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減碳”走上餐桌!《中國植物肉減碳洞察報告2022》發布

Yanyan · 2022-04-22 09:04:21 來源:FBIF食品飲料創新

隨著“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明確,減少碳排放已經成為行業關注的重要話題。

然而,當碳達峰、碳中和出現在各行各業的時候,又暴露出了很多難點:具體到某個行業,要講清楚what、why、how也是需要深思一番。食品行業,也是如此。

近日,“減碳”話題正在食品行業刮起一陣風,它已經成為了一門生意,也正成為某個品牌或產品的理念。

比如百事公司推出其國內首款“無瓶標”裝,傳遞“無瓶標共環保”減碳主張,伊利也推出了國內首款“零碳牛奶”,蒙牛打造了沙漠綠洲中的有機牧場,都是在此背景下誕生的。

百事“無瓶標”裝、伊利“零碳牛奶”

圖片來源:百事公司、伊利

植物肉的誕生,基因里也帶著“減碳”的理念,別樣肉客(Beyond Meat)CEO伊森·布朗最初創辦公司就是出于環保的考慮。

現在,每周一到兩次蔬食,點餐時嘗試植物肉漢堡、植物雞塊,對不少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來說已經不算新奇。

「星期零」植物肉產品圖片

圖片來源:「星期零」

在國家雙碳戰略的背景下,植物肉能否作為減碳新勢力,走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近日,新華網聯合「星期零」(深圳市星期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編輯并發布《2022中國植物肉減碳洞察報告》(下稱報告)。

植物肉行業發展與政策有多少匹配度?植物肉對于減碳有哪些優勢?植物肉行業“減碳”現狀怎么樣,發展前景與挑戰是什么?行業內專家學者對2022年植物肉行業的發展有哪些參考思路?

針對以上問題,這份報告進行了詳盡的介紹與分析,投資者、餐飲商家以及普通消費者通過該報告了解不僅能了解植物肉在食品減碳上的實際效果,而且能了解植物肉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展望。

FBIF為您全方位地解讀該報告。

01 食品行業刮起“減碳風”

全球碳排放對環境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應”正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我國于2020年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2021年兩會,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雙碳目標成為國家戰略部署

圖片來源:《2022中國植物肉減碳洞察報告》

2022年3月6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期間表達“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同時要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

《“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要求我國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也為多樣化蛋白質來源及新蛋白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植物肉政策機遇

圖片來源:《2022中國植物肉減碳洞察報告》

為做好減碳發展路徑,餐飲企業也在積極擁抱植物肉這種新食材,加強與植物肉企業的合作意愿。

食品企業不僅將可持續發展視為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而且使用植物蛋白也可以作為企業差異化的優勢,由于植物蛋白可以做到富含膳食纖維、0激素、0膽固醇等等健康屬性,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營養又好吃的優質蛋白產品體驗。

在國外,比如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等植物肉企業已覆蓋超30000家門店渠道。

在國內,超過100個品牌與本土植物肉品牌「星期零」建立了合作,植物肉產品覆蓋全國37000家門店,合作品牌包括肯德基、瑞幸、喜茶、德克士等知名品牌。

餐飲品牌布局植物肉餐品

圖片來源:《2022中國植物肉減碳洞察報告》

02 減碳這道題,植物肉要怎么算?

從政策、資本到企業,都在推動植物肉行業的發展。然而,針對“減碳”這個命題,植物肉如何從排放核算、管理體系、技術應用等各個方面形成具體的解決方案呢?

在此份報告中,曾服務過星巴克、肯德基等知名品牌的碳測算機構「碳阻跡」與國內植物肉代表品牌「星期零」合作,對植物肉產品進行了碳測算以及減碳效應的計算與推導。

根據產品的市場覆蓋廣泛性和運用場景多元性,此次報告選擇了5款「星期零」植物肉作為測算產品, 分別是:植物肉牛肉餅、植物肉帕斯雀、植物肉切片火腿、植物肉獅子頭、植物肉香脆雞排。將【植物肉各種原材料投入產生的排放】、【生產制造】、【運輸與儲存】三個階段作為測算邊界。

五款產品的碳足跡測算顯示,植物肉有明顯的減碳效果,等量傳統肉產品碳排放是「星期零」植物肉產品的 4.7倍-44.4倍。

以市場常見的牛肉餅以及植物牛肉餅對比為例,它們的碳排放大部分來自原材料獲取階段。在此階段,牛肉餅與畜牧養殖相關的碳排放(飼料相關、糞便管理、腸道排放、糞便管理、能源使用)占產品總碳排放的99.8%。整體來看,生產1kg牛肉餅的碳排放,約為生產44.4kg的黑椒植物牛肉餅的碳排放。

植物肉產品碳足跡測算

圖片來源:《2022中國植物肉減碳洞察報告》

《報告》推測,以全國有172.2萬家門店(便利店+快餐店+新式茶飲+咖啡廳)計算,假設均有售賣植物肉餐品,5款「星期零」植物肉產品各開發一款餐品,每個門店每天各賣10份,假設每款產品含有60g植物肉,售賣365天,那么五款產品總共可釋放的碳減排量將高達3355.2萬tCO?e。

這是什么概念呢?

相當于,2426.4萬個普通家庭1年取暖、1677.6萬輛車靜止一年、67.1億棵樹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

通過對傳統肉產品與植物肉產品碳排放的對比計算,植物肉的減碳潛力得以更直觀地呈現,讓品牌更了解減碳的每一環,也能讓消費者更好地理解植物基飲食對減碳的意義。

03 減碳,如何走進消費者的日常?

