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暉:拋磚引玉,說說餐飲基礎認知
曾暉 · 2015-12-25 14:11:21 來源:紅餐網
筆者一直認為商業不管如何進化,都有自己的規律和基礎,基礎是常識,做好常識,不求大功但至少也不會大敗,今兒聊聊餐飲的基礎認知,這個三天都聊不完的話題,只能拋磚引玉了,多少有點用。
第一、餐飲是個大行業。?
餐飲是餐+飲(吃+喝),不僅是傳統認為的中餐菜系。餐飲進入品類細分時代,小而精、精而美、美而專的品牌將成為未來主旋律,每個不同品類都有這不同的經營模式和市場定位,餐飲首先要學會區分,找到自己領域的學習者。
1. 消費數量決定商業模式。
黃太吉的航母級外賣平臺有個最重要的參考指標“每個平臺點都是圍繞北京的CBD而建”,那么至少可以覆蓋影響5萬以上的精準消費群體(上班族)。
今天,不管聽到啥種新奇的商業模式和經營方式,先別急的撕逼和譏諷,看看他的店開在啥位置。比如:深圳近2500萬人口,基本上以中青年上班打工一族為主,都是消費力。而,長沙市區(除周邊縣城)不到400萬人口,老人小孩還不少。
所以,不管你玩啥概念,先看看這座城市和你所在的區域,許多一線城市風生水起的品牌一到下邊就很慘,因為消費數量。
2、因地制宜,做區域老大。
?餐飲市場又是個永遠無法統一的,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美食和味道,中國太大,不同城市結構和群體,又有著不同的消費觀.習慣和口味。尤其模仿大城市和其他地域的餐飲人千萬注意,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本地市場才是王道。?
3、每種品類都有顧客關鍵需求點。?
本地菜:符合老百姓的口味是關鍵。?
小吃:地段是關鍵。
西餐咖啡:環境是關鍵。
快餐:便利度和速度是關鍵。
大排檔:味美價廉是關鍵。
概念餐廳:物業是關鍵。?
商務餐:面子是關鍵。?
家庭餐:氛圍是關鍵。
工作餐:性價比和速度是關鍵。?
第二、餐飲簡單又復雜。
1、考察市場.選好門店。
無論你是跨行創業還是高管創業又或者小餐企開始二次創業,千萬別學大公司,草根創業永遠是野蠻的(野蠻不代表沒有計劃和想法,而是把一切流程變得簡單粗暴),我給創業者們創業排了個順序“地段-產品-品牌-團隊”,先說明,這是針對創業者(有規模的餐企則把順序顛倒)。
一個好的地段門店成功一半了,剩下就是找到一個好產品,然后設計一套還過得去的品牌,最后一邊實踐一邊尋求精英。對于大多前期創業者而言,不管你多么牛逼的夢想,首先得讓自己活下來,并且活的精彩,你越精彩清風便自來~
2、做穩基礎選好產品
房子建多高取決于地基和鋼筋結構,餐飲經營多久取決于經營管理和出品質量。在牛逼的營銷,也只是錦上添花和順水推舟,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餐廳百分之九十還是靠常規的經營和管理,要把餐飲做好且做久基礎建設尤為重要。絕大多數餐廳是很難實現加盟連鎖,依靠品牌盈利的,所有盡可能選擇本土接地氣的產品經營,千萬別碰新潮概念餐廳,尤其在小城市,否則前三個月的生意是天堂,后面就是地獄了。
3、做餐飲需要地頭蛇和三教九流。
餐飲在創意階段是最愉快的,一旦進入創業階段,不管你經營什么項目,從裝修 城管 稅務 燃氣消防 稅務 食監甚至周邊小混混,都要面對。一個處理不小心,就特別麻煩。(我們這群老江湖的店因為開業匆忙疏忽,消防遺留問題經營至半年后前不久被查封,罰款+整改花了二十多萬)。而,這些意外的人和事永遠不會出現在我們的商業計劃里面。你可以不喜歡不會做,但一定要有人在這方面給你支持。
商場如戰場,餐飲似江湖。市場不相信眼淚和汗水,最近半年,通過微信和當面接觸有二十個以上因為跨行創業或老餐飲人轉型失敗的案例,多年財富積累一夜回到解放前,每每聽到求助聲,痛心疾首卻又有心無力。只愿未來的其他人,少聽多觀察,少說多體驗,少埋怨多積極,少浮夸多沉淀,少雞血多理性,外面很熱鬧,但真正賺錢的沒多少…
圣誕到了,寫個段子,當份小禮物。
論手機和吃飯的區別:
1.蘋果手機一年換一臺新款;
但吃飯一天得三頓。
結論:消費頻率是關鍵。? ? ? ? ?
2.蘋果和三星小米功能基本大同小異;
但湘菜和粵菜,西餐和日料,肉夾饃和麻辣燙,火鍋和餃子是完全不一樣的。
結論:吃的跟用的不一樣。
3.你對手機的替換,是因為心理需求。
你對吃飯的需求是生理需求。
結論:不買手機不會死,不吃飯真會死。
4.你可以十年如一日只用蘋果手機。
那你能每天都吃一家餐廳一種味嗎?
結論:餐飲沒有一統天下,可以有很多老大。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