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賣56年漢堡、23年炒飯…日本預制菜頭號玩家「日冷」做對了什么?
Abby · 2024-03-14 09:04:51 來源:FBIF食品飲料創新
2015年,一份冷凍炒飯掀起了一場“戰爭”。日冷、味之素,Maruha Nichiro等日本主要的冷凍食品企業都參與這場“炒飯大戰”,分別推出“新正宗炒飯”“The★炒飯”“烤肉炒飯”等產品。[1]
這是發生在日本冷凍食品史上最為著名的一場“戰爭”。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炒飯大戰”中,企業們并沒有以“低價”“營銷”取勝,反而是花重金研發、升級炒飯技術,進而引發一場炒飯技術革命,推動了整個日本冷凍食品技術的進步。[1]
最終,斥資30億日元,研發出“三步炒制法”的日冷脫穎而出,它當年在春季推出的“新正宗炒飯”也坐穩了日本冷凍炒飯品類銷量第一的位置。[2]
日冷還順勢將“8月8日”定為了“炒飯日”,理由是:立秋前后,暑氣逼人,人們神思倦怠、食欲不振時總是會選擇吃上一碗炒飯來補充能量。[3]
炒飯出現在餐桌的頻率和平均氣溫對照表
圖片來源:日冷官網
實際上,“正宗炒飯”自2001年推出后,便爆火至今,穩坐20多年冷凍炒飯品類銷量第一的位置。2017年,“正宗炒飯”年銷售額突破100億日元。2021年,“正宗炒飯”被吉尼斯炒飯世界紀錄認證為冷凍炒飯類別中年度銷量第一的產品。[4]
除“正宗炒飯”之外,日冷還有不少大單品在市場爆火數年。如,1968年推出的冷凍小漢堡、1988年推出的冷凍炸雞塊如今依然爆火。正宗炒飯,德卡拉炸雞,粉紅蝦燒賣,脆皮春卷多款零售商品蟬聯銷量第一位置多年。[5]
靠著這些經久不衰的大單品,日冷的市場份額常年位列第一。[5]
據悉,成立于1942年的日冷最初由冷凍水產起家,隨著日本冷凍食品的興起,開始進軍冷凍調制食品行業。冷凍調制食品,其實就是我們更為熟知的預制菜的一種。發展至今,日冷業務涵蓋了冷凍水產、冷凍食品、冷鏈物流三大板塊。
日冷的冷凍食品業務在B、C端市場均大獲成功。據2021年財報數據,預制菜B、C端收入分別占比:55%、45%。
2020年,日本冷凍食品100周年,日冷成立78年。日冷在《日本經濟新聞》上刊登的企業品牌廣告——一張記錄著日冷80年來推出的所有冷凍預制菜品,共800多款。
日冷80年來推出的所有冷凍食品
圖片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作為日本代表性的預制菜企業,可以說,日冷見證了日本預制菜從萌芽到成熟。
讀完此文你講了解到:
1、日冷是如何從冷凍水產業務延展到冷凍食品業務?
2、日冷如何做到冷凍預制菜業務B、C端同步發展?
3、日冷大單品長青的秘訣是什么?
01
做冷凍水產生意的日冷,給麥當勞做起了冷凍漢堡
細數過往百年企業的發展史,不難發現,他們之所以能夠常青百年,很大原因在于:擅長結合自身優勢抓住時代的機遇。
日冷也不例外。日冷前身是“帝國海產”(后文統一稱為日冷),一家專注于冷凍水產生意的企業,主營業務為冷凍魚銷售和制冰。[5]
也正因此,日冷也具備了進軍冷凍食品的必備條件——冷凍設備、技術以及冷藏運輸。
既然具備了各項條件,1946年,日冷打算在冷凍食品上“小試牛刀”。
日冷在一處工廠的一角設立了簡單的實驗室,著手研發冷凍食品。但彼時,日冷的重心還是放在了水產和制冰上,又因為實驗設施和器械并不完善,這一次的試水在三年后就宣告結束。[6]
1950年代初期,日冷發現此前冷凍草莓、橘子等水果因銷量不佳,庫存難以消化,決定將這些冷凍水果榨成汁后以冷凍果汁的形式銷售。當時,冷凍果汁在東京圣心女子學院集市上出現時,頗受好評。[6]
自此,日冷又重新將注意力轉移到冷凍食品之上,并開始研發冷凍調味食品。和國內預制菜企業一樣,日冷也是從本國的“名菜”試水,如“天婦羅”“茶碗蒸”。
1955年,日冷嘗試將“天婦羅”“茶碗蒸”這類加熱即可食用的冷凍菜品上線百貨商店。不過,當時日本冷凍食品也剛剛起步,市場還未完成對新概念、新產品的教育,消費者認為“冷凍食品質量差,不好吃”。[6]
這讓日冷在零售端推廣時犯了難。為了打破這一固有印象,日冷開始在各地積極舉辦料理講座和試吃會,如,1961年在東京開設的“青山日冷料理教室”(1977年關閉)。
盡管當時,日冷推出的冷凍食品有了一定的關注度,但并未能在公司營收中有明顯的貢獻。此時,突然有一個新的機會出現在其眼前。
