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如何彎道加速?下一個時代的餐飲品牌究竟是什么樣的?
余奕宏 · 2016-04-21 12:10:01 來源:紅餐網
上一周,中國餐飲業發生了兩件大事:
① 知名互聯網餐飲品牌“人人湘”在北京發布最新一代未來智能餐廳解決方案,結果不僅驚動了幾乎所有的餐飲新媒體、餐飲業大佬、投資界大佬,就連《紐約時報》都來采訪人人湘創始人劉正了。
② 剛拿到阿里和螞蟻金服12.5億美金戰略投資的餓了么,戰略投資黃太吉3.0工廠店,從而讓黃太吉正式躋身于阿里系餐飲o2o戰隊,餓了么也成為國內第一個完成從流量到配送,到生產營銷的全產業鏈平臺。(阿里戰略入股滴滴—滴滴戰略入股餓了么—餓了么戰略入股黃太吉)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這兩條重要的新聞,對于一直致力于研究餐飲業互聯網化的奕宏來說,一方面,我由衷地為這兩家公司感到高興。另一方面我知道這兩個新聞意味著資本市場和餐飲行業對他們商業模式的重度認可,他們已然成為互聯網時代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第三就是我們籌備多日的新公司可以浮出水面了。
去年底,我遇見人人湘創始人劉正,又約上中國餐飲界最具創新力的黃太吉創始人赫暢,大家商議說要做個基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餐飲產業加速器。
產業加速器,聽上去就讓人很興奮的樣子。
因為一年來,有些思考一直在我們腦海里盤旋,餐飲這個行業如何打破常規,如何彎道加速?下一個時代的餐飲品牌、餐飲內容究竟是什么樣的?
1、決定一個產業加速器的核心是什么?
餐飲這個行業在中國是一個極其封閉的行業,30000億的市場竟然沒有一個100億的國產連鎖品牌,大家很少思考為什么?反而因為身邊缺乏突破的人,就覺得這個行業特點就是這樣。
而我們看到國家反腐、餐飲業回歸本質、營改增、人才和資本流入、90后生活方式、中產階層大規模誕生,都為這個行業迎來最好的發展時代。
從外部環境變化上看到:天時、地利、人和都已經到了,這個行業將迎來加速發展期。
另一方面,我們見過大量的餐飲創業者,之前慢慢悠悠在那摸索,每天依然用同樣的想法,做同樣的事情,卻想得到不一樣的結果。而當我們幫他們改變想法,找到方向,瞬間就可以突破,獲得爆發性的增長,大量事實證明慢是慢在思維上、格局上、方法上。
慢,是因為沒有找準方向,沒有找到那個可以杠桿倍增的點。
就像赫暢所說,既得利益是創新者的天敵。人往往很難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習慣了不做改變。
思維不改變,行為不改變;行為不改變,結果不會變!
2、發生在家電、快消品、乃至電影工業的國產品牌逆襲會發生在餐飲行業嗎?
餐飲這個行業在全世界都已經非常成熟,在美國有最成熟的品牌品類戰略方案,最成熟的開店設計方案、最成熟的人才培養機制、特許加盟連鎖機制,最成熟的資本運作方式。
在日本有最成熟的單店盈利模型,有最成熟的產品研發和供應鏈體系。全世界最強的上市公司已經過了千億美金市值,可見他有很多科學完善的系統。
而無論是百勝、麥當勞還是康師傅(德克士)、星巴克,都給我們帶來新思維、新技術、新模式,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許多可以發展國際連鎖品牌的人才。
如果我們所有的創業者還是靠自己閉門造車,自己摸索那當然慢!(這句話,大家要深度理解,學習成功的系統而不是學習成功的經驗。)
在過去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里,我們透過開放市場,學習了西方先進的理念、引進技術和人才,在家電、快消、電影等各個行業,最終都實現了國產品牌的逆襲與反超,我們堅信這一幕一定會發生在餐飲行業。
就像好萊塢有最先進的電影工業工廠,他們的每一部大片,都是按照成熟體系來打造,所以盡管每一部影片都不同,所有的演職人員都是臨時組合,但卻可以迅速磨合,在短短一兩年的時間里完成一部影片的拍攝和制作,并且很輕松的獲得票房的成功。
而當國內的工業透過與外方的交流合作(大家還記得前幾年的中美聯合、中日聯合、中韓聯合),我們整個電影工業瞬間成熟,我們知道了如何用先進的思想和先進的方法來完成國產影片的制作(當然也引進了大量的人才與技術),我們才看到國內電影工業質的改變。
而我們想到的,就是如何用制作大片的方法來改造這個被稱之為慢的餐飲行業。
3、未來快餐(輕餐飲)連鎖的跑道還是像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數千家線下連鎖店嗎?
肯德基、麥當勞都在大規模關店,最近看到他們兩家在中國都開始出售數千家店鋪。也都從曾經的商業地產的招商香饃饃變成冷冰冰,線下連鎖受制于房租不斷非理性上漲(尤其是中國一線城市房租奇高),這個跑道還是一個能助力品牌起飛的賽道嗎?
選錯跑道(賽道)是創業者最大的危險與悲劇!
