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魚卷入油罐車風波,未正面回應“混用”問題
王言 · 2024-07-10 17:40:32 來源:源媒匯
游不動了。
在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油罐車混用”風波中,急于將自己撇干凈的食用油龍頭金龍魚(300999.SZ),很快就被打臉了。
7月9日,據澎湃新聞報道,有博主發布視頻稱,根據行車軌跡,核查涉事車輛曾送過貨的食用油企業,發現涉事車輛“6月4日在陜西咸陽咸興路的金龍魚工廠卸貨”。也是因此,金龍魚很快登上微博(09898.HK,NASDAQ:WB)熱搜。
圖片來源于澎湃新聞微博
上述視頻博主表示,根據此前新京報記者抓拍到的罐車過秤的電子顯示屏顯示的車牌號,追蹤這輛曝光車牌號的罐車的行車軌跡后發現,6月1日,涉事車輛在中紡糧油(東莞)有限公司裝車,6月4日,又在陜西咸陽咸興路的金龍魚工廠卸貨。
而在一天前,金龍魚還對外回應稱,公司對食用油運輸有嚴格監管,制定了集團管理制度,并嚴格落實,一直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食用油運輸的相關規定。
對于上述情況,7月10日上午,金龍魚相關負責人對源媒匯表示,就近期出現的散裝食用油運輸安全問題的報道,集團內組織了全面自查。自查結果顯示:集團下屬各企業在散裝食用油安全運輸中均履行了監管責任,對運輸車輛的專用資質、前續裝載、油罐清洗、油罐檢查等要求均進行了嚴格落實。
不過,油罐車使用過程中雖有清洗,但是否存在“混裝”,即“一車兩用”問題,該負責人未予正面回應。
01
堅稱過程“完全符合國家標準”
在被曝出“油罐車風波”涉事車輛曾在陜西咸陽咸興路的金龍魚工廠卸貨之前,金龍魚還曾對外做出回應。
7月9日,金龍魚在官網發布聲明表示,關注到近期出現散裝食用油運輸安全問題的報道后,集團內組織了全面自查。
圖片來源于金龍魚官網
金龍魚方面表示,公司對食品安全有規范及完備的管理體系,對于散裝食用油運輸有嚴格監管。公司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散裝食用油運輸的相關規定,制定了集團性管理制度,并嚴格落實。金龍魚關注到近期出現散裝食用油運輸安全問題的報道后,集團內組織了全面自查,自查結果顯示:集團各企業在散裝食用油安全運輸中充分履行了監管責任,運輸車輛都進行了嚴格的查驗、檢驗手續。
上述自媒體視頻的行車軌跡顯示,涉事車輛在今年5月21日從銀川寧東鎮的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煤制油化工銷售分公司物流中心拉上煤制油,5月23日抵達河北華力油脂有限公司(石家莊)卸貨。
5月24日下午,這輛車來到涉事的中儲糧油脂(天津)有限公司裝上食用油。據《新京報》報道,這期間,涉事車輛車身罐體并未被清洗。裝載食用油后,該罐車離開中儲糧油脂(天津)工廠,來到了陜西漢中勉縣新力油脂有限公司卸貨。
5月28日,該車再次回到寧夏裝載煤油;6月1日,到達廣東佛山沙堤機場附近卸油。同日,其從中紡糧油(東莞)有限公司裝載食用油,3天后的6月4日,該車輛到達了金龍魚咸陽食用油工廠卸貨。
圖片來源于中宏網微博
關于金龍魚咸陽食用油工廠,查閱地圖信息可以看到,咸陽咸興路上有一家金龍魚公司,名為“益海嘉里(興平)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益海嘉里(興平)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30日,注冊資金3890萬美元,公司位于咸陽市興平食品工業園內,主要建設食用油的榨油、精煉生產線、小包裝油生產線、配套建設儲油罐、鐵路專運線等設施、小麥的面粉生產線等。
從行駛軌跡來看,前述貨車在半年時間里,已經在不同的食用油廠家和煤制油廠家之間運輸,其中還涉及益海嘉里(武漢)糧油工業有限公司。
7月10日,對于上述媒體發布報道中貨車軌跡,指出該車曾在集團旗下武漢、陜西工廠卸貨的說法,金龍魚在對源媒匯的回應中解釋稱:
1、涉武漢工廠行程為該車注冊后第一次運輸,即裝運時為新車狀態;
2、涉陜西工廠行程,裝運前,裝載工廠按照相關制度要求,核驗了其罐身的食用油標識及前載的書面蓋章證明件,并進行了清罐、驗罐,檢驗合格后方進行油料裝載,施鉛封后發運;
3、油品到廠后,收貨工廠驗證鉛封,并進行了國家標準規定的食品安全、質量各指標檢測,產品品質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有關要求;
4、從裝車到卸車,形成了完整閉環,產品指標完全符合國家標準,企業充分履行了監管責任。
02
對油罐車“混用”不置可否
在回應中,金龍魚提到涉事罐車在到達其陜西工廠后,進行了清罐、驗罐,并檢驗合格后,才進行了油料裝載,但并未否認兩個行程中的車輛為同一輛車的情況。
圖片來源于金龍魚官網
據《新京報》報道,我國于2014年開始實施的《GB/T30354-2013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規范》(下稱“《運輸規范》”)中提到,運輸散裝食用植物油應使用專用車輛,不得使用非食用植物油罐車或容器運輸。《運輸規范》中還提到,裝入油脂之前,應認真檢查運輸容器是否為專用容器以及容器是否清潔、干燥。
