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大盤蹭蹭漲,我卻要跑路了
張冬 · 2024-11-05 09:17:18 來源:火鍋餐見
導讀: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三季度餐飲數據,2024年9月份全國餐飲收入達到4417億元,同比增長3.1%;1—9月,全國餐飲收入累計達到39415億元,同比增長6.2%。
大盤的風猛烈向上吹,底層的體感卻不妙,這種大山與塵埃的差異,讓很多火鍋品牌都做出了戰略性調整,有人關店撤店,有人開辟第二曲線,還有人順勢而為,做新模式、新模型,爆改求生等等。
戰略的本質是選擇,在相同形勢下,不同的人,做了不同選擇。
01
閉店與撤店的戰略:
是氣數已盡,是斷尾求生
電視劇《潛伏》里有句臺詞,有一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占領。
很明顯,今年的餐飲行業,兩種都不是,沒潛伏好。
10月中旬,湊湊火鍋·茶憩南昌某店暫停營業,打電話問客服,對方表示,目前是撤柜狀態,同為呷哺集團旗下的趁燒也不樂觀,目前已全部關門,曾經號稱“三年開100家店”的豪言,如今聽起來,更像是廟里香客的一個祈愿。
近日,經營了13年的老牌日料連鎖店“山葵家·創意料理”,被曝出多家門店關門,老板疑似欠款跑路,隨后一堆的破事,猜也猜得到,員工要工資、供應商要欠款、消費者要充過的錢……老板再有創意,估計也回天乏術。
時光再往前倒,5月時,千味涮小火鍋關閉了在深圳的最后一家門店,這也意味著,國內再無此品牌;17年前,千味涮深圳首店開啟,隨后一路狂奔,巔峰時期開出50多家門店,人氣極旺,是華南地區知名連鎖火鍋品牌。
2020年后,千味涮急轉直下,大肆關店,兩年后,盡顯頹態,又兩年,其公眾號、小程序全部消失,在小紅書上擁有29個粉絲的官方賬號,最后一條視頻永遠地停留到了2020年,配文是這么說的,“等武漢好了,要好好恰一頓火鍋。”
4年過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物是人非
包子界的愛馬仕鼎泰豐,在今年宣布關閉14家門店,撤出內地華北市場;擁有30年功力的港式茶餐廳“太興餐廳”,關掉了在廣州的最后一家門店,目前,在內地市場僅剩6家門店。
慫火鍋、哥老官、輝哥火鍋曾經大熱品牌,也在高氣壓下,紛紛選擇撤店。
無論是自主撤店,還是被迫關店,這些大火的品牌,都做出了一種選擇,也都值得被尊敬,畢竟,人家輝煌過。
02
大牌戰略動向:
有人開小號,有人開渠道
電影《活著》里有句臺詞,你千萬別糊涂,死人都還想活過來,你一個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只要有一線生機,就沒人愿意關店撤店,為了活著,餐飲品牌們都在想點子,有人開小號,有人拓新渠道,東邊不亮西邊亮,總有一款適合你。
像海底撈,開了個焰請烤肉鋪子;茶顏悅色,搞了晝夜詩酒茶·藝文小酒館,還玩起了超市;魏家涼皮賣起了湘菜,和府撈面成了大師,開始做拌飯外賣,而且還捎帶手做了個砂鍋;紫光園涮起了羊肉,南城香煮開了小火鍋;不死心的墨茉點心局,練了個小號“軟虎虎”,還繼續玩烘焙。然而,老虎不發威,就是個hello kitty。
前段時間,火鍋餐見發文,火鍋品牌紛紛開烤,諸如朱光玉、趙美麗、大芊金等等,效果都還行。
除了開小號,還有人開渠道,不再依靠常規的社區和商場了,開始進大廠、進校園。
還得是老大哥海底撈,在進駐了西安、武漢、成都等地共40余座高校后,今年9月,又開進了溫州商學院,子品牌苗師兄香鍋今年也把門店延伸至校園,第一家開在了鄭州西亞斯學院,第二家選在了河南經貿學院。
