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歷經八十一難!七欣天、撈王們要多久才能取到真經?
田果 文博 · 2022-07-20 09:55:55 來源:火鍋餐見
本期看點:
1、撈王、七欣天紛紛折戟IPO
2、凜冬下的3點餐飲新趨勢
01 七欣天、撈王紛紛折戟IPO
最近,餐見君了解到,七欣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七欣天)在港交所的招股書已超過6個月沒有新進展,目前狀態變更為“失效”。
此前3月初,粵式火鍋連鎖店——撈王鍋物料理(以下簡稱撈王)的上市申請材料也已失效(其已于3月14日再次遞交招股書)。
其實“失效”是港交所的正常機制,只需要發行人在“失效”后的3個月內補充最新財務資料,便可繼續上市流程。
拋開這點不講,我們來深扒一下七欣天、撈王上市不順的可能性原因。
>>增收不增利
從業績情況來看,2019-2021年,撈王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95億元、11.25億元和13.00億元。雖然營收增長,但同期凈利潤卻逐年下滑,分別為7991.5萬元、6744.1萬元、1396.0萬元。
▲撈王營收及利潤變化
而七欣天的凈利潤雖然增長,但是翻臺率低于同行,僅為2.2次/天(2021年前三季),若隨著門店擴張,翻臺率仍未增長,那可能就要面臨虧損。
>>打破地域壁壘不易
目前,七欣天的絕大多數門店在包括江蘇在內的華東地區(230+),撈王的大部分門店分布江浙滬地區(120+)。
▲撈王(上)、七欣天(下)門店分布
這樣的分布與地區的口味喜好有著很大的關系,如要擴張,則面臨著口味的挑戰和供應鏈的制約。
同時,擴張成本也是一大問題,七欣天曾估測,開設一家新店的投資成本為160萬元,這一數字在2023年則會上升至190萬元。
>>市場份額少
2022中國火鍋大數據報告
不管是七欣天所屬的海鮮餐廳品類,還是撈王所屬的豬肚雞火鍋,仍是小眾品類,消費客群有限。
圖片來源:攝圖網
像七欣天、撈王這種情況并非個例,1月份遞交招股書的鄉村基集團及楊國福集團同樣沒有進入聆訊環節,老牌網紅綠茶餐廳的IPO之路也十分坎坷。
這背后是疫情大環境的影響,其反復多發讓餐飲的門店客流、營收數據及冷鏈物流都存在受到突發性影響的可能性,消費者的消費意愿、信心及能力也持續下降。
業內人士分析,在這個節點,對于目前的資本市場而言,無論從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對于整個餐飲行業未來的前景都存在很大的顧慮。
02 凜冬之下的餐飲新趨勢
撈王、七欣天紛紛折戟IPO,讓大家重新審視了資本市場的殘酷,也看清了餐飲大環境的險峻。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餐飲收入20040億元,下降7.7%;限額以上餐飲收入4879億元,同比下降7.8%。
餐飲業未來的路在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凜冬之下的餐飲新趨勢——
1、社會餐飲轉向社區餐飲
去年開始發力的社區餐飲,在上半年反復的疫情催化下,開始加速發展。
上個月,牛爽爽熱鹵牛肉火鍋完成了天使輪融資,融資金額近千萬元。它是以“鹵味”店中店、奶茶、牛肉為特色的融合型社區火鍋。
近日,海底撈公布了全新業務模塊“海底撈社區營運事業部”。以“外賣+社群+直播+線上商城”的社區營運模式,整個5月份,累計創收近2億元。
一方面,“雙減政策”加上社區老齡化趨勢,不少餐飲人開始考慮調整餐廳的運作模式,離社區近一點,離消費者近一點;
另一方面,有業內人士預測,國內社區服務市場規模將達13.5萬億,意味著社區服務消費將邁入萬億級,社區餐飲也將迎來窗口期。
社區店留給品牌的想象空間很大,某種意義上,更考驗品牌和餐廳經營的“基本功”。
2、大店、貴店將被小店、極致性價比的店肢解
如今,消費結構發生變化,性價比需求被放大,這對創業企業也是一個福利,創業者能夠通過各種渠道找到成本極低的供應鏈。
經濟下行,顧客的支付能力嚴重下滑,消費意愿越來越弱,花同樣的錢,對品質和體驗要求卻更高了,也可以稱為“消費水平降級,消費行為升級。”
當然,大店不意味著就貴,小店也不意味著一定極致性價比,這其中不是絕對的關系。
我們發現,小店的共性是:靈活,好調整,迭代速度快;無需太多資源補給,抵御風險能力強;小店便捷,有選址優勢。如地攤火鍋、牛雜煲、碳鍋羊肉等火鍋小店,這兩年在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冒尖。
大店被小店蠶食或者逼到墻角,有兩條路,一是被迫轉型,“打不過你們,我就加入你們”,把自己做成小店;二是走百年老店模型,拼盡全力將自己變成地標或非遺。
3、從流量致勝,到供應鏈致勝
平臺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前幾年,我們還能看到一批批餐飲品牌完全是流量打法(特指公域)。但是這個在現在真的已經是非常難。
有人說,疫情后,餐飲的公域流量大概只剩原來的10%-20%左右。
于是,為了活下去,不少餐飲老板紛紛將目光放在私域流量上,親自下場化身微商、播客,在朋友圈、社群、直播平臺等各種地方銷售自家的產品、或是推自家外賣外帶。
但這也是“治標不治本”,你會發現,當餐飲回歸到產品上的時候,供應鏈就變得非常重要,且供應鏈涉及到一個產品迭代的深度。上文提到,供應鏈也是保證極致性價比的關鍵。
流量是一件好事情,流量讓很多餐飲品牌在短時間內傳播勢能,積累人氣,流量品牌,有時候我們也理解為網紅品牌。但如果要做大、做強、做久,背后則是極強的供應鏈來支撐。
尤其隨著餐飲/火鍋的連鎖化率越來越高,加盟連鎖共生成主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供應鏈成制勝關鍵。
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作者:田果、文博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