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才是餐飲軟件價值的關鍵!
朱冬芽 · 2016-02-26 15:55:13 來源:紅餐網
餐飲業步入餐飲完全競爭時代,轉型突破成行業共識,各種互聯網思維的餐飲模式爭先涌現,互聯網思維的客戶營銷、客戶參與模式此起彼伏,目前有很多新模式餐飲的創新、創造;參與的企業越多,越發覺得,在餐飲O2O發展大潮下,餐飲企業目前最欠缺的短板還是內功,是企業自身的健壯。
目前中國餐飲業全面回歸理性,進入微利時代,從管理經營的角度,餐飲企業競爭的關鍵就是“精細化管理”,這是餐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精細化管理就是強調將餐飲經營鏈條的每一環節工作做細、做精、做透、做久、持之以恒,不斷追求超越、追求卓越,這才是餐飲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基業長青的真諦!
餐飲永恒不二的經營法則是:精細管理,做透細節
現在,很多餐飲企業已經對信息化管理開始逐步重視起來了,有很多企業已經著手加大信息化系統建設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能力,然而通過對很多餐飲企業的了解,發現目前很多餐飲企業管理者對于餐飲企業信息化建設存在較多的誤區,存在盲目投資、重復投資、多次投資相當嚴重;
1、精細化管理才是餐飲軟件價值的關鍵
很多管理者以為用電腦進行收銀、點單就是信息化了,以為上一套餐飲軟件就能實現精細化管理了,而事實上,餐飲信息化遠非如此,餐飲軟件和精細化管理是兩回事;餐飲企業急需的不是餐飲軟件,而是能幫助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完整流程;
很多餐飲老板認為餐飲信息化門檻不高,能做的軟件公司很多。其實不然,盡管現在市場上做餐飲門店點單、收銀的軟件公司很多,但能夠做到餐飲精細化管理的餐飲軟件卻鳳毛麟角,目前市場充斥的主要是一些同質化的前廳餐飲管理軟件,功能以POS 收銀/(微信、支付寶、點菜寶)點菜、廚房送達,核算為主,在成本管理、進銷存、訂貨及配送系統等功能薄弱,側重前臺經營,粗放式管理模式,缺乏精細化的流程和核心管理思想,對餐飲企業精確管理作用和價值并不大。尤其進入餐飲深層應用和管理,如精細成本管理、經營分析以及實現連鎖化餐飲經營管理,作業化流程,對技術和業務層面都有極高的要求,沒有深厚的技術體系和行業沉淀以及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深刻理解是很難做到的。需要供應商具有對餐飲優秀管理思想、流程、趨勢的深刻把握,沒有長期的行業沉淀和行業鉆研是很難達到的。
2、對餐飲連鎖信息化發展認識不清
現在餐飲連鎖企業都在規劃實現企業的信息化管理,通過眾多連鎖餐飲客戶的應用,了解到餐飲連鎖信息化實際上有四個階段和四種模式:匯總連鎖、經營連鎖、供應鏈連鎖、決策級連鎖。
第一種實現了連鎖門店定時、定向地把數據匯總到總部,連鎖餐飲企業總部能夠定時了解門店的經營信息;第二種實現了連鎖企業經營層面的實時管理、實時監控,目前能做到這種連鎖管理的餐飲企業就很難得。
目前對連鎖餐飲最應管理的應該是第三種,即實現連鎖企業供應鏈和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管理。目前餐飲連鎖企業由于門店眾多,工作量繁雜、巨大又容易出錯,如何通過信息化實現連鎖餐飲的采購、加工、配送,從而提高營運效率,降低運營風險是目前連鎖餐飲亟待解決的問題,已成為嚴重制約企業做大做強的瓶頸。
而目前很多餐飲企業對這些模式并不是很了解,結果很多連鎖是“偽連鎖”,造成了信息化僅僅表現為形式。所以很多做連鎖信息化管理的餐飲企業根本沒有發揮出連鎖餐飲企業集團化、連鎖化的優勢和預期的效果。
3、誤以為其他行業連鎖管理能移植到餐飲連鎖
餐飲連鎖是傳統連鎖業態的新模式,發展快速又極其特殊,有自己鮮明的行業特點,與其他行業相比,管理重點有很多不一樣,連鎖餐飲更注重過程管理、損耗管理和關鍵點管理,行業特色強,傳統的技術模式也不能很好解決這一領域業態的管理需求,其他行業如商業(賣場、超市、家居、服裝)、工業企業的成功連鎖模式也不適用于餐飲領域。餐飲連鎖如何管理急需一場“創新革命”: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在傳統連鎖管理的基礎上另辟蹊徑,找出針對餐飲連鎖的專業化管理系統。
4、將信息化建設看成是無所不能
以為企業進行了信息化建設營業額就會成倍的上漲,企業老板就可以高枕無憂,完全沒有去考慮投入風險的存在。很多系統的選擇主要依靠老板對信息化應用的自我想象,所以盲目投資、重復投資、多次投資現象相當嚴重。
因此餐飲行業要想健康發展不是單單靠軟件管理就能解決的,還是要在創新、菜品和服務上下功夫。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