還有老鄉雞,上月底,其校園首店在武漢大學信息學部的商業區一條街開業;當然,老鄉雞來之前,魚你在一起、呷哺呷哺等品牌就已進軍武大了。
餐飲進大學和企業的好處多多,勢能高,競爭壓力遠小于社會餐飲,今年,海底撈正式開進華為,隨后,蘭湘子、魏家涼皮等品牌也登堂入室。
◎水靈靈的海底撈
10月底時,海底撈進駐了小米,說起來,這其中還有一段佳話,雷軍從金山辭職后后,雖然閑下來卻也焦慮,直到讀了《海底撈你學不會》,內心頓覺有了方向,那就是以用戶為核心,后創立小米,也將這一思想用在企業中,如今,二者強強聯手,雷軍終于娶到了“白月光”。
另外,金鼎軒、眉州東坡、大龍燚等品牌,也入駐萬達集團旗下的多個食堂。
當然,除了進駐大廠和高效,很多品牌還積極布局機場、高速服務區、高鐵站等交通樞紐。
火鍋及餐飲品牌期望通過不同的渠道,來實現營收和品牌聲量,但具體能否達到目的,有待觀察。
03
水來土掩,形勢再不好
我有我風格
電影《無間道3》中有句臺詞,這個世界,往往是事情改變人,人很難改變事情。
這句臺詞表達了一種宿命感,也可以理解為,人們在大勢面前,只能順勢,改不了大勢。
自從胖東來爆改永輝,后者火了之后又成功賣掉,大眾恍然大悟,要想值錢,還得下定決心爆改。
在消費緊縮又分級的當下,今年,小火鍋和自助火鍋成了香餑餑,引來很多人效仿和爆改,像楠火鍋、哥老官、鴻姐等品牌,開始試水自助,就連百年老店東來順也下了場,涮肉自助,引無數食客狂炫。
當然,爆改自助并非萬能藥,道理很簡單,如果門店本身的運營跟不上,爆改模式,只會加速消亡,因為爆改本身有個前提,即門店的運營力和組織力沒問題,吃的只是模式的虧,換個模式順應趨勢,自然會引來流量。
前段時間,北京首家必勝客WOW店在石景山區玉泉路開業,翻開菜單,你會發現,WOW店的價格非常平價,區間為9元—55元,除了必勝客的經典菜品,WOW店還對部分產品進行了份量的調整和優化,重量多為250克,非常適合一人食,人均三四十元就能吃飽,還能選多種菜品進行搭配。
WOW店的模型,很像餐飲衛星店。
大店改小店,小店改地攤,最近,合肥的“地攤火鍋”火了,一到晚間,一些美食聚集地,紛紛涌現出“火鍋地攤車”,模式為自選,葷素分開,顧客拿著小筐子在冰柜前選菜,SKU約有三四十種,價格還算可以,有一家火鍋地攤的價格是,牛油老火鍋19元、鴛鴦番茄鍋28元、鴛鴦牛骨鍋25元、素菜1.9元/兩,葷菜5.9元/兩。火鍋地攤勝在選擇自由,氛圍輕松,切合大眾追求松弛感的趨勢。
有些顧客大店小店都不去,地攤也不逛,而是選擇了“代炒”,“你買菜,我代炒,每次10元”的代炒火了,這些安插在菜市場的檔口,牢牢地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消費者將買好的食材交給代炒師傅,立等片刻,美食出爐,既新鮮實惠,又能看到操作流程,一萬個放心,很多火鍋店做手工菜,也是這個邏輯。
最后,再談一談火鍋餐見的老朋友、對價格戰不感興趣的星巴克。
自 8 月尼科爾被任命為首席執行官以來,星巴克已悄悄減少了過去一年中長期提供的瘋狂折扣,10月份時,星巴克在面向門店領導的戰略更新中表示,公司不打算在節日期間推出大規模優惠活動,而是旨在通過廣告推廣季節性飲品。
另外,尼老板新官上任三把火,燒走了至少三位高管,包括北美和咖啡部門的領導人,全球首席營銷官和產品官也離職,但星巴克硬核地拒絕填補該職位,估計是嫌棄此君只會做低價不會做產品吧。
這些立志改變的品牌,究竟未來會如何,有一句電影臺詞特別適合:
“不要急,讓子彈飛一會兒。”
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作者:張冬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