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友華北首店開業,能活多久?
曹曉晴 · 2025-02-11 08:56:34 來源:贏商網
“走下神壇”的文和友,這次會打破僵局嗎?
春節前夕,文和友華北首店“鐘樓街1990(文和友商管出品)”文化新地標開啟了試營業,這是文和友在廣州、深圳的失敗經歷后的最新動作。
2010年起家,至2015年在長沙海信廣場打造“文和友”,再到2020年“走出長沙”,再至如今……從文和友的跌宕起伏中可以看到,一定程度上,它的確抓住了旅游打卡和餐飲文化娛樂消費市場,但在餐飲文化多元的中國市場,其商業模式走出長沙后無法復制的本質是市場稀缺性不足。
如此局面的背后,不僅是當下餐飲市場競爭激烈,更在于文和友自身的運營模式,這也從文和友華北首店中窺見一二。
在山西太原
打造微型“城中城”?
先從裝修思路來看,這座“鐘樓街1990”延續了文和友一貫主打的懷舊思路,以還原90年代感,在商鋪、店招、燈光、打卡場景等方面都很復古。
圖片來源:迎澤發布
空間格局上,4層空間按照不同用途劃分:
1層以小吃、飲品、糕點等小商鋪集中呈現“美食集中地”;
2層亮點在于美食之外還有打卡拍照點,如:游戲廳、婚姻登記處、臺球廳,是“綜合區域”;
3層是主用餐區,有老長沙正宗湘菜、書店、酒吧、理發店、麻將館等;
4層則是商務包間。
圖片來源:迎澤發布
在建筑面積6966㎡之上,文和友融合了周邊街區特色,打造了一個微型“城中城”。但是,對有著悠久歷史和諸多旅游景點的太原而言,在鐘樓街打造一個這樣的空間,競爭差異在哪?尤其,從4個空間劃分看,筆者不禁產生疑惑,樓層索引中特別標注的“老長沙正宗湘菜”,能為其增添多少吸引力?
從地理位置來看,鐘樓街地處太原最繁華的商業街區,消費熱情十分高漲。太原市迎澤區鐘樓步行街綜合服務中心披露,2025年春節假期期間,鐘樓步行街累計接待市民游客達到了98.8萬人次,同比增長7.27%,街區銷售額同比增長43.42%。
贏商大數據也顯示,鐘樓街地處柳巷商圈,進駐的品牌門店入駐業態以零售和餐飲為主,占比高達90%以上,如:華為、名創優品、周大福、波司登、優衣庫、耐克、星巴克、肯德基、iGelato等國內外知名品牌都進駐此地。
由此對比看,“鐘樓街1990”的店鋪與之有一定差異性。
但是,網友們卻對此褒貶不一:有人稱“完全沒有人往這條巷子里面走”;有人點評“地方太小,懷舊湊合”;有人表示“真的是滿滿的回憶,人走出來了,心留在了里面”……
文和友,“要得太多”
這些爭議,正是文和友一直難以打破僵局的綜合表現。
2010年起家的文和友,從湖南長沙街邊攤發展至今,歷經了“爆紅”到“爆冷”階段。從商業形式而言,文和友取得了一定成功,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美食城”的二房東,火爆階段帶動了一部分招牌小吃商家,如:老長沙臭豆腐等長沙本地小吃。
圖片來源:品牌官方微博
并且,其餐飲造景也滿足了部分消費者的懷舊需求,填補了外地旅客打卡和餐飲文化娛樂雙重需求的市場空缺。
正是如此,國內在文和友火熱的那幾年,也出現了不少其他類似的“二房東”,上海的城市集市、北京和平菓局、武漢利友誠、福州M17等等。
但是,為什么文和友走出長沙后,卻難以生存?
首先,文和友與過去商場b1、b2的傳統美食城相比,造景雖然吸引消費眼球,但加重了投資成本,重投入的特點讓文和友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旅游項目,而非餐飲項目。據公開資料顯示,長沙的超級文和友投資1億元,已閉店的廣州超級文和友投資也高達2億元。
重投入也為其后續的運營埋下了隱患,一旦沒有達到高營收和高毛利,就容易陷入“倒閉風險”,尤其,文和友進駐的商家多為平價小吃,客單價低的餐飲品牌需要高翻臺率來提升總毛利,這意味著文和友需要有足夠大的客流吸引力。從長沙文和友來看,一定程度上是做到了這一點,但從廣州、深圳的經歷而言,文和友的商業邏輯卻失敗了。
圖片來源:品牌官方微博
圖片來源:品牌官方微博
失敗的另一層原因在于,不同城市的餐飲文化不同,消費者偏向的就餐習慣和就餐選擇也不一樣,文和友代表的長沙文化和長沙餐飲并不對其他地區的消費者有足夠吸引力。從文和友進駐的品牌來看,一部分也在其他商場或者街鋪有著連鎖分店,這一現象更讓消費者覺得文和友并不是首要選擇。
此外,“性價比一般”也成了消費者不愛去文和友的一大原因,以倒閉的長沙文和友為例,一位網友戲言,“我為什么要在廣州去文和友吃長沙小吃?廣州本地很多小吃更便宜我更喜歡的選擇”。
我們從文和友這些年來的表現來看,曾經宣稱“要打造成餐飲業的迪士尼”的雄心壯志也未能實現,背后的根本在于“文和友”并未成為一個能夠長期且持續輸出內容的IP。用當下熱門的IP經濟來看,“文和友”更像是一個空軀殼,并沒有形成自己的內在文化屬性。
些許種種造成了文和友“出長沙就水土不服”的魔咒。
如今,文和友華北首店“鐘樓街1990(文和友商管出品)”開啟之后,未來是否能夠持續火爆?讓文和友重新回到大眾視野?這些答案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本文轉載自贏商網,作者:曹曉晴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