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明星開餐廳,都落得一地雞毛?
王冬明 · 2021-11-18 21:18:21 來源:紅餐網
明星開餐廳不是什么新鮮事,明星餐飲放加盟更不少見。但是,為什么大部分明星餐飲做加盟都是一地雞毛甚至“聲譽”盡失呢?紅餐網專欄作者王冬明發(fā)表了他的看法。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chuàng)首發(fā),作者:王冬明。
現(xiàn)在明星放加盟這事,越來越多,越來越紅火,也越來越被大眾反感。不少明星因為放加盟而暴雷,從短期看是掙得盆滿缽滿,從長期看,是雙輸割韭菜的局面。我這里說的割韭菜,割的不單單是加盟商的口袋,還包括明星自己的名譽。
比如最近鄭愷的火鳳祥事件,據(jù)報道,火鳳祥(寧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11月9日發(fā)生工商變更,演員鄭愷持股70%的上海歡鑠企業(yè)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退出,新增股東浙江天港鍋里仙物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那么,為何大多數(shù)明星開餐廳,總是面臨“雙輸”或“三輸”的死局,最終自食惡果呢?
明星為什么要做餐飲
大多數(shù)明星做餐飲,其實是被逼無奈。我們都知道,30年前的明星能火幾十年,20年前的明星能火十來年,10年前的明星能火七八年,如今的明星,可能還沒找到火的感覺呢,就過氣了。
在如今流量為王的年代,明星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很多明星也許十幾年名不經傳,結果一夜間就爬上新聞頭條,然后還沒站穩(wěn),又被后面的“新筍”給頂死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很多明星如果在大紅大紫的時候沒有給自己找好退路,一旦退出娛樂圈,生活質量與知名度就會瞬間化為虛有。一旦過氣,明星一般只有四種選擇:開影視公司、跨界投資、吃老本、找個好依靠。
在這四種選擇中,吃老本是所有明星最不愿意的無奈選擇,而開影視公司及嫁個好依靠顯然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選擇,權衡利弊,也許跨界投資是個相對容易及合理的方法,而投資里面,餐飲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這里提一句,餐飲投資是所有行業(yè)跨界投資實體的第一選擇,原因這里就不多嗶嗶了。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明星投資餐飲也開始發(fā)生著悄然的變化,大概分為三次迭代,最早是自己開店吃“粉“,后來是代言賣”粉“,現(xiàn)在是合伙割”粉“。下面我們就來細說這三個迭代的前世今生吧。
在此之前,我要聲明兩點:不是所有的明星都腹黑,也不是所有的明星跨界餐飲是為了坑粉,同時也不是所有的快招公司都是坑錢的,我們下面所說的內容都是專指那小部分別有用心的人,所做的別有用心的事。
第一迭代期:自己開店吃“粉”
二三十年前,明星在知名度不錯的時候,根本就不會考慮去搞什么投資,一心都是想著如何讓大眾永遠記住自己。所以那個年代出了不少好的影視作品及十幾年經久不衰的好歌,明星也只有在自己退出或淡出圈子的時候,才會想到開家餐飲店,利用原來的人脈及知名度為自己的餐飲品牌加持,算是自食其力的退休計劃。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種思維的明星開的餐廳,主要目的是吸引粉絲來餐廳就餐,算是用知名度吃粉絲的忠誠度來變現(xiàn)吧,而粉絲來的目的只有兩個:一個是打卡,一個是有望見到明星。這時就遇到了兩個要命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東西死貴,不接地氣。大家想想,明星來錢多快,什么好的沒吃過,但粉絲不是土豪,在消費能力上和明星有天大的代溝,打卡一次可以,吃第二次都會吐血。
曾經有個明星開火鍋店,裝修看上去也就人均100元的樣子,但拉開菜單,4個人2000元愣是才起步,這還是沒點和牛及海鮮的前提,而明星還說,原來人均1000元,一降再降,再降這菜就沒法吃了。
第二個問題,粉絲見不到明星。其實大家也能理解,明星一出場,再次幾萬也是丟人價了,幾十萬也許只是個友情價,你這幾百吃個飯,純利100來塊,想見你的偶像,真是想瞎了心了。一旦粉絲見不到心中的偶像,最多也就是打個卡、發(fā)個朋友圈,僅此而已了。
因此,最終這些明星開餐廳,基本火不過三月,活不過半年,也就涼了,能開一年的,都算明星要面子死扛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
第二迭代期:代言賣“粉”
明星自己開店這事經歷了二十多年,后來明星們發(fā)現(xiàn)這事不靠譜啊,店開了,錢投了,聲勢造了,最后卻基本落得個丟人丟財?shù)慕Y局,橫豎一算,還是代言吧。
餐飲不是有好多快招公司在放加盟嗎?雖然利潤可觀,但他們在財路上遇到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知名度,一個是信任度,所以舉步維艱。而明星最不缺的就是知名度和腦殘粉,所以兩家一拍即合,開整!這個就等于明星把自己的死忠粉,打包賣給了那些不太靠譜的快招公司,你不賣,等過了氣,轉粉別的明星再拿去賣,到時就人財兩空了。
曾經有位快招公司大佬和我說,他們起家很簡單,找個餐飲品牌,直接買斷過來,然后找個小鮮肉做代言,針對女性放加盟,200來萬的加盟投資,基本15分鐘就搞定。
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很多能投200萬來玩的女性,基本生活富足,年齡偏大,整天就是看狗血扯淡韓劇,迷得五迷三道的。快招公司整個品牌,找韓國小鮮肉代言,說他也是股東,這幫女性來加盟,根本就不問細節(jié),合同都不怎么看就加盟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她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為了當閨蜜流著口水聊韓劇歐巴時,她能逼格滿滿地說,你口中的歐巴是我餐廳的合伙人。這不是最神奇的,按照這位大佬說的,她們知道不知道是假的,當然知道,但不重要,重要的是200萬能買個逼格、買個夢、買個樂值了。最逗的是,這個200萬一般都是投資女性的老公給投的,世界奇妙不奇妙啊?
