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背背佳到小罐茶,杜國楹“忽悠”不動了
王言 · 2024-06-28 17:50:49 來源:源媒匯
財富密碼失效。
小罐茶,這個誕生于10年前的高端茶葉品牌,又一次回到了大眾視野。而這次的幕后推手,不是別人,是創始人杜國楹自己。
6月26日,在小罐茶的12周年慶典上,創始人杜國楹向公眾致歉,稱企業廣告語“大師作”給消費者帶來了誤解。為此,他代表小罐茶團隊向廣大消費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小罐茶將不再強調“大師作”的宣傳,而是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產品本身的品質提升和服務優化上。
圖片來源于小罐茶商品詳情頁
很快,關于“小罐茶創始人道歉”的關鍵詞登上熱搜。
而就在不久前,杜國楹多年前打造的矯姿神器“背背佳”突然翻紅,杜國楹的創業史也再次被扒出來,成為人們的談資。
有人說杜國楹是營銷鬼才,年紀輕輕就成了億萬富翁;也有人認為他靠販賣焦慮掙錢,把國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但不管怎么樣,杜國楹是一個能“把稻草賣成金條”的人。
不少80、90后對杜國楹一手打造的產品印象深刻:小時候用“背背佳”矯正身姿;上學后用“好記星”學英語;工作時用“E人E本”辦公;待到事業有成,就可以一邊拿著“8848鈦金手機”,一邊喝著“小罐茶”,與客戶談笑風生。
但現在,“杜氏營銷法”有些失靈,小罐茶遠離大眾視野多年,離最初“顛覆行業”的豪言,也越來越遠。為了翻紅,杜國楹甚至要用“道歉”來吸引眼球。
01
“杜氏營銷”的造富神話
“第一次創業,我覺得營銷無所不能,是一個典型、徹頭徹尾的營銷主義者,認為營銷可以搞定一切。”最初創業時,杜國楹如此理解營銷。
1996年,帶著此前工作拿到的49萬元獎金,杜國楹砸錢創業,做了一款身姿矯正產品背背佳。
當時,年輕父母們對子女的身體發育普遍存在焦慮,這一商機讓背背佳大火。據媒體報道,1998年,售價高達300多元的背背佳,一上市便遭到瘋搶,三個月創下3000萬元的驚人銷售額。就在這一年,背背佳實現了4.5億元的銷售額。
借此,25歲的杜國楹,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當然,背背佳也遇到了輿論危機,成為杜國楹創業的轉折——不斷有專家對背背佳公開質疑,稱其對糾正駝背無效,可能延誤病情。
一時間,背背佳在市場上遭受重創。杜國楹不甘心,將背背佳轉手賣給橡果國際后,繼續做其他產品,且依舊沿用之前的營銷手段。但迎接他的是接連的失敗。
不到三年,杜國楹虧光了一個億,還欠了4600萬外債。
好記星救了杜國楹。2003年,瞄準國內的學英語熱潮,杜國楹打造了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的電子筆記本好記星,并請來當時春晚常駐嘉賓大山代言。這一年,好記星銷售額突破2億元。到了2005年,好記星累計銷售額達32億元。
此后,杜國楹儼然成為了一個“爆品制造機”,每個產品上市后,他都會在各大報紙和平臺鋪滿廣告。這一套路屢試不爽。
2009年,照貓畫虎,杜國楹用同樣的手法推出了手寫電子筆記本E人E本,瞄準商務人士,賣點是用電子筆辦公、簽合同。
等到大家都告別“大哥大”和“小靈通”,杜國楹的得意之作又成了8848鈦金手機。鱷魚皮、鑲寶石機身、再搭配上萬科(000002.SZ)創始人王石“向成功的人生致敬”的代言詞,讓8848成為了“手機中的愛馬仕”。
上市三年,8848手機賣出40萬部,銷售額達到7億元。
營銷本沒有貶義,但杜國楹和他的創業項目,總是被進行“負面”解讀。
2004年,人民日報發布《你在糊弄誰》一文,稱好記星虛假宣傳、“撒謊廣告”被多家媒體刊用的情況曝光。
8848手機也經常陷入輿論風波。有花重金購買該手機的消費者發現,鱷魚皮是假的,寶石是玻璃,遂一紙訴狀將8848手機告上法庭。中國消費者協會則指出,并沒有 “5系鈦合金”概念,8848手機涉嫌虛假宣傳。
02
創業受挫,押注茶業
就在外界都以為杜國楹即將黯然離場時,他卻賣起了茶葉,并稱這是自己“最后一個項目”。
在中國這個崇尚禮尚往來的人情社會,酒中珍品有茅臺(600519.SH)、五糧液(000858.SZ);香煙有中華、和天下;雖然茶葉也被視作有檔次的禮品,但一直缺少具有領頭羊地位的品牌。
在杜國楹看來,茶行業的發展還欠成熟,在中上游端沒有標準化,下游端缺少品牌化。“茶完全可以從0定義,目前整個行業的品牌和產業鏈布局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有無限的未來空間。”他說。
2012年,杜國楹籌備小罐茶項目;兩年后,小罐茶正式成立。
天眼查信息顯示,小罐茶關聯公司北京小罐茶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杜國楹,注冊資本4億人民幣,由杜國楹、共青城紫茗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12位股東共同持股。
圖片來源于天眼查截圖
為了繼續打造高端定位,講出一個好故事,杜國楹既沒有用“寶石”和“鈦合金”,也沒有用“鱷魚皮”,而是用起了“匠心”。
杜國楹邀請日本設計師神原秀夫,設計出小罐茶包裝;并請來蘋果(NASDAQ:AAPL)御用設計師Tim Kobe,打造了小罐茶全球首家線下體驗店。
但小罐茶最大的賣點還是“大師親自炒制”。在廣告中,小罐茶號稱花了3年多的時間,找到了8位泰斗級制茶大師制茶。
此后,“小罐茶,大師作”,就像腦白金的廣告語一樣席卷全國。
但不久后,有人發現,小罐茶的制茶大師銷量驚人:一個大師一年炒制了2.5億的茶,就算全年無休,每天能炒出220斤凈茶。而頂尖的茶娘一天才能炒40斤。小罐茶大師不累嗎?
