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企業呼喚文化感召——致中國餐飲企業的老板們
熊芝倫 · 2016-07-07 18:54:29 來源:紅餐網
到底哪些東西才是餐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個問題隨著筆者多年來職業生涯的不斷變換,其答案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早期負責經營一家單店的時候,認為選址定位、環境格調、出品服務理所當然是餐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后來有機會進入連鎖餐飲領域,認為其高度可復制性的贏利模式才是餐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可是當筆者讀完《海底撈你學不會》后,才發自內心的感嘆:企業文化才真正是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
海底撈的員工個個超負荷工作卻毫無怨言,海底撈的管理者個個面對各種誘惑卻不為之所動,這樣的工作效率,這樣的員工忠誠度,正是很多老板做夢都想達到的企業管理最高境界;這個在中國餐飲幾乎誰都做不到的“烏托邦式的夢想家園”,為什么卻獨獨被來自四川偏遠山區的一個小火鍋做到了?這真是一個神話般的傳奇,它被哈佛大學作為中國餐飲的一個標志性符號收錄進去了。
?
黃鐵鷹先生的《海底撈你學不會》通篇采用講述感人故事的方式,描寫了一個餐飲王國內部可歌可泣的人性光芒,這正是他的絕頂聰明之處。因為如果你用現代企業的規范化治理標準去考量海底撈,它幾乎什么都不是!可是它卻又在事實上制造了傳奇和神話,學者們必須要對這種現象進行解釋,怎么辦?這差點難倒了一貫善寫大手筆投資并購題材的黃鐵鷹先生。黃先生深知,如果不從人性深處仔細思量,你幾乎找不到答案。作為餐飲企業的高層決策者,當我們從黃先生的書中,流著淚讀完這些實際上算是采訪筆錄的文字,不得不被一個簡單的事實和邏輯所擊倒:只有你發自內心深處地對員工好了,員工才可能不顧一切的對顧客好!這一點,遠比企業的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化要重要得多。海底撈企業文化的淳樸和本真,海底撈企業文化所散發出來的巨大精神力量,支撐著海底撈的每一個員工奮勇向前!從而在短短幾年內,打造出了中國餐飲同行們無法實現的理想王國。
?
企業文化的概念,相信對很對同行而言并不陌生,但是真正把它鬧明白的卻沒有幾位;很多人認為,企業文化無非就是拍一部企業專題片,出一本企業畫冊、編一首企業歌曲、搞搞員工生日PARTY、到處貼滿企業文化的口號和標語等等;一起看起來似乎都是那么的美好,一副欣欣向榮的樣子,仿佛企業文化建設已經做到了極高的境界。但這,并不是企業文化的全部;筆者以為,企業文化,實際上是企業的魂,是飄在企業上空一層看不見的空氣,是統帥企業一切行為的準則,是企業所有規章制度必須依從的最高憲法;不僅僅要從視覺識別系統來體現它的存在,在企業的重大機制和決策方面也必須充分體現它的存在感。人作為個體,其個性體現在他的言談舉止上;而企業作為個體,其企業文化才是唯一體現其個性的載體。
?
很多人說,企業文化其實就是老板的文化;這話說得一點沒有錯。自創業那天開始,老板的做事風格和價值觀便開始深深的影響著企業的每一個員工,尤其是那些跟隨老板多年的老員工,更是把老板當偶像時刻模仿著他的一舉一動,時間長了,老板喜好什么討厭什么追求什么忌諱什么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就逐漸沉淀下來了,成了企業的核心文化;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海底撈企業文化的成功,就是張勇本人“做人”的成功,所謂小勝靠“才”大勝靠“德”,這句話在張勇身上得到了最直觀的體現。
?
相對于其他產業而言,餐飲業難以做大做強的其中一個瓶頸是,很多產品(包括服務)難以量化和標準化,人的不確定因素成了產品質量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所以,員工的心情、員工對工作投入的意愿度和主動性,也成了影響餐廳整體經營品質的核心因素。因此,對餐飲而言,如何調動和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其重要程度恐怕遠勝于搞流程做規范。
?
當資金已經不再是問題,當裝修設計也已經不再是問題,當一切物質化競爭進入白熱狀態,當所有產品呈現同質化的時代來臨的時候,員工的狀態成了餐飲企業之間唯一的差別!作為餐廳的投資者和老板,您,準備好了嗎?
?
本文作者熊芝倫,紅餐網專欄作者;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