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員工滿意,才有讓顧客落淚的超值服務
楊鐵鋒 · 2016-04-22 17:57:57 來源:紅餐網
一個老板,在開辦酒店一個月之后,發現自己真的不太適合這個行業:千奇百怪的客人,總是提出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問題,即使自己非常謙卑的和客人周旋,但是客人仍然不是很滿意,指責不斷。
老板想,我能夠讓誰代替自己做好這個工作?老板想到了職業經理。但職業經理畢竟也僅僅是一個人,而且待遇很優厚,薪酬不薄,動輒還要提出種種條件,不滿足就走人。看來,用職業經理這條路,可以解決一時的矛盾,但是解決不了一世的問題。怎么辦?
有沒有一種方法,把全體員工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人人參與,大家一起把服務做好。那樣,顧客還會不滿意嗎?作為酒店,第一顧客是誰?是消費者嗎?不是,是員工。對呀,員工是第一顧客。讓員工滿意,把員工的服務技能,提高到職業經理的水平,一切問題就可以得到完全解決。
可是,怎么能夠讓員工滿意?老板把目光轉移到員工的身上。這一轉,還真是嚇了一跳。餐飲企業的員工,絕大部分來自農村。他們在城市里生活的現狀,比那些蓋樓的農民工兄弟好不了多少。有人做過這樣的比喻: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比豬差。他們非常清楚,城里只是一個棲身的驛站,賺點錢之后,農村老家才是自己的歸宿。雖然羨慕城里人的生活,也希望留在城市里,但這種希望,太渺茫了。
老板心里有數了。他發現,自己現在比員工們更了解員工。悄悄的,員工們的宿舍條件變了,四人一個房間,配置空調、電視、電腦;工作餐變了,一菜一飯,變成了四菜一湯,每周有聚餐,有其它福利發放;員工們的奮斗目標變了,在酒店干的好,可以升職,享受帶薪年假,以及在城里買房由酒店支付的首付款;后顧之憂沒了,即使過生日,酒店也會為自己搞一個熱鬧的生日聚會;工資獎金變了,每個人的工作效率和態度,可以換成厚厚的鈔票。
老板最想要的,這個時候也實現了。員工們開始以店為家,熱情洋溢,干勁十足。每個人都是積極的,不論工作到晚上幾點;每個人都是熱情的,不論客人有什么樣的需要,說一聲馬上就做;每個人都是非常善于合作,現場執行在這里變得異常容易;每個人都是殫精竭慮,希望為客人做到更好;每個人都是善解人意的,大家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考慮問題,還有什么難題不能化解?
顧客更是滿意。進店等候的時候,有專門休息的地方。平時難以打發的等候,這時卻變成了非常難得的快樂時光:象棋、跳棋、圍棋、撲克,多年忘掉的記憶,一下子在游戲中找到了;豆汁、花生米、蝦片、哈密瓜、情人果,隨意拿取,無拘無束;皮鞋臟了,20歲的迎賓小女孩,笑呵呵的用她白凈凈的小手,為顧客擦得錚明瓦亮;墻邊書報架上放著當天報紙,趁此閑暇,正好可以了解一下股票走勢;熱切的哥、姐、叔、姨的招呼,代替了冷冰冰的先生、女士的稱謂。
顧客納悶,酒店的員工,怎么一下子都變成了幽默詼諧的聊天高手?只要說一聲今天的天氣真冷啊,三四個服務員就會過來搭訕:是呀,哥,今天怎么穿的這么少?快來喝點豆漿吧:哥,這是我的暖手爐,給你捧一會暖和暖和;想嫂子了吧,一會嫂子不是過來嗎?到里面去坐吧,那里的暖氣熱。。。。。。什么樣的顧客,能夠不被融化?
老板到海南旅游去了。老板現在根本用不著守著酒店吧臺,小心翼翼的數票子。躺在南海椰林的逍遙椅上,老板愜意的笑著。財富是大家創造的,拿回去一部分就是了,老板留下的,仍然是大部分。為員工、為顧客所付出的費用,不過是為了贏得人心的投資。投資總額并不大,但是回報卻豐碩。員工們的努力和顧客的信賴,變成了白花花的銀子,不斷的流進酒店的金庫。只是,更多的精明老板算不明白這個帳,只看到投資,看不到回報。到底是誰更精明?
讓顧客落淚的超值服務,建立在這樣的企業文化上:
1、舍得。老板本身的理念特別關鍵,不能是一個吝嗇鬼。為大家搞福利,是投資,不是負擔。
2、公平。員工們只要努力,都會得到公平的回報,不論出身。
3、成長空間。做好員工的職業規劃,描述個人發展的清晰愿景。
4、合作。酒店是一個真正的家庭,為了共同的目標,全家人一起努力。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