1957年7月到1958年12月,全球開展了一項跨國科學計劃“國際地球物理年”,日本也組織了多支團隊參與其中赴南極考察。日冷的任務是為這些團隊準備食物。根據記錄,日冷提供了壽司套餐、烤鰻魚等69種,約20噸的冷凍食材和菜品。[6]
后來,日冷將冷凍食品的目標市場轉向了B端,而它基本每一次都抓準了市場發展的關鍵節點。
1964年,第十八屆奧運會在日本東京舉行。當時,94個國家的7500名選手和官員聚集在奧運村,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媒體人員,如何大量且快速出餐,同時滿足不同國家的運動員們的口味成了一個難題。
日冷經過多次的討論,拿出了一套解決方案:結合奧運會大廚給的菜單,提供大小、品質標準化冷凍蔬菜、魚片等高品質冷凍食材,實現快速出餐。[6]
借著奧運會的這一次表現,冷凍食品行業開始收到了酒店和餐飲行業的關注。[7]
到1970年代,麥當勞進入日本市場之初,日冷抓住機會逐步承接麥當勞的相關業務,成為麥當勞早期供應商之一。[8]
日冷在B端市場的知名逐漸打開,冷凍食品業務在其總營收的比例也逐漸升高。1968年,冷凍食品銷售額超過25億日元,占日冷總銷售額的5%,到1973年,冷凍食品銷售額為226億日元,占總銷售額上升至17.4%。
1965~73年日本冷凍食品產量、銷售額圖表
圖片來源:《ニチレイ75年史》
從圖表來看,1973年日本冷凍食品行業銷售總額為956.76億日元,日冷銷售額為226億日元,可以估算,當時日冷市占率約在23%左右。
彼時,味之素、日本水產等企業也逐漸切入到冷凍食品賽道,且主力進軍B端市場。由于產業早期發展的冷鏈限制,渠道切入點和產品差異,日本冷凍食品賽道逐漸形成了多龍頭企業齊頭并進的局面。不過,日冷依然以近四分之一市場份額常年位列前茅。[5]
盡管冷凍食品的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此時的日冷依然處于虧損狀態,“赤字體制仍然是本公司的經營課題。”日冷在《ニチレイ75年史》一書中寫道。
02
冷凍食品“模范生”煉成記
從一開始,日冷便試圖將冷凍食品深入家庭場景中,走向C端市場。但受困于有限的市場認知和家庭保鮮技術,很長一段時間內,日冷的重心都放在B端市場。
1970年代,具備保險、冷藏功能的家用雙開門冰箱開始在日本家庭普及。在這樣的背景下,日冷開始在商超零售渠道推“漢堡包”“餃子”等冷凍主食產品。
隨著冷凍食品種類逐漸增多,1974年,日冷推出“綠帶”(グリーンベルト)品牌,專注于家庭冷凍晚餐套餐,在超市的速凍食品專區銷售。
不過,這都只是日冷在C端場景小試牛刀,真正大力發展C端市場,是從1985年開始的。
其實,日冷切入C端市場,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虧損。1980年前后,在石油危機的影響下,日冷內部爆發一場經營危機。長期的虧損,以及B端市場激烈的競爭讓日冷將目光投向了剛剛萌芽的C端市場。[6]
1985年,為了提高消費者品牌認知度,日冷從“日本冷藏”正式更名為“日冷”,換全新logo,加強廣告宣傳。此后,日冷開始圍繞著家庭場景做營銷。日冷也是業內第一個對速凍家庭食品進行品類細分的公司。
自此,日冷開始迎合消費者口味,推出了一款又一款大單品,成功“殺入”C端市場。
在改名當年,日冷發售了一款以“24小時隨時可以吃”為概念的“24hr”系列產品。而后不久,日冷經過調查發現,在日本便當文化影響下,媽媽們每天需要早起為孩子準備午餐,而直接使用冷凍炸雞塊和牛肉餅可以省去不少麻煩。[6]于是,日冷針對幼兒園、初中生和高中生,推出便當系列產品。
此時,市場又有了新的變化——微波爐開始在家庭中普及。
日冷抓住了這一點,開始大力研發以微波爐為核心的零售單品。1994年,日冷推出了首款可以用微波爐烹飪,且不會影響酥脆口感的冷凍炸肉丸,成為改變速凍食品歷史的重大事件之一,隨后推出了多款可用微波爐烹飪的高品質零售產品,如炸春卷,肉餅等。[7]
日冷冷凍炸肉丸
圖片來源:日冷官網
90年代末,日本女性逐漸在職場嶄露頭角,快節奏的生活下,消費者對便捷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不再一味的追求美味佳肴,而是要性價比高,簡單方便。
