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90后用機器人炒菜周入10萬,炒菜機器人真的有可能替代廚師嗎?

創業邦 · 2022-03-11 14:46:39 來源:紅餐網

餐飲行業是一個擁有4萬億的巨無霸市場,任何公司都不想也不可能錯過。

頭圖丨攝圖網

最近,一段“90后用炒菜機器人周入10萬”的視頻在網絡走紅,成功登上微博熱搜,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和熱議。

90后小伙吳萬章到深圳創業,不會做飯,卻能周入10萬,成功的背后是“聘請”了一位“神仙大廚”——這位神仙大廚就是活躍在深圳小店的炒菜機器人。

“我們這里外賣體量非常大,如果只靠廚師人工炒菜,人力成本太高,所以我決定用炒菜機代替人力。”吳萬章的店里有一臺帶有9個窗口的智能炒菜機,可以同時炒9份菜,一個小時能出200份餐,工作24小時。

原先預計一個月只能達到五六千的營業額。而現在,“一天的綜合營收基本上都超過1萬元,一周收入在8至10萬元左右。”

機器人炒菜不僅正在成為90后創業的一種新形式,也受到海底撈、碧桂園、阿里、京東等巨頭的追捧。相關創業公司正在不斷涌現。

餐飲行業是一個擁有4萬億的巨無霸市場,任何公司都不想也不可能錯過。用愛餐集團董事長何青的話說,“只要有活人的地方,就有它的市場,民以食為天。”

01

不光餐飲巨頭

房地產、互聯網公司也都來了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上,炒菜機器人就著實大火了一把。

北京冬奧會智慧餐廳的中餐和西餐烹飪、調制雞尾酒工序都由機器人完成。這個可容納1700余人用餐的無人餐廳,每3分鐘就能炒出一個菜,餐廳沒有服務生,美食從天而降,通過“云軌傳輸系統”自動送達對應的餐桌。

為此,智慧餐廳的設計團隊設計出了超過60款餐飲服務類機器人。餐廳里不僅有自動的漢堡機、炒菜機、送餐機器人,還有煲仔飯機、冰淇淋機器人、調酒機器人,各種餐飲類機器人可謂眼花繚亂。

據悉,炒菜機器人可以根據水、蒸汽、油等不同類型的介質進行烹飪,不僅能掌握火候,還能完成顛勺、晃鍋、翻鍋等動作。這個餐廳出一份中餐菜品只需要3分鐘,還能提供原汁原味的西餐。

如果說冬奧會是一場炒菜機器人的大舞臺,餐飲、房地產等傳統企業、互聯網巨頭以及創業公司早就在這個領域開始了比拼。

比如,海底撈就曾在財報中提到,其2021年超70家門店配備智能化配鍋機。而更加有名的炒菜機器人應用,則是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推出的Foodom機器人中餐廳,特別之處在于食材集中配送,配菜、烹制、傳菜全部由機器人完成。據悉,北京冬奧會智慧餐廳就是由這家公司研發制造的。

不光是餐飲企業、房地產公司忙轉型,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也都紛紛盯上了無人餐廳。早在2018年11月,京東首家X未來餐廳就已經在天津開業。

開頭提到的90后小伙吳萬章所使用的“庫盒”炒菜機器人,同樣是由一家互聯網公司趣頭條所孵化出來的。

趣頭條曾回應媒體稱,庫盒為其內部開發的項目。天眼查數據顯示,商標名稱為“庫盒”的關聯企業為深圳市飯立得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為上海博顯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深圳市一起開飯網絡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實際控制人均為趣頭條創始人兼CEO譚思亮,兩家公司合計持股50%以上。

據睿獸分析顯示,從去年開始,隨著整個機器人賽道的火熱,炒菜機器人這條細分賽道也愈發受到投資機構的關注。

這不,冬奧剛結束不久,2月28日,To B美食機器人RaaS(Robot as a Service)服務商“不停科技”就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惟一資本、漢能創投和九派資本投資。

2021年7月,專注于研發智能燒烤機器人的“璽農科技”完成千萬元級 Pre-A輪融資。

2021年2月,AI智廚共享平臺“御膳坊”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國宏嘉信及索道資本投資。

不難看出,餐飲市場是任何巨頭、創業公司都不想錯過的肥肉。

02

拐點已到

“只要有活人的地方,就有它的市場”

這些炒菜機器人公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為非常早期的初創公司。那么,為何投資機構在這個時候盯上了這條賽道呢?

