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新咸貝果品牌打造獨特消費場景,連皇室都愛!
黃昱樹 · 2024-11-19 15:46:02 來源:紅餐網
自2021年7月,創辦人覃浩森攜手妹妹 Estelle 與團隊7人跨入餐飲創業,成立了 T.A.M Group。三年時間, T.A.M Group在南馬迅速崛起,盡管受到疫情的影響,仍舊開出 4 個品牌和10家店。
在緊鄰新加坡南馬新山這座城市,能做出這樣的市場成績,是件了不起的事,尤其是多元品牌的路線在運營和管理上相對不容易,但他們卻做到每家店在谷歌評論接近 5顆星滿分。
目前 T.A.M Group 旗下擁有 Padi Kopitiam 稻香咖啡、Pacific Kopi 民洋茶室、Principle Cafe、Palates & Bagel 四個品牌,營業額突破 2000萬,預計 2025年在吉隆坡插旗,再開 20家分店。
很多華人做的餐飲品牌往往只局限于華人市場,而他們做的品牌,不僅受到三大種族歡迎,連馬來西亞皇室成員都喜歡光顧。
馬來西亞是個小國,在南馬新山多開幾家店市場就趨向飽和,如果要在同一個地方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那策略打法就是創立多元品牌,T.A.M Group 從1千萬營業額要增長到2千萬,從原本的南洋餐開始思索其他品類賽道的可能。
創辦人覃浩森思考的不只是能復制開店,而是在未來能夠變成零售商品量產的餐飲,是產業化的思維,非典型餐飲人的開店思維。在團隊的協作下,誕生了知名的咸貝果品牌----Palates & Bagels By T.A.M。
自2023年9月,Palates & Bagels 品牌創立以來便好評不斷,光鮮亮麗的背后是創辦人與團隊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披星戴月的研發,吃掉和丟掉的貝果需要以噸為計算單位。為了測試烤箱的穩定性,每次烘焙也不能只烘焙兩三顆,而是幾十顆一起烘烤。并不是所有的出創業者愿意下本測試,但你下的本有多少,總結復盤改善有多用力,回饋你的價值就有多大。
目前,Palates & Bagels 在谷歌點評也囊獲4.8顆星好評,評價的全都是自然流量且多達 3,500+人,而這只是來客數中的 3% 。
戰略是企業的第一要事,它決定的是企業做什么、不做什么、如何取得競爭優勢等問題,是一場選擇和取舍。戰略如果對,則大獲全勝;錯,則滿盤皆輸。做餐飲必須有個清晰的戰略,并把戰略轉化為各個層面的共同行動。
Jerry 之所以選擇烘焙咖啡館賽道中的貝果作為主打產品有兩個戰略因素考量。
外在商業因素
1.區域性還沒有出現頭部品牌
馬來西亞南部還沒有一家烘焙咖啡館專做該產品,有的多是各種烘焙面包、牛角面包一起銷售,并沒有專賣店。
2. 不需要再教育市場
新產品推出往往需要教育市場,投入大量的財力與時間成本,先行者不一定嘗到成功的果實,還有可能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但貝果在鄰近的新加坡與吉隆坡已經盛行,不需要投入大量教育市場的成本。加上馬來西亞流行的漢堡文化,選擇咸貝果賽道,等于把漢堡的面包換成貝果作為主打產品,客戶接受度也高。
3. 選擇小山頭攻頂
不選擇大廟做小和尚,選擇在小廟做大和尚,不僅避開了產品同質化的紅海市場,也開創了屬于貝果賽道的小眾新藍海。
內部能力因素
1.團隊能力
貝果是一種外脆內軟,先水煮后烘焙的食品,可咸可甜,團隊中有師傅能夠生產該產品,并能夠加以量產,比起餐點一份一份現場制作,貝果的量產每次出爐可達上百顆,滿足堂食與外帶的需求,未來甚至能夠走向零售。Jerry 思考的不只是單店的銷量,而是連鎖擴張后的產品復制與穩定性。
2. 高毛利
相對餐點而言,咸貝果用漢堡的思維來制作,不僅多了標準化,也在量產中降低了成本,在貝果咖啡館的賽道中為客戶提供高附加價值,不僅比烘焙店的貝果賣出好價錢,相對一般咖啡館的西餐而言,毛利至少多出了 10% 。
3. 差異化 = 定價權