第三迭代期:合伙割“粉”
當?shù)诙蔚l(fā)展到一個階段的時候,那些個別“別有用心的明星和快招”發(fā)現(xiàn),大片的粉絲還沒來得及變現(xiàn),品牌就黃了。他們最終發(fā)現(xiàn),明星負責引流、快招負責變現(xiàn),還得有個干活的。
有個專門玩明星快招的大佬和我說過,品牌只要以圈錢為目的放的加盟,必然會黃,但能圈出多少錢來,取決于前面加盟商死的快慢,前面死得越慢,后面也就放得越多越久。
這個時候,就出現(xiàn)了第三個團隊的加入,那就是正經做餐飲的品牌,整個鏈條就完整了,變成了:餐飲品牌負責干活、明星拉粉絲入局、快招快速變現(xiàn)。
但這里又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大家都想掙錢,可是誰也不想背上罵名,所以二一添作五,打造一個新的餐飲品牌來做就好了。
我們總結一下,明星涉足餐飲,能走到今天,大家也不要用道德的皮鞭抽他們,首先,我說的三種情況,是一小部分情況,其次明星這么做,也是迫于明星這個特殊行業(yè)根本沒有持久性。
明星、餐飲品牌與加盟者之間的三輸死局
從大多數(shù)明星開餐廳的事件,可以看出,這里面牽扯了三撥人,一波是明星本人,一波是餐飲品牌團隊,一波是加盟者。從大面上是雙輸,細分是三輸,有人要問,明星和餐飲品牌不是一回事嗎?我跟大家具體嘮嘮這事。
首先,絕大部分明星是沒有餐飲管理及運營能力的。盡管鄭愷曾公開表示,自己從頭到尾都在參與這家店的管理,但真正的管理及細節(jié),別說加盟店,就算直營樣板店,明星哪怕是有心也無力。
決心及參與度,和真正的運營管理也是兩碼事,一旦品牌或加盟商出了問題,明星就會落上“騙子”的頭銜,而這個頭銜一旦被坐實,恐怕要成為一輩子的陰影,明星為這倆錢,實屬犯不上啊。
△圖片來源:攝圖網
第二,品牌借助明星的流量及信任度上位,一旦明星出了問題,餐飲品牌就會受到嚴重波及,同時加盟者的餐廳也會被大眾拋棄。
當初火得像坐火箭上天,出了事品牌就像隕石砸地面,別說去救了,到時相關人員都會唯恐避之不及,就怕隕石砸臉上了。
最后,明星知名度越大,加盟者進入速度越快,其中90%又都是沒有經驗的腦殘死忠粉,經營失敗率可想而知。
行內人都知道,就算是一個干了十來年的餐飲品牌,直營體系下,店開多了,達到幾十家的時候,平均成功率最多也才80%。如果加盟體系,那么門店成功率甚至不足50%,當這些加盟者是沖著明星加盟、沒有任何經驗的粉絲時,失敗率更高。
最終,投資者失敗的仇恨,就會歸咎在明星與品牌的人品上。
△圖片來源:攝圖網
所以不管是從雙輸,還是三輸上看,明星自己開店或是代言品牌放加盟,都不會有好結果的,因為這里的漏洞太多了,明星、餐飲品牌及加盟者,只要有一個出了問題,就會關聯(lián)另外兩方一起共赴黃泉。
而且由于現(xiàn)在明星自己開店或是代言品牌,放加盟的太多太多了,最終結局都不太好,這里就造成了大眾不管餐飲品牌和明星是否靠譜,都會給這件事貼上騙子的標簽。就像如今的保險業(yè)一樣,人人都需要、人人都討厭,就是因為這件事本身已經被社會大眾牢牢地貼上“負面標簽化”了。
所以時代的車輪告訴我們,明星代言或是開店,再放加盟這件事,不管是明星自己、餐飲老板,還是加盟者,都最好都要敬而遠之。
尤其是餐飲加盟者,沖著明星的光環(huán)去投資的心態(tài),往往都是急躁、貪婪及虛榮的,去信任一個連真人都沒見過的明星,這不等于網戀后見光死嗎?不過網戀的結局是大型社死現(xiàn)場,而沖明星加盟的結局就是大型投資翻車現(xiàn)場,到時你除了上網,從死忠粉怒轉死黑粉去罵大街,恐怕也沒有其它可以做的了。
好了,今天就嘮到這里,老規(guī)矩,不管寫得好不好,大家圖個樂,感謝您能看完。不滿意的,可以下方留言開罵了,畢竟說實話,總要被罵的。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