不過,該《運輸規范》只是推薦性的國家標準,不是強制性的國家標準,對食用油廠家約束力有限。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王興國教授告訴《新京報》,該《運輸規范》雖然為推薦性國家標準,但也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它也是一項國家標準,相關企業在制訂企業標準時,要以這個為依據,企業標準可以比這個標準更嚴格,一般來說不能低于這個標準。”王興國指出。
就散裝植物油運輸來說,王興國認為相關企業應參照《運輸規范》執行,使用專用運輸車輛,否則食用油在運輸過程中就存在被污染的風險。
此外,《新京報》援引一位罐車司機邱健的說法稱,如果卸完煤制油不洗罐的話,通常罐內會殘留幾千克到十幾千克不等的煤制油,“洗罐的話一般都要用堿水,洗完再高溫蒸罐這樣才能洗得相對很干凈,如果只是普通的水洗也會有一些殘留。”邱健說,多數情況下,殘留的煤制油會與食用油相混,“像煤制油中的白油液蠟,本身是無色的,顏色比較透明,也不容易看出來。”
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源媒匯,目前,為了保證食用油在運輸途中不出現污染的情況,企業方往往會采用多重“保險”的手段,“首先會查看油罐車此前幾次運輸任務,運送的是什么貨物,必須確保都是食用油;同時為了完全保證食用油沒被污染,在裝載食用油前,必須進行清罐、驗罐和檢驗。”
此外,該人士還表示,食用油到達工廠后,廠家必須要驗證鉛封,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食品安全、質量標準進行檢測,只有檢測結果均符合標準,才能用做原料進行生產。
對于回應中提到自查的具體過程和細節,以確保整體過程不會出現紕漏,源媒匯又向金龍魚相關負責人確認,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03
業績下跌,“游不動了”
金龍魚一直是國內食用油龍頭。旗下擁有“金龍魚”、“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海皇”、“豐苑”、“金味”、“銳龍”、“潔勁100”等知名品牌。
圖片來源于金龍魚官網
根據浙商證券(601878.SH)發布的報告,2022年,我國食用油零售行業CR3(行業前三占有率)達61%,其中金龍魚母公司益海嘉里、中糧集團、魯花集團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9.0%、15.3%和6.7%。
而因為強大的品牌力和高成長性,金龍魚與海天(603288.SH)醬油、農夫山泉(09633.HK)、貴州茅臺(600519.SH)一起,被投資者稱為“中國四大神水”。
但目前,金龍魚面臨嚴峻的業績壓力。財報顯示,2023年,金龍魚實現營收2515.2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跌2.32%;凈利潤28.48億元,同比下跌5.43%。今年一季度,金龍魚實現營收572.74億元,同比下降6.17%;歸母凈利潤8.82元,同比增長3.30%。
而在之前的2021年和2022年,金龍魚的凈利潤也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作為A股營收規模最大的食品企業,金龍魚似乎“游不動了”。
對于未來的發展,金龍魚多次強調其品牌優勢。但如若此次卷入油罐車風波這一“黑天鵝”事件,將對金龍魚品牌帶來較大的影響。
金龍魚由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的侄子郭孔豐打理。郭鶴年祖籍為中國福建福州,在食品行業做了70多年的生意的同時,還進入過房地產等行業,一手打造了眾多標志性產品和項目,如香格里拉大酒店、嘉里中心寫字樓等。
郭氏家族的商業版圖,橫跨多個國家和地區。當然,這其中就包括占據中國市場最大份額的糧油品牌——金龍魚。
今年3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郭鶴年以1150億元的財富位列榜單122位,繼續蟬聯馬來西亞首富。
2021年,得益于前一年金龍魚的上市,郭鶴年的財富增長53%至1500億元,位列全球第75位。相比3年前,他的財富縮水了350億元。
而作為郭氏家族商業帝國的重要版圖,在業績連年不佳的情況下,金龍魚的市值也在持續下降。
東方財富(300059.SZ)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28日,金龍魚的股東戶數為14.05萬,而此次油罐車風波導致的股價大跌,也讓廣大股東驚出一身冷汗。
7月10日開盤后,金龍魚低開超8%,截至收盤,股價下跌4.41%至26.04元/股,總市值為1411.78億元。相較于2021年1月7800億元的最高市值,金龍魚的總市值已經蒸發約6400億元。
本文轉載自源媒匯,作者:王言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