差異化競爭使餐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擁有定價權,使消費者能夠認可餐企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愿意為該產品與服務價值買單。而 Jerry 打造的不僅僅是咸貝果這個產品,而是從消費場景到服務體驗都做差異化營銷,提升整體價值。
用“最大” 占據用戶心智
從南馬新山陳旭年老街第一家以老店為主題的咸貝果店出發,一直復盤與優化,在短短一個月內便迅速火紅,連柔佛州公主端姑阿米娜也親臨門店。
爆火排隊并沒有像所謂的網紅店一下子人潮便煙消云散,相反的在萬全準備下,保持穩定的航速,在線上和線下建立起良好的口碑,谷歌評價超 3500+ 人評論 5 顆星,平均榮獲 4.8顆星(滿分5顆星),這對許多人而言是個高難度動作。
這個高難度動作包含三大要素:堅持品控、力爭第一、聚焦體驗。也因為做好這三大高難度的動作,讓他們看到業績、利潤與市場,決心做最大的貝果獨棟洋房咖啡館。
“最大” 二字直接搶占了用戶的心智,對消費者而言,他們需要的打造自己的人設,尤其在這個社交媒體橫行的時代。發動態,做臉書、Instagram、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內容,建立自己的人設。讓群眾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不差、夠前衛。
但是最大二字是否是個事實,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于創業者而言自己怎么定義自己?大,給予一種有深度、有廣度、夠穩健的感覺,是一種無形中建立起的信任。畢竟能做老大、最大的都不容易。
短視頻打造個人 IP 賦能餐飲品牌
覃浩森與妹妹 Estelle 在小紅書和 Tik Tok 上分別以中文和馬來文囊括各大種族的心智,不僅是餐飲業實戰的知識博主,他們的品牌更是許多客人朝圣的門店,也是餐飲人請教學習的對象。
在打造第二家 Palates & Bagels 他們選擇用洋房別墅作為特色,將房子改造成商用餐廳的整個過程都做成短視頻和大家分享,讓第二家門店未演先轟動!
覃浩森在跨界進入餐飲業時,知道自己沒有許多餐飲人資深,卻憑借著短視頻記錄自己在餐飲業學習成長的過程,虛心請教、自信表達,也啟發了許多餐飲人效仿,根絕筆者觀察餐飲創業者通過制作短視頻可獲得三大好處:
1. 提升品牌知名度
短視頻平臺,如抖音、小紅書和Instagram,可以幫助餐飲創業者迅速擴大品牌的曝光度,如果沒有花錢投流的話完全是免費的自然流量。通過展示餐點飲品的制作過程、餐廳環境、顧客體驗等,可以吸引更多潛在客戶的關注,進而提升品牌知名度。
2. 粉絲變現和用戶黏度
制作好玩有趣、有知識點與教育意義或引人入勝的短視頻,可以與粉絲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原本陌生的線上粉絲也會轉到線下門店支持。客戶可以通過點贊評論和分享與餐飲品牌、博主互動,不僅可以增加粉絲、客戶的參與度,還可以培養客戶的粘度,使他們更愿意到餐廳用餐或口碑傳播。
3.促進業績增長
短視頻不僅可以用來宣傳新的產品、優惠等,還能引流招商加盟,直接推動銷售業績成長。例如,通過展示新產品的制作過程與包裝、美味程度,引起購買的欲望。此外,短視頻中的優惠碼或特別促銷信息,也可以鼓勵觀眾立即下單,增加餐廳的營業收入。
通過這些方式,餐飲創業者可以更好地利用短視頻平臺,提升品牌影響力,增加客戶粘度,并促進餐飲門店業績增長。
總結
跨界創業并非人人都能做好,覃浩森深諳孫子兵法哲學,強調、“勝兵先勝而后求戰”,事前完善規劃,“不戰而屈人之兵”,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一座又一座的城池。面對資本也不躁進,一步一腳印擴張至今,穩健前行。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