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玩跨界,需要定制化的營銷體系與服務
小猛 · 2016-04-22 17:59:26 來源:紅餐網
不只是移動互聯網行業,餐飲企業也可以玩跨界。商業的本質就是賺錢,不管任何本質,賺錢才是真理。
傳統的餐飲行業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如:如何能找到并開發的客戶源,維持住自己的客戶源,及如何把利潤最大化。做生意就是賺錢,互聯網時代,只要打通渠道,營銷將會改變。
餐飲行業在2015年屬于爆發狀態,各種快餐,主題餐廳,及特色餐廳,蜂擁盤起。導致餐飲行業快速進入同質化階段,就如北京的餐飲企業向服務轉型,以提高小額客單價的形式來保證不虧損性。
(影響消費者選擇餐廳的因素)
在提高服務的服務同時,所付出的成本也往往是最高的。企業的側重營銷方式將在傳統進行分化,溶解到互聯網所在的不同渠道上。
現在餐飲業的營銷無非在于,會員營銷,優惠券營銷及團購商家,以增加到店的人流量,形成轉化。團購的出現,不必親自到店消費支付,而是通過更加快速方便的形式,直接促成轉化,這種方式不僅有效的降低了營銷成本,更能縮短食物的物料儲存,節省成本,餐飲企業越來越傾向于這種團購形式的新型營銷。
一線城市的餐飲企業營銷方式下沉到3-6線城市,相當于是餐飲界的一場革命,餐飲主題的模式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的創新,不斷的迭代,使消費者的新鮮度與滿意度在越來自由化,另外加上中國人均收入的不斷增加,青年消費者的多元化,刺激餐飲企業的改革。
切回主題,假設互聯網餐飲能夠打通,營銷將改變。假設一家做音樂特色的餐廳,他們用戶群體則是青年及有著一定的消費水準的用戶。如果這家餐廳在音樂上一直下功夫,是在做餐飲店的垂直營銷,所有用戶都會有一定的疲勞度,也就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當用戶的新鮮度得不到滿足,意味著此用戶的忠誠度進入疲勞狀態,這時就需要餐飲的管理層在另外的疆土開發新的“區域”,來刺激用戶“多巴胺”這個神經組織,讓消費者不僅能進一步的完成自己的消費的使命,更能進一步自己的社交關系圈內進行傳播,給店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源。
但,如何進行激活及傳播呢?這就需要縱向的思維,垂直的營銷與縱向的思維結合起來的產物是一個定制化的營銷體系與服務。假設還是這個音樂餐廳,我們利用移動互聯網進行打通。
(數據來源:零點調查,餐飲020)
第一:打造音樂餐廳,專有定制化服務,舉辦音樂主題周,作為音樂餐廳,一定要在餐廳上有著自己的規范與模式,別家抄襲不來也代替不了。
(數據來源:零點調查,餐飲020)
第二:多元素。挖掘出來適合消費者特征的營銷體系。如:這家音樂餐廳,用戶的屬性標簽基本可以定義出來,【年輕][沖動][好音樂][新鮮愛好者]等等,我們利用這些會員標簽,篩選出忠實會員共有的標簽,根據標簽,打造出自己的營銷服務體制。
第三:參與感。音樂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下,節奏感很重要。在音樂的氛圍下,身體總會會隨著身體的擺動,音樂的代入感沒有門檻,沒有門檻的參與感,才能煥發大家的參與。當然,我們也可以設定參與的門檻。比如:用戶定制,用戶參與,用戶獻唱,等環節。一個小小的參與感,可帶動人體的多巴胺高效運作,加上人類行為的心理學,滿足感與虛榮然,會帶動促使下一步的消費,有著極強的轉化率。
(數據來源:零點調查,餐飲020)
第四:合作,分化。如今當下的社交軟件風靡而起,如微信,陌陌,小咖秀,秒拍,快手等帶有照片與視頻社交軟件,讓用戶參與感,唯一的則是通過社交軟件進行擴散。我們這里說的合作,分化,是針對這些軟件的企業進行合作,通過推出當地的話題,讓用戶知曉與參與,并通過#我拍照,你來吃#等話題,促進消費者之間的傳播。餐廳企業與這些社交軟件的合作,不僅僅是針對餐飲一方的活動,更是帶動企業間的互動營銷,兩方互得,跨界得合作。
當然也可以跟企業的企業跨界合作,如當地的電影院,通過影票方式合作,互相倒流。或者是商場,寫字樓,企業間的合作,都可以推動跨界的合作。
第五:切勿掉價。好的對換對等方式,是提成企業或者餐飲的良好的平臺,如果跟一家餐廳等級不成正比,或者來說,低于餐廳的等級的合作的方式,在一個不對等的狀態下,就需要注意,切勿讓此次活動給整個合作或者餐廳本身掉價。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