國宏嘉信資本馬志強道出了其中的邏輯:餐飲行業4萬億的市場,連鎖化率不足6%,中式快餐品類8000億市場規模中,大半壁江山為夫妻店,標準化、品牌化運營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以中央廚房配送+設備自動炒菜的方式,重構餐飲產業鏈,可以實現快速、標準化、低成本的開店和運營。設備本身賦能傳統餐飲門店替代廚師,市場價值和意義非常大。

具體來說,首先,餐飲行業是一個足夠大的賽道。據《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為4萬億元,預計2021年為4.7萬億元,2024年可達到6.6萬億元。國內餐飲門店基數龐大,按照國內1000萬餐飲商家,海外200萬適用餐廳,炒菜機器人未來市場空間有望突破千億元。

愛餐集團董事長何青告訴創業邦:“只要有活人的地方,就有它的市場,民以食為天。”

其次,提高出餐效率是中國餐飲連鎖發展的關鍵。據美團數據,2020年,國內餐飲連鎖化率為15%,即使是一線城市也僅有20%。這就意味著,餐飲行業有80%都是“夫妻店”。

相較于美國50%的餐飲連鎖化率,中國餐飲連鎖市場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像麥當勞、肯德基,之所以能做到全球連鎖,就因為其管理標準、菜品標準化程度相當高。

炒菜機器人則完全可以改變這一局面,不僅可以穩定菜品質量,還能提高出餐環節的效率。由于菜品的標準化,炒菜機器人可以進入大機構食堂、機場和火車站、辦公樓和零售商店等。

即便在歷史上也是如此,回顧三十年前的日本飲食市場,正是有了壽司機器人,才成就了平價壽司/回轉壽司在日本的普及,乃至走向全球,現在壽司機器人的普及率已達到90%。

第三,隨著開店成本的提高,餐飲行業“機器換人”大勢所趨。人力、房租、能耗是餐飲行業成本的“三座大山”。

在傳統餐飲中,廚師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一個廚師要挑大梁往往需要3-5年時間。并且,年輕一代從事廚師行業的意愿降低,未來從業人員數量會減少,餐飲行業和工廠一樣也無可避免面臨“用工荒”。

現在,國內企業用工成本不斷提高已是不爭的事實,例如在深圳,廚師的薪資普遍在7000元以上,優秀一些的要10000元以上才能留住人。

一位使用炒菜機器人的餐廳老板表示,“過去需要兩個廚師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現在只需要一個操作工就行,人力成本下降70%。”

這不僅省下了人力成本,更加集成化的炒菜機器人也減少了后廚面積,這也就意味著更少的租金。

能耗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不妨算筆賬,以每天炒10個普通菜肴為例,一罐液化氣的價格大約為90元,大約一罐氣用23天,每月需要耗費117元。智能炒菜機全負荷運轉功率約為1550瓦,即每小時1.55度電,每度電的價格為0.55元,即每小時耗費0.85元,換句話說,就是一分鐘0.014元錢。

同樣普通菜肴,每道菜用炒菜機來做,大約為3分鐘,也就是0.042元錢,做10個菜,也就是0.42元錢,平均每月耗費12.60元。兩者相比,每月可最低節約104元,全年可節約1248元。而且它本身不產生油煙,排除了抽油煙機的耗電。

如以開頭講到的90后小伙每天入1.4萬元,大眾點評顯示的客單價23元計算,每天約有600單。以每天炒600個普通菜肴為例,這家餐廳全年就可節約超過7萬元的成本。

這些增值的部分,現在直接成為了機器人餐廳的利潤。

據了解,炒菜機器人根據不同種類,價格普遍在9000元到2萬元左右甚至更高。

何青介紹,愛餐集團的味霸系列機器人有三款產品,一個叫野牛,每次可以平均炒制15公斤,適合團餐;另一款叫做廚神,可以炒制500克到1500克;第三款天使則能夠勝任高速烹飪。例如,生焗羊排這道菜利用溫場的優勢,瞬間的溫度提高,從開始下料到最后裝盤只有7分鐘不到。

御膳坊旗下的“易盒鮮”快餐連鎖門店,單店通常配備1-2臺炒菜機器人設備,支持20-25款菜品點單。易盒鮮門店不設有后廚,配送都是由中央廚房完成,門店僅需2名人員進行設備操作和提供服務,客單價約20-28元。

相對于節省下來的開店“三座大山”,長期來看,炒菜機器人是一筆更為劃算的開銷。

此外,美食機器人在北京冬奧會上成為國內外運動員和媒體關注的熱點。

惟一天使合伙人鄭連發認為,美食機器人在冬奧的應用代表著技術和產品方案得到了可行性和可靠性的驗證,行業拐點已經到來。

不停科技CEO陳銳說過,隨著美食機器人在冬奧會出圈,公司每天都會接到很多電話洽談合作,市場教育被迅速加速。

03

炒菜機器人最考驗

創業者的跨界能力

目前,炒菜機器人創業公司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ToB市場直接售賣產品,如愛餐集團、庫盒、不停科技、璽農科技;另一類則采用“產品售賣+連鎖加盟”的方式,如御膳坊。其中,愛餐集團、御膳坊還設立了中央廚房,可為機器人餐廳配送食材。