對此,小罐茶發布聲明,稱“大師作”指的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并非大師手工炒茶。大師們作為“首席產品經理”,與小罐茶共同制定產品標準,把關原料采摘和生產過程,而更多的苦活、累活正逐步由現代化設備解決。
但網友們并不買賬,杜國楹徹底被看成收智商稅的大師。
多年后,杜國楹還覺得,市場對小罐茶的評價不客觀。“10個茶老板,9個罵小罐茶。”他說。
03
最后一個項目?前十年沒掙錢
在杜國楹的操盤下,小罐茶上市后一直堅持高舉高打。
上市之初,乒乓球大小的小罐茶,一罐4克,售價50元,一斤則賣到6250元,令不少同行和消費者咂舌。但這也讓小罐茶零售額在2018年突破20億元。
杜國楹還不斷在上下游砸下真金白銀。
2017年,小罐茶投資15億元自建工廠;2018年,小罐茶布局生態茶園;同時,小罐茶在全國各茶產區設立6個初制工廠,并構建銷售網絡。
圖片來源于小罐茶官網
不過,也許是因為走的是高端路線,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小罐茶并不掙錢。
在2018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小罐茶市場中心總經理曾透露,品牌僅達到了盈虧平衡。杜國楹也曾對媒體算過一筆賬:售價6000元一斤的金罐產品,刨除原料、人工、生產、營銷等環節,實際凈利潤率只在5%左右。
而受大師炒茶風波、新冠疫情等影響,小罐茶收入也一落千丈。據藍鯨財經報道,2021年小罐茶年收入規模在10億元左右。
2022年,在一次直播中,杜國楹透露,2019年的大師炒茶風波爆發、2020年2月的疫情,是他壓力最大的兩個月,當時公司一個月3500萬元開支,銷售額為零,變成了凈虧損,直到2020年下半年才緩慢恢復。“過去十年的凈利潤是0。如果20、30年后小罐茶真要上市,可以去驗證財務報表。”杜國楹說。
而面對眼下的市場,小罐茶似乎后勁乏力。
圖片來源于小罐茶宣傳海報
一方面,上市十年未盈利,小罐茶的現金流正在受到考驗。需要指出的是,小罐茶僅在2017年獲得10億元融資,此后沒有公開融資消息。
可能是為了節省成本,這兩年,杜國楹相繼砍掉了小罐茶茶飲店項目和茶飲料項目。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杜國楹表示,并不是不想融資,對小罐茶感興趣的投資人很多,但能夠接受他開出的條件的人很少。“不要跟我提上市,也不要跟我說退出的時間表。”他說。
關于小罐茶近期是否有IPO和融資的計劃,以及是否會披露經營情況等問題,源媒匯聯系了小罐茶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目前沒有上述計劃。
另一方面,隨著新茶飲、冷泡茶、袋包茶等新業態和品類的出現,讓消費者有了更加豐富且有性價比的選擇;傳統茶葉品牌急于登陸資本市場,卻屢屢碰壁。
而在信息透明的時代,年輕人的認知與此前大為不同。小罐茶“收智商稅”的觀念,在年輕群體中根深蒂固。
以B站(09626.HK,NASDAQ:BILI)等年輕人聚集的平臺為例,關于小罐茶的內容,大多是以其“大師作”為素材,剪輯出來的鬼畜視頻(搞怪視頻)。在彈幕里,充滿了類似“初中戴背背佳,高中用好記星,工作用8848,和小罐茶,這才是成功人生”、“不如喝立頓”、“全民降智打擊?”的調侃聲。
在年輕人當中,小罐茶似乎就是一個梗或者笑話。
杜國楹曾說,小罐茶將會是自己職業生涯的最后一個項目。但如果無法真正理解眼下的消費者,一味依靠營銷博取眼球,小罐茶也只能在茶行業泯然眾人。
本文轉載自源媒匯,作者:王言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