就像飛機在跑道上滑行,如果跑道很爛,你跑不快,更別談飛翔。所以選擇什么跑道很重要!如果僅僅跑道對了,但沒有騰飛那瞬間的助力,注定也不能起飛。而只要不能起飛,那他就只能是汽車,當然慢!而飛機一旦脫離跑道進入飛行賽道,就可以進入加速,汽車就永遠追不上他。
所以問題不在于慢,而在于你選什么跑道,如何找到讓你騰飛的助力。
4、移動互聯網為這個行業帶來了哪些歷史性的機遇?
我們在今天的中國還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也就是移動互聯網對這個行業的變革與重構。我們認為移動互聯網對中國餐飲業(尤其是快餐連鎖、餐飲食品化)會帶來巨大的變革。(見前文《美國為什么不提互聯網餐飲?》)
赫暢原創的黃太吉外賣3.0代表著國內乃至全球在外賣餐飲領域的創新,人人湘代表著國內乃至全球在快餐連鎖行業的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化解決方案。
他們今天不僅獲得資本的認可,更獲得全球媒體的報道和業界的尊敬(還有大規模的抄襲與模仿),更是證明了我們對未來餐飲連鎖發展模式的正確判斷。
這也正說明我們餐飲連鎖業還有彎道超車的機遇。赫暢提出的餐飲產品化,不動產移動化,餐飲業的一國兩制;劉正提出的餐廳產品化,餐飲產品快消品化,社交化都是新時代餐飲的新思維、新變革。
而基于中國領先全球的移動支付運用,領先全球的移動手機用戶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重構餐飲消費場景,更加讓中國餐飲業迎來最佳發展機遇。
同時我們一致認為:今天餐飲業已經進入高手對決期,當資本和人才大規模涌入,這個行業就再也不是個人單打獨斗的時代,大家都知道需要合伙人,而且是優秀的合伙人團隊,可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投資人說要看團隊,你說我有了錢再去組團隊,究竟是先有雞再有蛋?
這個難題該怎么突破?于是,經過我們的多次商議,決定共同為這個行業做點不一樣的突破,而這就是“未來食餐飲產業加速器”的誕生起源。
黃太吉創始人—赫 暢
外界都認為黃太吉創始人赫暢是營銷高手,是品牌高手,這當然毋庸置疑,作為世界最著名廣告公司(薩切薩切)數字營銷公司合伙人跨界進入餐飲,他無疑是餐飲業里最頂尖的品牌行家。
但是,當你真正跟他深度接觸后,會發現黃太吉之所以三年連續增長率500%,其實是源于他對移動互聯網的深層次理解,他對商業模式的創新,他對創業團隊架構的研究和實踐,遠超同時代的餐飲人。
人人湘創始人—劉 正
而人人湘的創始人劉正,居然為解決快餐連鎖業的痛點,不惜親自開兩家連鎖快餐廳,親力親為,實踐出真知,同時研究全球最先進的智能餐廳,創新出符合國情的快餐連鎖餐廳的全智能解決方案。
4.6號,位于北京三元橋現代大廈對面的人人湘未來餐廳全新面世,而他對餐廳產品化,餐廳餐飲化(食品化),餐飲產品社交化的實踐將全部呈現在這家未來餐廳中。
劉正在近三年的時間里,真正從零到一開創了人人湘湖南米粉品牌,同時帶領近百人的技術研發團隊自主開發了香橙互動智能餐廳解決方案系統,顯示了非凡的領導力和想象力。人人湘一路受到資本青睞,不僅僅是因為優秀的商業模式,更顯示了創始人獨特的人格魅力。
英諾基金創始人—李 竹
英諾天使基金的創始人李竹總更是近年來中國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之一,他對互聯網餐飲的深刻理解和遠見,才使他成為人人湘背后最強大的資本支持力量,也是我們這個加速器背后最堅強的資本力量。
失控會創始人——余奕宏
而奕宏本人也憑借對行業未來發展的前瞻性,成立中國至今唯一一個互聯網餐飲俱樂部—失控會。一年時間,服務近100個餐飲企業和創業者,透過與他們的深度互動,深度調研,深度洞察了餐飲創業的痛點、難點,總結了一套完整的餐飲創業方法論。同時也幫助了大量的餐飲創業者快速突破瓶頸,因而使我能贏得這幾位頂尖高手的信任,獲得理念上的認可。
如今,我們要做一個大膽的舉動,就是成立這家全新的公司—未來食餐飲產業加速器,來尋找今天最優秀的餐飲創業者。
我們共組一個臨時團隊,成為你的合伙人,幫助你在6-12個月內,突破當下的思維格局,突破當下的品牌戰略,突破當下的商業模型和商業模式,突破當下的資本通道,突破當下的供應鏈系統,給你一把最強大的助力,加速度起飛!
我們要找尋跟我們理念一致的人,有熊熊旺盛企圖心的人,有對餐飲行業敬畏之心的人,想真正讓中國餐飲品牌走向世界的人。
我們不要墨守陳規者,我們不要人云亦云者;
我們不要機會主義者,我們不要目光短淺者;
我們不要自私自利者,我們也不要那些想都不敢想的人。
我們只要把全副精力聚焦在如何讓這個行業真正與國際接軌,甚至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彎道超車,如何讓這個行業更系統、更科學、更美好,我們堅信有很多真正想在這個行業里有所作為的人在等著我們。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