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消費40元,薩莉亞在中國年入4億
王言 · 2024-10-16 16:10:51 來源:源媒匯
后疫情時代餐飲平價化的趨勢,讓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市場,成為快餐品牌“薩莉亞”的主要“糧倉”。
日前,薩莉亞公布了2024財年(截至2024年8月)財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至2245億日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06%至148億日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8%至約81億日元,創下歷史新高。
對薩莉亞業績起到主要推動作用的,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薩莉亞亞洲業務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6.5%至約794億日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8%至116億日元。
一直以來,薩莉亞這個售賣意大利面、牛排等西式餐飲的日本連鎖品牌,因為高性價比的特點,被中國消費者稱作“意大利沙縣小吃”。而在新的消費趨勢下,薩莉亞的這一特點也成為其在中國快速增長的理由。
“中國業務的營業利潤大增,今后也將繼續增長。本財年將進一步增加開店”,在此次財報發布會上,薩莉亞的社長松谷秀治表示。
01
在中國年賺4億
2024財年,薩莉亞的亞洲業務迅猛發展,該地區收入在其總營收當中的占比達到36%,營業利潤則占到80%。
而中國市場,是薩莉亞在亞洲除日本外最重要的增長點。報告期末,在中國內地,薩莉亞于上海、廣州、北京分公司分別運營164家、186家、65家門店,合計415家門店,較去年同期的373家增加了42家。另據極海品牌監測數據,截至今年1月,薩莉亞在中國共有459家門店。
據天眼查,早在2003年,薩莉亞就在上海成立分公司,隨后的2008年和2012年,薩莉亞又相繼在北京和廣州設立分公司。
財報顯示,綜合薩莉亞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家分公司的經營數據計劃,報告期內,薩莉亞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至5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億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3%至8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億元)。
高性價比一直是薩莉亞能在中國站穩腳跟的重要原因。松谷秀治此前曾表示,中國部分地區正在經歷此前日本所處的經濟狀況。基于此,低價格消費在市場受到歡迎,現有店鋪的業績正在增長。
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特點,在當下的市場環境當中的確被放大了。紅餐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餐飲產業生態白皮書顯示,接受平替,不再單純追求高端品牌,已成為年輕一代的消費特征。
薩莉亞是這種“消費降級”趨勢的受益者。相比高檔西餐廳動輒數百元一份的菜品,薩莉亞40多元一份的牛排、12塊錢的披薩、14塊錢的意面,就顯得非常具有性價比。薩莉亞菜單顯示,其目前有100道菜品,其中72道菜的定價在20元以下。
截圖來源于大眾點評薩莉亞餐廳推薦菜
總結薩莉亞成功的經驗,離不開低價策略,以及高度標準化的運營模式等因素。
餐飲行業分析師、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師林岳告訴源媒匯,薩莉亞業績之所以能夠增長有三個原因,包括對于產品的把控、供應鏈和選址策略。
林岳認為,薩莉亞銷售的基本上都是比較簡單的西式產品,同時其已經建立起一套比較系統、成熟的中央廚房系統,能夠配送預制食材,快速到達門店,運營成本可以被最大程度地壓縮。此外,薩莉亞開店并不會選在非常核心的商圈,而是在市中心既有人流同時門店的成本又不會太過貴的地方。
與很多餐飲品牌相似,薩莉亞堅持使用中央廚房的半成品和預制菜。但其優勢在于,與中餐、日料這些品類相比,西餐的標準化程度更高、效率更快,也更易于壓縮成本。
此前有媒體報道,薩莉亞的菜品都是中央廚房提前做好的半成品,員工幾乎沒有操作門檻。所以當一些品牌需要在一家250平門店派駐27名員工時,面積相近的薩莉亞可以做到4人。
02
開設新工廠降低成本
2024財年中國市場利潤大增,也與薩莉亞不斷提升的客單價有關。
過去幾年,在麥當勞、肯德基等競爭對手不斷提價的情況下,薩莉亞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價格策略,其2024財年的客單價僅為820日元(約合人民幣39元)。但即便如此,隨著原材料、運營成本的提升,薩莉亞的客單價依然有所提高。
財報數據顯示,2020-2024財年,薩莉亞海外客單價分別為568日元、627日元、745日元、850日元和875日元,以目前的匯率計算,薩莉亞在過去5年間的客單價由人民幣約30元提高至42元。
今年7月,有不少消費者表示,薩莉亞部分菜品漲價,以前售價18元一份的牛肝菌雞肉芝士烤飯上升至20元;11元一份的金槍魚沙拉上漲至12元。此外,水果沙拉、雞胸肉沙拉也上調了1元。
為了維持自己的平價優勢,薩莉亞不得不加快其在中國本土供應鏈的布局速度。
今年3月,薩莉亞宣布向廣州子公司增資3000萬美元,該資金的其中一項用途便是建設一家生產醬汁、意大利面、披薩等產品的新工廠,并將現有工廠生產轉移到新工廠,以便穩定產品供應、降低成本,并提高產能。目前該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2026年1月正式投產。
松谷秀治表示,該工廠是為將中國市場的門店增加至1000家所籌備的。在工廠籌備完成后,店鋪的生產效率將會提高。同時,通過廣州新工廠穩定供應的商品,運營成本也會降低。
按照松谷秀治的計劃,他希望將薩莉亞在日本泡沫破裂后,以低價為賣點并快速崛起的經驗在中國重新推廣。
03
中國版薩莉亞越來越多
與薩莉亞在中國越來越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品牌連鎖餐廳正在持續降價求生,高端餐廳也在不斷關店。
今年二季度,太二酸菜魚人均消費水平下降至69元。而在2019-2023年,其客單價一直維持在70-80元之間;今年5月,必勝客在廣州開了一家名叫“Pizza Hut WOW”的餐廳,因其部分產品售價在20元以下,也被不少人稱為“翻版薩莉亞”。此外,海底撈、慫火鍋等餐飲品牌的客單價,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由于翻臺率較高、菜品制作流程復雜,以及人力、房租成本較高等因素,一些高端餐廳也開始走向沒落,中產們不愿再為之買單。
今年以來,曾多次上榜北京米其林指南的Opera BOMBANA停業;北京人均消費3000元、黑珍珠二鉆北歐餐廳Refer閉店;位于上海外灘十八號的高端餐廳L'Atelier 18閉店;在上海外灘人均消費2300元的米其林級川菜館明路川,在開業不到一年后就宣布關店。
根據紅餐大數據,餐飲在營總門店數排名全國第一的上海,截至今年7月30日,相比去年5月初,人均客單價在500元以上的餐廳占比從1.35%下降至0.76%,總門店數減少超過1000家。
再回到薩莉亞本身,在當前的消費環境下,隨著中國餐飲連鎖化率的不斷提升,以及追求性價比的品牌增加,薩莉亞的經營模式正在被中國的競爭對手模仿。
目前,中國餐飲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對于單個品牌和品類的閾值并不高。而無論是火鍋、米粉、米飯,亦或是西式快餐,只要其定價和定位接近,都可能成為同一市場的搶食者。目前,包括塔斯汀、米村拌飯等在內的多個品牌,都在主打平價策略。
借助此前在日本市場的經驗,薩莉亞成功預判也抓住了當前中國消費浪潮的改變。不過,想要在不斷內卷的中國市場長期保持優勢,薩莉亞需要有著敏銳的應變能力。
關于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情況,以及供應鏈等方面的布局,源媒匯聯系了薩莉亞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本文轉載自源媒匯,作者:王言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