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白的設計思維一:設計不只是軟加工,更是硬道理!
王小白 · 2015-11-15 16:50:53 來源:紅餐網
王小白是誰?
我的公眾號里功能介紹是這樣兒的:
王小白,菜單美學倡導者。
從審美學和心理學出發的具有廣告思維的人,不懼挑戰、勇敢向前愛自由!
天生愛美、愛攝影、愛旅行、愛吃,愛對著菜單諸多挑剔,愛憎分別!——王小白設計工作室現已對外開放!
哈哈,似乎有點長哈,不過能記住我是做設計的,且是做菜單設計的足矣哦!
菜單設計,或許在你看來,不足為懼,但在我看來,如同一家餐飲公司的命脈!
如果你是一位設計師,讓你來設計菜單,你的思考是什么?
如果你是一位餐飲老板,讓你來設計菜單,你的思考又是什么?
小白自從將自己的愛好(設計、攝影)+資源優勢(餐飲行業、廣告品牌)融合到一點=>菜單美學設計,才發現自己可以在工作中找尋到無窮的靈感和樂趣,而且每一分一厘的挑戰對于小白來說,都是一種責任和進步!
我深知世上難有完美之事,但盡其真心和用心!
下一篇文章,小白可能會寫我北京的一個客戶的案例,從品牌、產品的訴求和人群的分析,如何做到菜品、定價的調整,整體設計顏值的提升,即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好感度等等。回頭,我會在我們失控俱樂部里也分享一下。
回到小白的設計思維吧!
我為什么要寫《王小白的設計思維》?
一是>>MARK一下現階段自己的思想;
(因為現在不代表未來,時間和空間會更加豐滿我們的雙翼,要的就是自己堅持的熱愛!)
二是>>當我回首的時候,我可以展望一下曾經的自己,在一這路上自己進步、提升了多少。
(曾聽臺灣文案天后李欣頻分享過,設定自己到達的狀態,假設從未來看現在的自己,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和理解自己。未來或許在心中已有一個狀態,要的是當下自己不斷的努力!)
這正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前天偶爾參加一個飯局,一朋友分享他女兒在國外修的生物學科,一在國內并沒有這樣嚴謹的學科,二就是提到了,比如試驗的火焰的顏色,國內可以看火焰的顏色來判斷正確與否,但卻對為什么產生的是這種顏色不知其中究竟,而國外修的這門學科,更是要讓你明白正確火焰的來由,其中道理是什么!
我覺得這說明一點,就是他們要的不是停留在對表象的認知,而是做到了深入其原理的層面,把為什么思考的很詳細,把功課做得扎扎實實,把自己對事物思維的角度做了良好的提升!
當我類比到設計,小白想說,"設計不只是軟加工,而是硬道理!"
他如同這一團火焰,也許實驗都出來火焰了,但顏色各不相同,而你并不能正確判斷哪種顏色才是完全正確的,才是自己需要的,以及為什么出來綠色的或者黃色的火焰的道理!
設計是PS、AI等軟件用各種字體、元素排版、變幻出來的視覺呈現,但他為什么這樣呈現?為什么使用這樣的字體?為什么嫁接這樣的元素?工具不能給予你思想,但卻是你思想的體現!
設計師:
有真正思考上面的這樣的問題嗎?
有思考跟客戶的品牌、人群、產品的正關聯及定位的一致性和適應性嗎?
有絞盡腦汁的在創意上多發揮一點點嗎?
客戶:
你有請過設計師設計過自己的產品嗎?
你有請過設計師卻因為價格放棄做好自己的設計嗎?
你有和懂行的設計師好好花時間來討論你們的品牌、產品、人群.......嗎?
問題與答案全是你我的心中!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對于設計過于嚴謹,但是我希望對自己呈現的設計畫面都帶著某些特定的思想,用文字可以將設計與特定品牌的需求描述出來,有路徑可尋,他是品牌的視覺傳達,又是品牌精神的傳遞!
>>>尤如一個有個性、有思想、有創意的人!你不可能招所有人喜歡,但總有一部分人是那么喜歡你,你就是那么閃閃發光,吸引著認可你的那一群人!
所以我想再次大聲說:“設計不只是軟加工,更是硬道理!”
我相信在行的、好的設計師更是會對你企業經營的產品、甚至方向都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在往后的傳播過程中更是不可小覷!有人說好的設計作品是替你省掉不少傳播費用的一個重點!我認同!
所以我們設計師朋友要加強自己設計思維的建設哦!現在也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注重這些,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方明白品牌設計的重要性。
也許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我們堅信在好的、對的方向上不斷努力前行就不怕路遙遠!
未來不要總是被提及的還那些4A公司(國際性廣告公司)的設計怎么樣怎么樣!不是說我們不要學習別人身上的優點,我也經常看國外大師的設計!
我希望是我們本土的設計師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和思想去真正幫助到我們的企業,真正在品牌的建設端展現我們的才華與價值!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