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跨界混搭,斜杠老板是那么好當的嗎?
第一餐訊 · 2018-07-18 15:12:26 來源:紅餐網
跨界,不算新概念,但總有餐飲老板將它玩出新花樣來。怎么玩轉餐飲跨界?且聽第一餐訊為你一一剖析跨界。
營銷跨界
營銷跨界:主要是指兩個不同行業的品牌進行品牌營銷方面合作,可以利用相互的資源,為彼此的消費者“種草”。本質上就像是非競品品牌之間的聯姻,實現流量共享,擴大品牌曝光面。?
今年夏天,魚非魚為世界杯專門策劃的營銷活動——與可口可樂的跨界合作。魚非魚通過可口可樂的世界杯影響力推廣品牌,可口可樂則通過魚非魚餐飲實體店的線下流量曝光。魚非魚專門推出的可樂烤魚,也廣受好評銷量高居第三。
魚非魚品牌總監張萍說,“跨界合作,對于餐飲行業來說,是一個嶄新的思路。品牌不分行業,要抓準彼此文化相似的DNA,細分深入合作。跨界品牌雙方都將受益匪淺?!?
可口可樂世界杯期間的品牌露出效果顯著,據悉魚非魚已將與可口可樂的跨界合作作為品牌營銷的戰略性布局。此外,營銷跨界,衍生出跨界產品,也能帶給消費者別致、新鮮的體驗,擴展了商家在創新方面的思路。?
餐飲品牌跨界營銷的難點在于,找到既符合自己品牌調性,又能帶來足夠的流量轉化,然后彼此還覺得對方合適的品牌。 ?魚非魚是可口可樂世界杯唯一合作餐飲品牌,你是否能找你的唯一呢?
業態跨界
業態跨界:主要是以餐飲為核心,針對核心消費者的需求,業態與場景升級,增強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消費體驗升級的例子很多。如“餐飲+零售”的盒馬鮮生,餐飲與零售都是與“吃”相關的行業,兩者融合之后,再結合線上、線下與物流技術,形成立體的業態,交匯不同的消費者。盒馬鮮生的成績也很斐然,上海金橋店2016年全年營業額約2.5億元,坪效約5.6萬元,而同業僅1.5萬元。 ??
本質上,這都是讓餐飲向人們的生活方式靠攏。餐飲商業服務于人,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業態跨界是至關重要的參考。?
業態跨界的難點,利潤點多,成本也十分沉重。
場景跨界
場景跨界:為餐飲構建新的消費場景,通過場景內容做增值服務,增強消費者情感體驗。 ?
近兩年,我國國民物質消費欲望在慢慢減弱,物質消費的增速在漸漸下降。多余的錢花在哪里呢?精神消費!內容產業風風火火,不少餐飲老板將做“內容”思維引入餐飲業,消費場景打造成一種餐飲品牌的核心內容。
胡桃里音樂酒館“美食+美酒+音樂”的形式,通過感官刺激、體驗刺激兩個方面打造自己的文化場景。?
感官刺激。麗江吊腳樓為設計基礎,復古而又別具格調的樓閣,花束、藤蘿環繞,墻壁上隨處可見的酒文化詩句等,視覺上直擊消費者,使之產生記憶點。?
體驗刺激。民謠樂隊現場演唱是餐廳特色,食客們因歌而來,為曲埋單。在活動互動中,胡桃里零距離對消費者文化輸出,將場景內容做到極致,把文化變成餐廳的生產力,消費粘性大增。 ?
上海首家胡桃里音樂酒館開店僅半年,便躍居浦東新區川菜熱門榜第1名。胡桃里音樂酒館總經理詹宗德說,“胡桃里的核心競爭力是音樂,菜只要做得不難吃就行。”
品類跨界
品類跨界:從主營品類跨界擴展其他品類,借此探索新的盈利點或是轉型。
7月5日海底撈上線外賣燒烤業務,一石激起千層浪。?
兩個品類風格迥異,水火不容,細想之下卻另有一番風味。?
一方面,火鍋和燒烤的標準化程度較高,海底撈自身具有供應鏈優勢,食材供應上暢行無阻。另一方面,燒烤+火鍋的堂食搭配目前比較常見,對于海底撈的堂食場景沒有傷害,反而能提升客單價。?
但品類跨界存在風險,盲目擴大SKU,就會陷入計劃很飽滿,現實很骨干的困局。 ?
總結
第一餐訊認為,在決定是否餐飲跨界之前,餐飲老板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要明確自身定位。 如今餐飲市場,不是餐廳有什么,顧客吃什么。而是顧客想吃什么,就去什么店。明確自己給消費者心中清晰的形象,才能獲得消費者的選擇。?
其次,解決供應鏈問題,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事情。 ?跨品類的布局,對于中小餐飲品牌來說,供應鏈是最大的挑戰。需要重新摸索、驗證,這個成本不能被忽略。?
最后,品類跨界還需要與餐廳品牌調性相符。 這兩年,品類跨界的混搭風在餐飲界十分流行,甚至作為創新的一個方向。但不同產品本身具有個性,若是選擇與自身文化想沖突的品類,這樣的混搭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消費升級是餐飲的趨勢,跨界則是順應趨勢的一個方式。跨界,是機遇,也需要相應的能力。進攻跨界需要智慧,守住自己也需要智慧。 ?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