植物蛋白風潮已經席卷知名品牌,圍繞“減碳”話題聲浪不斷。

然而,如果回歸到消費的本質,真正被消費者接納,甚至與消費者建立有效、真實、親密的溝通,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植物肉的消費市場紅利,在哪里?

一方面,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了解并接受植物肉。借助互聯網傳播,植物基飲食理念逐步得到大眾化得普及。

越來越多博主分享自己的素食生活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據2022「星期零」用戶群體調研,「星期零」用戶接受度高、忠誠度高、黏性高,并且大部分是對健康營養生活更高追求的用戶,受眾很多是無肉不歡群體,并非只是以往印象中的素食主義者。而且,根據《2021中國可持續消費報告》調研顯示,超過90%的消費者愿意為低碳食品付出溢價。

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不斷深化植物肉的認知,市場消費需求也在穩步提升。植物肉被帶入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冷凍速食、飯團、拌面等不同產品形態已走進便利店、新零售商場、新式茶飲、快餐廳等渠道。

植物肉風潮已走進大眾餐桌

圖片來源:《2022中國植物肉減碳洞察報告》

近日,肯德基于地球日推出的全新“零碳”產品——植物肉酥飯團系列,也是與「星期零」聯名的植物蛋白產品。根據肯德基微博介紹,2022年4月期間,全國肯德基餐廳售賣的早餐植物肉酥油條飯團及金沙咸蛋黃植物肉酥飯團,預計共排放的溫室氣體約236噸二氧化碳當量,將全部通過植樹造林的方式進行碳中和,實現碳排歸零。

在活動期間,用戶可通過微信或肯德基APP掃碼進入肯德基“小綠店”,打卡減碳任務集碳豆,參與“減碳”。

從目前來看,碳中和話題正快速向下滲透,席卷各大行業。

《報告》指出,餐飲行業通過推出植物肉餐品實現低碳轉型+提升品牌價值,達到企業穩本增效的效果。在低碳消費新趨勢的影響下,餐飲企業推出植物肉餐品,結合自身優勢,能夠持續獲得話題度,讓品牌以及競爭力提升。

04 植物肉的明天在哪里?

據Markets and Markets預測,2022年全球植物肉市場規模約184億美元,預計每年將以15%左右的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279億美元(約合1775億元人民幣)。

而據Euromonitor預測,2025年中國植物肉市場規模將達到142億美元,超過全球市場的一半。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出,截至2050年全球肉類需求量將上漲50%,《經合組織-糧農組織農業展望報告2020—2029》也預測,2020年-2029年中國肉類產品的供給缺口總量將達到3700噸以上。在肉類需求日漸增長的背景下,植物肉一定程度上可填補我國存在已久的肉類缺口,市場規模也在同步擴大。

植物肉市場不斷增長的背后,是來自政策規劃、消費市場、產業潛力三方的有力推動。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植物食物與營養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黃家章表示,當前,國家出臺的系列戰略規劃和政策措施,正在加速推進以大食物觀為引領的農業食物系統轉型升級、以綠色低碳為目標的食物消費結構升級、以營養健康為導向的食品產業轉型升級,為以植物肉等為代表的植物蛋白產業發展提供了市場前景。

深圳市標準院環境所所長許立杰表示,“碳中和”對于植物肉企業發展是機遇,也是挑戰,對于減碳目標,植物肉行業需要仔細布局:

開展產品碳足跡評價,制定植物肉PCR

若進行傳統肉與植物肉之間的比對報告,應適時公布

排放因子,數據經得起推敲

設定中長期碳中和戰略規劃

先行開展產品碳標簽試點,并分階段推出減排標簽和零碳標簽

向公眾進行碳排放信息披露

我國于2018年初開始推動“碳足跡標簽”計劃,據悉,「星期零」即將推出一款帶有碳標簽的植物蛋白食品。

除了減碳價值之外,植物蛋白、植物肉還能滿足國民飲食結構的多元化需求,具備全程生產可控、營養含量可科學調控等等優勢。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2014-2020)》明確指出,傳承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的優良膳食傳統。

今年,「星期零」將“讓健康更好吃”作為品牌理念,以植物蛋白技術驅動產品研發,迎合消費者健康需求,開發更多兼具健康與好吃的產品。

植物肉的營養價值

圖片來源:《2022中國植物肉減碳洞察報告》

未來,植物蛋白將與肉類蛋白并存互補,滿足全球百億人口的蛋白質需求。

然而,目前植物肉還有很多優化空間,比如口感、價格等。

打通產業“最后一公里”要靠植物蛋白技術的持續迭代。據「星期零」介紹,目前該品牌的技術已到達“整肉塑形”階段,實現了質構上的突破。利用此技術,「星期零」推出了“星期零大師黑椒植物牛肉”,切入火腿、牛肉片等正餐以及佐餐市場,產品口味對標帕斯雀牛肉,但可以做到不添加亞硝酸鹽,也不添加任何防腐劑,0膽固醇、0反式脂肪酸、高蛋白、低脂肪等優勢。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教授李建表示:“風味和質構提升是提高植物蛋白食品品質的關鍵所在,二者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接受程度。未來需要開發植物蛋白食品專用蛋白原料,豐富蛋白種類,研發植物肉專用調味料,實現風味自然釋放,同時研究蛋白結構的精準調控機制,優化植物蛋白組織化的處理工藝,精進整肉形態的產品,從而滿足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健康、高效地提升植物蛋白食品的風味與質構特性。”

技術驅動將會是植物肉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從《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植物肉企業要做的不是局限于與“肉”的競爭,而是從人類的角度思考,如何基于植物蛋白技術,進行一場蛋白質革命,真正為保護環境資源、提高生產生活效率找到創新突破點。

?

本文轉載自FBIF食品飲料創新,作者Yanyan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