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苦惱“爆發式增長”?內源式增長才是外賣O2O未來趨勢
夏林海 · 2016-06-21 14:59:09 來源:紅餐網
外賣O2O在經過了燒錢競賽等一系列野蠻生長之后,行業逐漸回歸到理性的軌道上來,然而單調的贏利方式和固有的思維模式,也使得外賣O2O企業更多圍繞價格和銷量展開業務,而忽略了增長模式創新的重要性。
時間進入了2016年的下半年,似乎幾家外賣巨頭們除了通過補貼來擴大業務規模之外,并沒有更多創新的增長方式和盈利模式。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餐飲外賣O2O考驗的是平臺的自我造血能力,在信息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靜下來梳理一下新的商業規則,探討外賣O2O健康的可持續增長方式。
打造用戶生態閉環
在這個移動互聯網讓萬物連接的時代,用戶的信任和認可顯得格外寶貴。但行業中各路玩家們卻把太多的心思放在與競爭對手的比拼上,強調市場占有率和比拼各種數據,并沒有真正去圍繞用戶的需求進行業務模式上的拓展。
外賣O2O是以為用戶提供美食外送服務為基礎的,筆者認為在現階段外賣平臺的擴張和延伸,要瞄準用戶的真實需求打造用戶生態閉環。打造用戶生態閉環首先要洞悉用戶需求的變化。目前,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方式逐漸成為“新常態”,外賣用戶的需求已由從前的功能性需求發展到個人情感需求。多樣化、高品質和新鮮感越來越成為用戶追求的趨勢。圍繞這個新的機會,外賣平臺可以逐漸推出一些有特色的新品,擴充品類并且推出商家的新菜單,保持用戶的新鮮感和記憶點。其次就在于通過線上線下互通的方式形成用戶對品牌的信賴,讓用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外賣O2O平臺是在送餐,更重要的是向用戶傳遞一種生活方式,而這正是其品牌為消費者帶來的附加值。因此并不是要通過加大補貼力度增加銷量,而是通過更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提升平臺的品牌形象、實現增長。第三是要密切關注用戶的反饋,無論是忠誠的老用戶還是新用戶,與他們多進行溝通和交流,多注意用戶的評價,他們會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而平臺也能獲得有用的信息。
堅持垂直整合 定位多邊市場
通常來說餐飲外賣O2O企業的增長和盈利來源包括兩方面:一是原有外賣業務的升級;二是通過擁有的資源整合能力開展業務獲得增長和贏利。在這里筆者要展開的是第二種里的“垂直整合”能力。垂直整合意味著企業的價值鏈與上下游價值鏈之間的整合水平。當下互聯網行業垂直整合屢見不鮮,視頻網站樂視整合影視公司;光線傳媒控股貓眼電影;比較典型的還有京東對物流的整合。
那么,外賣O2O的垂直整合應該如何展開呢?筆者認為,外賣O2O企業可以從物流配送服務、營銷管理服務、甚至金融服務、用戶服務體系等切入,為平臺的增長帶來的全新的思路和解決路徑。比如笨熊造飯的無店鋪的中央廚房餐飲O2O模式,通過菜品全自營,加強供應鏈管控并節省成本。而優糧生活的“嵌入式外賣”,讓那些生產力有剩余的餐廳加入到優糧生活的系統里來,以達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平臺規模擴張的目的。而通過整合物流配送的典型就是到家美食會,全自建的重模式物流系統讓服務實現了標準化;而達達則是從為平臺提供物流配送服務反過來整合上游商家,做起了派樂趣平臺。
中國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對于外賣的消費意識也越來越多樣化,平臺的垂直整合和向多變市場的定位,也是目前消費市場形勢的一種要求。 ?
創新平臺生態圈 ?實現內源式增長
和燒錢補貼帶來的“爆發式”增長不同,內源式增長是更加重視內涵式發展,注重企業內功的提升。這就要求外賣O2O企業必須從現在起加強頂層設計,著力從過去的只拼速度和數量的粗放式發展轉為高效率、可持續發展,從要素投入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在社區O2O領域的愛鮮蜂就是以內源式增長探索盈利模式,實施零售+全新零售渠道戰略。愛鮮蜂的這種模式在于整合、改造線下傳統社區便利店、不斷提高流轉效率,必然需要堅持聚焦在典型的、重點城市上把它打透。而在外賣O2O領域與愛鮮蜂這種模式比較類似的則是到家美食會,與美食大飯工作室戰略合作,不依靠補貼實現自我造血。在供應鏈端,推出了名廚主打的特色美食,在平臺內衍生出系列品牌,對入駐其平臺的名廚美食進行全方位的包裝和運營服務,包括建立產品展示櫥窗、宣傳與推廣、促銷活動等,并且提供一站式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重塑美食價值鏈。在用戶端,則從增值服務入手,舉辦名廚cooking ?class,讓廚師與食客之間形成互動并相互分享自己對于美食的態度和主張,同時讓用戶之間得以建立社交氛圍,獲得更大的價值。
只有根據平臺自身特點和優勢和行業發展的要求有機的結合起來,修煉內功創新平臺自身的生態圈,充分調動各個環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才能讓內源式增長成為平臺帶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