人表示,“聽證會也最多延遲瑞幸摘牌進度,最終還是無可挽回。”
納斯達克提出摘牌的要求十分明確且強硬,提出摘牌的理由也具有正當性,就是造假。而瑞幸連夜申請聽證會,陸正耀凌晨發布聲明辯解,不想摘牌的愿望也是迫切的。
瑞幸18個月赴美IPO,曾創下全球最快上市記錄。市值最高時曾飆升至近130億美元,一旦退市,瑞幸又將創造一個12個月就退市的最快公司記錄。
對于瑞幸來說,一旦摘牌,全世界任何地方都無法再上市,這對于這個超高杠桿的現金流公司(2018年瑞幸連門店的咖啡機都質押了),還在虧損的公司(需要股市持續輸血融資)來說,就是徹底的滅頂之災。
但是對于瑞幸來說,就算嘴里繼續喊元氣滿滿,估計也沒啥意義了。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