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人氣下降,餐飲如何血戰到底?
徐松 · 2015-12-14 10:32:38 來源:紅餐網
最近,九鍋一堂重慶11家直營店前廳運營負責人鄧偉,接受了食都文化的采訪,讓我們從他身上,去挖掘九鍋一堂是一個怎樣的團隊。
經營餐飲,三年是一道坎;打造團隊,五年是一道坎
作為商場餐飲的新形象代表,目前九鍋一堂在重慶有11家直營店,如何在大環境不利的條件下生存、發展和創造應有的價值,擺在他們面前。
有道是:經營餐飲,三年是一道坎;而打造團隊,五年則是一道坎。走過5年風雨的九鍋一堂,團隊依然是其最可寶貴的財富:激發團隊力量,創造業界奇跡,是九鍋一堂下一個五年的制勝法寶。
在北京、上海的麻辣誘惑工作5年,鄧偉產生了去意;而在九鍋一堂工作4年的鄧偉,依然不改初衷,依然激情滿懷。
沒問工資 就加入了九鍋一堂
2011年,作為上海麻辣誘惑前廳經理的鄧偉,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又一個高峰,但他還是抵擋不了父母逼婚的催促,離職返鄉了。
2011年11月17日,鄧偉作為嘉賓首次接觸九鍋一堂,即參加九鍋一堂成立一周年慶典晚會:年輕氣盛、充滿活力的團隊面貌和創始人周祖澤的個人魅力,讓他在第二天就毅然加入了這個集體——他甚至沒有問工資,進來才知道只有2000。“其實工資無所謂,主要能夠感受到這個團隊帶來的能量,相信在這樣的一個團隊里一定能夠實現自我的價值。”鄧偉談到。
和搭檔創翻臺14輪奇跡 載入九鍋一堂“史冊”
2011年12月份公司調整,鄧偉就任九鍋一堂新世界百貨總店店長,在當時看來月接待人數10000就達到頂點的基礎上,前廳鄧偉和后廚晏小維這對“最佳搭檔”輕松突破萬人的月接待能力,18張臺最高達到12000—13000的月接待人數,并一直保持在這個水平上,日接待量更是刷新了當時的紀錄、創造翻臺14輪的奇跡。
這一輝煌戰線,永久地載入了九鍋一堂的“史冊”。作為店長,鄧偉的收獲也是出乎意料的:工資2000,但是獎金五六千!
200封表揚信 “擺設”發揮到極致
近兩三年來,不管調到哪個工作崗位,鄧偉總能出奇制勝。比如在沙坪壩炫地店,怎樣才算感動服務?他給出的答案是:“你要是有本事,就讓顧客感動得給你寫表揚信!”為此,鄧偉給獲得表揚信的員工開出獎勵50元的“價碼”,要求必須有感動顧客的具體案例,于是大家都想盡辦法為顧客提供超值服務。
結果,他率領的炫地店團隊一個月雪片般地收到了眾多顧客自發書寫的表揚信,足足有200封!在各行各業多是應景擺設的“表揚信”,在九鍋一堂卻發揮到了極致。
九鍋一堂不一樣的“家文化”:成全了幾十對“革命夫妻”
和很多企業打造的“家文化”不同,九鍋一堂的“家文化”在幾年來成全了幾十對“革命夫妻”,鄧偉和楊艷就是其中的一對。用鄧偉的話來說就是:“總算完成了父母長年催促自己成家立業的期待。”
鄧偉和楊艷,是2012年九鍋一堂四面山游時擦出火花的……
“全國餐飲川軍”一定會回來的!
在餐飲業界,一直有“川軍”足跡踏遍大江南北的說法。九鍋一堂創始人周祖澤,用自己下廣東炒菜又回重慶成家立業的經歷告訴人們:“餐飲川軍”一定會回來的!
九鍋一堂創始人周祖澤
餐飲川軍,人才濟濟;九鍋一堂,適時打開大門,接收了大批從全國各地“回家立業”的英才,鄧偉就是其中一個杰出的代表。
靦腆小生 2年升為主管
鄧偉,四川樂山人。2004年11月,到廣州工廠進修一年,因受不了流水線的枯燥無味,所以回學校后毅然選擇了餐飲行業。
2006年,在北京麻辣誘惑,剛成為一名服務員時,鄧偉剛好19歲,面對一桌四川老鄉,靦腆的他語無倫次,急得滿頭大汗……
然而,僅僅6個月后,鄧偉就通過嚴格的內部培訓晉升為領班,2年后調到北京中關村籌備新店,成長為獨擋一面的前廳主管。
九鍋一堂高管 是這樣煉成的
2013下半年,九鍋一堂挺進世界美食之都——成都;鄧偉,就是其中沖在前面的一員大將。“由于成都商場的煙道沒處理好,廚房油煙大又悶熱,當時最臟最累的活就是洗碗,但招不到洗碗工,我們幾個負責人就在員工下班后全部進廚房洗碗,不收拾干凈就不下班。”
從2014年開始,鄧偉肩負著九鍋一堂重慶11家直營店前廳運營和管理的重擔。他更忙了,只是此時的他,已經輕車路熟……食都文化 徐松 炯銳 采寫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