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網紅品牌的“正負極”你知道嗎?
王鹿鹿 · 2017-04-28 17:33:07 來源:紅餐網
上一篇文章鹿鹿分享的是:餐飲網紅品牌的養成要素與發展階段。今天就這個話題,進一步延伸,跟大家交流一下餐飲網紅品牌的“正負極”,以及對它未來發展路徑的思考。
不少餐飲創業者對成為網紅品牌非常熱衷,但是他們往往又沒想清楚--成為網紅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說能給他們帶來些什么有效的助力?最后砸錢花精力賠本賺吆喝。鹿鹿先來分析一下,作為一個餐飲網紅品牌所能獲得的正反饋是什么。
1、流量轉化
制造話題是為了吸引眼球,從而帶來流量轉化為消費,最終體現在收益上,這是為品牌帶來的直觀好處。 ?對于一個在朋友圈熱傳的新東西,大家都有嘗試一二的好奇心。另一方面,網紅的單點引爆吸睛效應,相對于傳統新創品牌起點高,創業初期的生存壓力小。往往傳統品牌需要度過試營業、正式開業的適應期后,營業額才會慢慢爬坡。
2、品牌溢價
如果我們把網紅品牌看做一件商品的話,它除了擁有基礎品牌價值之外,還因為其網紅的身份,擁有一定的溢價。 ?這部分溢價是可以變現的,比較常見的就是通過打造標志性門店,做出效益和效應后,通過加盟的方式進行變現。即便是做加盟,網紅品牌的招商能力、定價能力比傳統品牌更具優勢。
3、資本議價
一個敢于在早期以大量資源投入的餐飲品牌,在門店進一步擴張布局時,往往需要資本的助推。 ?網紅餐飲的本質使它不像傳統餐飲品牌那樣,依靠長周期的原始積累去做大做強。
1)時間上不允許,因為你不知道自己能紅多久;
2)效仿者帶來的壓力也不允許,因為你不前進別人就會趕上。
跟加盟的品牌變現模式不同, 網紅品牌需要適時將勢能轉化為資本。 而在自己火爆時更容易吸引到資本的注意,也能讓自己在融資時有一定的議價權。 ?
4、資源聚攏 ?
鹿鹿認為,對于對網紅品牌來說,這是極有價值的一個幫助,可以改變初創品牌的弱勢/被動地位。讓創始人借力于品牌載體,打造一個資源對接的平臺,聚攏更多優質資源。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同為新創品牌,想進入A類購物中心,網紅品牌進入的成本、渠道和條件會比普通品牌優渥很多。單從利益的角度來說,網紅產生的吸引力就不小。
“負極”?
成為餐飲界的網紅,確實會給品牌帶來很多優勢,但這只是餐飲創業者的選項之一,并不是唯一選項。(你是一步步踏實地把門店、品牌做起來?還是想著一夜爆紅,之后可以放加盟拿投資?)下面鹿鹿來潑潑冷水,說說餐飲網紅的潛在“負極”。
1、生存-萬里挑一 ?
上篇文章鹿鹿分析了成為餐飲網紅的幾個要素,它對創始人(團隊)思維和行動力的要求很高,可很多跨界的創業者卻覺得這是條捷徑。
1)當我們去研究網紅餐飲品牌的創始團隊時,發現他們大都善于利用原行業基因或優勢,針對餐飲鏈條的某個環節聚焦發力;
2)網紅是一個“點”上的優勢,如何進一步延續這個點,無疑難度與挑戰是更大的。
先期的高投入,也導致試錯成本增加,而人人想做網紅的心態+同質化運作方式(比如通過大號推廣,包裝創始人、文藝范硬裝等),使得成功率進一步降低。 ?
2、發展-欲速不達 ?
做餐飲網紅講究的一個字-“快”,品牌-開店-引爆-融資-擴張,環環相扣。只有每步都快競爭對手半個身位,才能吸引最好的資源向自身聚集。然而這種小步快跑的方式,跟傳統餐飲厚積薄發的方式是相悖的。 ?缺少了對市場的持續洞察、對品牌核心價值的反思與打磨,光靠噱頭撐不起一個好品牌。于是我們看到的最普遍現象,就是起的也快,落得也快,之后想想,留下一聲嘆息。
3、 壯大-聰明的錢 ?
做了餐飲網紅就能拿到錢?拿了錢就能占有市場?其實不然。當我們研究過往一兩年餐飲品牌的融資情況,便可了解一二。以鹿鹿的理解, ?對餐飲行業研究的比較深的創投,更注重的是品類卡位/品類本土化替代/健康的商業模式。 他們做的是品類戰略布局,將錢投給未來,投給一個在數年后能成長為細分品類領導者的品牌。所以你做的是哪個品類,網紅后路怎么走;如何借的上SMART MONEY的力,借上力要怎么使;這是對創始團隊的考驗,更是對其創始人宏觀思維的考驗。
4、 反思-表里不一 ?
為什么網紅品牌的生命力會如此短暫?只是因為消費者的喜新厭舊么?鹿鹿覺得,很多網紅回歸平淡是因為無法做到表里如一--外表光鮮亮麗,內里平淡無奇 。在餐飲這個高頻消費的行業,審美疲勞發生的很快。沒能提煉出自己核心價值的品牌,終歸只能做一次消費者朋友圈的素材。同樣是排了兩個小時隊,消費者體驗后的反饋應該是“等的值”,而不是“不過如此”。餐飲網紅的核心還是餐飲,不想練內功只想做網紅,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
餐飲網紅的4.0時代 ?
真正優秀的餐飲網紅品牌,會逐步轉化為優質餐飲品牌。這就好比一個演員從偶像派,向實力派/演技派的轉換。成為餐飲網紅,只是他們獲得優質資源和資本的敲門磚,良性的品牌迭代才是延長生命周期的基礎。
我們看見,很多網紅餐飲品牌的創始人,他們的思路比以往都更清晰。更加重視餐飲行業的本質-產品、體驗、價值、文化,自覺地放慢步伐,練內功、補短板,而不再是唯規模、短期利益是從 。 不管是哪個行業,“活得久”都比“紅的快”更重要。
最后,很多網紅品牌動輒要成為中國的星巴克、中國的麥當勞,遠景很大,但要實現,還真要從腳下每步做起……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王鹿鹿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cjm190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