在這樣的背景,2001年,日冷推出了“正宗炒飯”這一產品。當時,市面上也有不少大米制成的冷凍食品,如飯團,炒飯,但這類產品只是簡單地將米飯和調味料混合在一起。[6]
為了推出正宗炒飯這一單品,日冷潛心研發了4年,利用冷凍技術的保鮮炒飯的同時,還能保證不錯的口感。
日冷“正宗炒飯”
圖片來源:日冷官網
正因如此,正宗炒飯一經推出就在市場爆火,成為日冷核心大單品之一,常年位居冷凍炒飯品類銷量第一的位置。2017年,“正宗炒飯”年銷售額突破100億日元。
經過80年的發展,在冷凍食品業務上,日冷開啟了B、C雙輪驅動時代。2021年公司營收中B、C端占比分別為55%:45%。[5]其中,零售端產品主要以差異化高品質為核心競爭力,餐飲端產品主要以高性價比雞肉作為核心品類。日冷的雞肉類、炸肉丸類及漢堡肉類產品實現BC兼顧,市場份額均位列行業頭部。[9]
03
大單品長青秘訣:砸錢研發,升級技術
日冷至今已經推出近千種冷凍食品,但常年霸占品類銷量第一位置的,依然是“正宗炒飯”“德卡拉炸雞”“粉紅蝦燒賣”和“脆皮春卷”這幾款產品。
“正宗炒飯”發布已有20多年,“脆皮春卷”有30多年,“德卡拉炸雞”40多年,還有更早的“迷你小漢堡”至今依然在市場爆火,距其發布時間已過去50多年。
日冷的大單品都有著很長的生命周期。
原因何在?研發。
日冷對研發的執著甚至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在從水產生意切入冷凍食品之初,就設立了研發實驗室。
1991年,日冷“殺入”C端市之時,為了立足消費者體驗構建研發體系,開發、策劃、反饋一體化,公司設立食品開發研究所和味覺評估辦公室,形成“綜合研究所和分析中心”“食品開發研究所”“生產部門”3層研發組織架。
最為典型的案例,就是正宗炒飯。
正宗炒飯在上市之初就能爆火,是因為花了4年時間在研發上。為了保證口感,日冷用特殊炒菜設備使得炒飯的每一粒米都能裹上蛋液,雞蛋涂層以及滲透的油可防止大米粘在一起,呈現粒粒分明的效果,用微波爐加熱也不影響口感。
日冷“正宗炒飯”
圖片來源:日冷官網
此后,日冷針對正宗炒飯進行了多次迭代升級,或是增加食材,或是升級口味。如2007年把配料豬肉改為香氣更足的烤豬肉;2012年增加了25%的蛋液;2018年把烤豬肉份量加多,肉的切割尺寸也增加了10%;2019年用香蔥醬油增添焦香風味等。[5]
2015年,日冷在炒飯大戰中取勝的很大原因在于:通過技術對正宗炒飯進行口感和品質升級。
日冷耗資高達30億日元,研發出了“三段式炒制法”技術,并為此申請了專利。據悉,該技術采用逐層加熱的方式,精準控制受熱時間和溫度,確保米粒實現彈牙。與傳統炒飯相比,“三步炒制法”炒出的米飯面條更加鮮活,醬汁的香味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營造出了與手工炒制同等美的極致口感。[5]
圍繞著正宗炒飯,日冷還在持續不斷地下重金以保證其核心大單品的位置。2022年,日冷投資約115億日元,在日本福岡縣建造一座新工廠。據了解,該工廠擁有最新的炒制工藝,可以將正宗米飯的產能將擴大到150%。[10]
回頭來看,日冷之所以能夠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屹立百年,離不開時代機遇,但更重要的是能夠抓住機遇,時刻保持對消費者的敏銳洞察力,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才能讓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來源:
[1]冷凍食品 100周年特集~冷凍食品の歩み~
[2]「炒飯戦爭」が業界にもたらしたもの,2016年12月
[3]8月8日是“炒飯日”®”!
[4]ニチレイ『本格炒め炒飯®』が、ギネス世界記録™に認定!2021年8月
[5]海外公司巡禮系列——日本冷凍預制菜龍頭日冷,2021年9月,安信證券
[6]ニチレイ75年史
[7]冷凍食品100年ヒストリー
[8]專訪中國日冷董事長|預制菜巨頭推出新品牌,布局中國C端市場!2022年8月,新食材
[9]風頭正勁的預制菜,如何走得更長遠?2022年6月,紅餐網
[10]ニチレイフーズ 115億円投じ米飯新工場 福岡に設置、東西2拠點へ
本文轉載自 FBIF食品飲料創新,作者:Abby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