該領域投資人對創業邦表示,由于炒菜機器人融合了餐飲和機器人兩大行業,初創團隊所具備的跨界能力就尤其重要,特別是要有餐飲行業knowhow,具備強大的軟硬件研發能力,還要擁有成熟的品牌意識和營銷打法。這都是能夠保證產品工程化和商業化落地的關鍵。

例如,璽農科技創始人兼CEO郭治國曾創辦阿拉牧場,應用北斗衛星技術實現數字化放牧,還曾就職于華為和TCL。聯合創始人李克儉曾就職于正大集團,負責公司種禽部生產管理,有著豐富的養殖經驗。聯合創始人劉祖光,曾創辦海南關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還是海南豐盛緣酒家合伙人,具有餐飲行業從業經驗。

不停科技的CEO陳銳則是咨詢背景出身,曾獨立開過多家餐廳。團隊核心成員來自美團、Intel、魔笛等,在機器人、餐飲、互聯網等行業都有多年經驗。

御膳坊創始人文潔是學機電自動化專業出身,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他第一次創業方向是精密零部件制造,為微軟、蘋果等公司生產核心零部件,后來被一家濾波器行業龍頭企業收購。

2014年,他看到國內開始出現機器人餐廳,便有了創業的想法。不久后,文潔組建了一支包括機器人核心關節、運動控制、視覺檢測等在內的技術團隊。

不過,他很快發現,團隊里并沒有人懂餐飲。他后來又在湖南成立了菜品研發中心,聘請專業的廚師來打磨菜品,再與炒菜機器人適配。

2019年,御膳坊終于推出了一款酷似自動販賣機的全自動炒菜機器人。轉年,御膳坊又嘗試性的開出了一家名為“易盒鮮”的機器人快餐門店,主打“小鍋快炒”。

除了行業knowhow,炒菜機器人從技術上來說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壁壘。愛餐集團副總裁許錦標指出。

第一,創始團隊要能夠從機器工程學的角度,根據中餐炒制烹飪工藝的特點研發產品的結構,滿足用戶烹飪、清洗、油煙分離的自動化功能。

例如,油煙的生成實際上是液體高溫變成了氣體,炒菜機器人則可以通過一個反向的過程,讓氣體凝冷再變回液體,然后再與清洗水一起排到下水道,實現徹底的油煙處理。每做一道菜,炒菜機器人也可以通過內置的水泵進行自動噴淋式的清洗,達到自動刷鍋的目的。

第二,智能化炒菜機器人一定要實現廚藝的數碼化,把廚藝變為程序、指令,實現全自動化、一鍵操作。

第三,所有的終端設備必須是聯網的,要實現云端菜譜。例如,無論是做川菜、粵菜、魯菜還是徽菜,炒菜機器人都可以按照大數據統計,匹配最合適的口味。同時,創始團隊也可以按照注冊用戶的個人味道喜好,在擁有該品牌機器人的所有餐廳,都可以自動匹配用戶的味覺習慣。

不過,當很多網友看到機器人炒菜時,有不少網友都曾表示:亳無靈魂!

對此,何青認為,說“機器炒菜沒有靈魂”是沒有事實依據的,炒菜機器人所有的程序都是按照廚師最高興奮度、最集中注意力的時候來預設的,所以它永遠是一個有激情的、有靈魂的廚師。

他還表示,未來廚師這個行業將會受到巨大的挑戰,以后廚師完全可以轉行做菜品的研發,賣他的廚藝、賣菜譜,就像歌手賣他的歌聲一樣。

實際上,除了產品售賣、連鎖加盟,這些創業公司也在嘗試著更多的商業模式。“不少慢性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都要控制飲食(如少油少糖免辣),我們完全可以與醫院達成合作,實現系統對接,按照醫囑來定制患者的健康飲食。”愛餐集團副總裁許錦標說。

 

參考資料:

1.一小時出餐200份,90后用庫盒智能炒菜機器人周入10萬,新浪財經

2.美食機器人“不停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獵云網

3.AI智廚共享平臺“御膳坊”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界面新聞

4.“璽農科技”完成千萬元級 Pre-A輪融資,專注燒烤機器人研發,創業邦

創業邦

21

文章

75896

閱讀量

關注創新經濟及其推動者 網址:https://www.cyzone.cn 公眾號ID:ichuangyebang

最新文章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