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是一個淘金的好選擇么?
王超 · 2017-08-28 15:55:24 來源:紅餐網
但凡是個人,基本上都動過開個餐飲的念頭。
商場里面最火的,就是親子類和餐飲類的項目。
普通人,看待生意的好壞,其實面上就看一個指標:人氣。
餐飲,是最能體現人氣的。
于是,商場里面給予餐飲大品牌各類優惠--他們來了,人氣就有保障。
接下來那些想創業的,就變成了彌補商場損失的人。
俗稱:媷羊毛。
其實我想說的是:現在的社會對于普通人而言,還有哪些投資的渠道呢?
沒有,真的沒有。
但凡問個人,現在做點啥好呢?
10個里面有6個說,開個飯店吧。
因為也沒啥可干的了。
餐飲么,家里人也看得明白。
于是,開店的人越來越多。
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以前,我們叫“做買賣”,現在叫“創業”。
以前我們叫“老板”,現在叫“創始人”。
“創業”+“創始人”,這些個詞,著實把很多人害慘了。
這些年,
我發現,中年是個讓人更加迷茫的年齡。
想干點啥。但又有家庭。
不干點啥,又覺得愧對人生。
干還是不干?
而現實是:
原來努力過的行業,現在不景氣,收入銳減,需要重新找工作。
工作,也不好找。
差的,咱也不會去。因為自己多少也有些銳氣+骨氣。
關鍵,口袋里還有些錢在鬧騰。
不少人,這個時候經過掙扎,會考慮去創業。
首選餐飲。
這樣的人在我身邊很多。
于是,我會一直被問道:
小超人,你說干點啥呀,要不開個店吧,店好開么?
這里有我的朋友,有我的前同事,有我的親戚。
店好開么?
好開!
但堅持難,守店難,管理難。
這些你知道么?
還有,初次做餐飲的人都喜歡幻想,
總是覺得,那個1%的“排隊店”的可能性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因為我有一個好的理念,好的idea,好的菜品,好的設計靈感
。。。。。。
記得聽過這個故事,
美國淘金熱的18-19世紀那個年代,
也叫“風口”
最發財的不是那些淘金的人,而是那些賣水的人。
一個人挖到了金子,很多人就蜂擁而至。
一家門店排隊,許多人覺得我也可以排隊,
so,各行各業的人,都打算擁抱餐飲,進入這個行業。
大家都有憧憬著美好未來的需求。
而忽略掉那些可能不正確的數字:
1:一線城市80%的關店率
2:餐飲店鋪平均壽命6-9個月
3:大品牌在進行調整(關店),利潤下滑嚴重。
路在各自腳下
錢在各自手中
算一下,
如若賠得起,就干一次。
如若陪太不起,那就先找個實際的店好好學習3個月,
再來重新審視自己是否合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你看到的排隊店,要么真的有實力,要么真的有套路。
你有啥?
這篇文章,沒有答案。
僅僅希望有些內容可以啟發到你。
另外,我還是會去海底撈吃飯。
為啥呢,很簡單。
因為今天有人問了2個事情,也一樣問問您:
1:家里廚房沒有蟑螂的請舉手!
2:如果有蟑螂,你還會吃廚房做出來的飯菜么?
我想,99%的人還是會吃的。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王超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紅餐網”;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餐網對觀點的贊同或支持。加入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微信 :hongcw66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