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自我”或成餐飲行業新風口
第一餐訊 · 2018-07-31 14:23:19 來源:紅餐網
面對快節奏的生活、時刻聯網的狀態,消費者被各種媒體話題輪番轟炸,海量信息環繞,消費者不堪其擾,煩躁情緒、懷疑論等逐漸被放大。
在后信息真實時代,消費者要求信息完全公開透明,餐飲行業面臨“新的現實” ?。?
為了拉近與消費者的心理距離,餐飲商家屢出奇招,其中別具話題性的情懷營銷首當其沖,成為大家紛紛效仿的手段。
第一餐訊看到,情懷營銷當道,雖然效果各有所異,但是消費者貌似被轉移了注意力,與商家建立起“信任”。
作為餐飲商家,學到手段不是主要的,分析手段背后的邏輯,繼而舉一反三才是重點。
第一餐訊認為,“情懷營銷”成功背后是人性。具體來說,是消費者的關注點趨向“關愛自己”。
喊著減肥的姑娘們不肯放棄手邊的零食,工作壓力大的同事還在拿咖啡洗胃……然而,他們關愛自己。
這并不矛盾,人性就是這樣,我們專注于自己的身心發展,同時,我們也有自己的無可奈何。
而兩者之間的平衡點就是餐飲商家的戰場。
制定餐廳經營策略,從而幫助消費者優化時間和精力,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思考,餐企就成功了一半。
因為你提供的是剛需。
第一餐訊認為,消費者對“幸福生活”的定義不同,對飲食也各有理解,但是,追求健康飲食的大方向是肯定的,最常見的表現方式就是均衡飲食 ?。 ??
對于消費者來說,史上最難回答的問題之一,其中就有“吃什么?”
吃什么才能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還能擁有傲人的身材?
吃什么才是健康的?
……
找到決定健康飲食的關鍵因素,餐飲商家就能抓住消費者。 ?
反對某一具體成分的風行 ??
新加坡是亞洲第一個獲得飲料行業大公司減糖承諾的國家。按照新加坡衛生部的說法,作出承諾的公司占到了 70% 的市場份額,在他們兌現承諾之后,新加坡消費者每年消耗的糖可能會減少30萬公斤。?
在亞洲,新加坡并非唯一一個在想辦法減少糖分的國家。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消費者愿意主動減少或不吃脂肪類食品。
越來越多的城市采取各種措施,試圖對于某一具體成分做綜合性剖析,宣揚均衡飲食的理念,提高人們健康飲食的意識。?
餐廳在產品設計時,應該綜合這些流行趨勢,做出更適應市場發展方向的產品結構。
比 “缺乏”更重要的是“存在” ???
相比餐飲產品所缺乏的東西,消費者更關心它們能提供什么。
藥膳、川菜之所以備受推崇,就是因為其中使用的成分能夠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人們在饑餓時,對甜和酸兩重口味的感知度較高,飽腹時,辛辣的口感能讓人感覺放松。
在餐飲產品中使用藥草、辛辣料和其他植物成分,從而使顧客放松身心早有傳統。
而這一點也是餐廳用產品抓住消費者的胃的根本所在。
餐廳要利用消費者這種“積極心態”,好鋼用在刀刃上,把能提供給消費者的東西盡量做到完善,“用心”打動消費者。
產品能夠起到釋放壓力的作用 ??
很多時候,消費者吃“不健康”的食物,是因為它能幫助食用者釋放壓力。
據英敏特數據調研分析,三分之二的加拿大烘焙天使消費者認為不管營養不營養,偶爾吃甜食還是可以接受的。41%的英國零食消費者認為高糖高鹽之類的不健康零食也可以納入均衡飲食之中。而中國消費者對任意一種選擇都持包容態度,85%的中國冰淇淋消費者對健康型冰淇淋感興趣,76%對享受型冰淇淋感興趣。
事實上,消費者對于“健康”有著自己實際意義上的定義。不同需求下,“健康”的定義可能南轅北轍。?
英敏特數據調研顯示,2016年9月-2017年8月,全球推出的具有放松特性的產品中,甘菊、薰衣草和香蜂葉是使用最普遍的草本成分。
餐飲商家在設計產品或推出新品時,可以將消費者的這一需求納入研發程序,有求而有所應,做消費者需要的產品,這就是剛需。
碎片化餐飲服務 ?? ?
“關愛自己”理念下,許多消費者更愿意接受個性化的飲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期望在日常生活中舒緩壓力,享受一餐美食是他們關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這種期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理念。?
經過物質匱乏時代,一餐美食是一生的期待;經過盛宴時代,吃喝是必要的功課,有了“允許享受美食”的概念;現在,物質極大豐富,健康生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消費者從“被允許”轉向慣常式的健康小美食,日常小食成為主流風向。
餐飲商家產品設計應趨向 “碎片化”,提供小而美的餐飲服務,這樣,餐飲就從日消費精化變成時消費 ?。 ?消費者每個時間點需要的小食,在細化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往往還會以場景的形式 ?出現。
結 論 ???
第一餐訊認為,消費者對于“關愛自己”和“均衡飲食” ?的個性化定義打開了餐飲行業市場機會的大門。
不同形態、不同配方和不同分量的餐飲或將紛紛登場,為消費者提供他們需求的餐飲計劃。未來,尋找消費者“關愛自我”所需求的營養成分和搭配,將成為餐飲行業競爭的新風口,得其心者得其量。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