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申外賣監管,兩會代表“盯上”網絡訂餐監督管理議題!
外賣頭條 · 2019-03-12 09:50:16 來源:紅餐
今早消息,全國人大代表、萬山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負責人華茜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強網絡外賣訂餐監督管理力度的建議》,建議嚴禁家庭私廚及無實體店商家從事網絡外賣。
4個小時后,該項建議一度成為全民關注焦點,挺進微博熱搜前3名。討論度達772530次,網友評論也相當一致:同意,支持!
據外賣君了解,這已不是第一位人大代表提出對網絡外賣的監督管理建議。
此前,浙江、重慶、廈門及各地市在當地陸續提出了對網絡餐飲管理的相關辦法。今年兩會,網絡外賣訂餐監督管理建議再次被提,使我們不得不審視:如何監管整個外賣行業?
1 網絡外賣訂餐監督管理建議歷程 ?
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和平區政協副主席郭景平建議,進一步加強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綜合監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探索行刑銜接,重罰證照造假,并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單”,加大對網絡訂餐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曝光力度。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市文聯副主席蔣勝男表示,加強外賣食品安全監管,保障新生代身體健康,尤為迫切。
互聯網外賣行業給人們帶來生活便利和高效的同時,也隱藏著食品安全隱患。而通過互聯網外賣訂餐的大多是“新生代”。他們習慣于網上購物、網上訂餐,幾乎是推動外賣行業蓬勃發展的主力軍。
3月11日,人大代表華茜建議:嚴禁家庭私廚及無實體店商家從事網絡外賣。
國務院有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外賣訂餐的食品安全的監管。要廣泛宣傳食品安全法,增強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和法治意識,推動法律正確有效實施,督促各有關方面全面加強和改進食品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2 議題關鍵——聚焦食品安全 ?
據外賣君統計,全網搜說“外賣食品安全”關鍵詞,相關新聞資訊已達138000篇。食品安全是餐飲行業的重中之重,此次重提之下,揭示的是對食品安全本質問題的強調程度。
?網絡外賣發展整體規模 ?
上周,國家信息中心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線外賣市場用戶規模已經達到3.6億人。
同時,2015-2018 年,網民用戶的普及率由16.5%提高45.4%,增加28.9%;而市場份額方面,2019年1月美團外賣已超過64%。
此外,2018年我國在線外賣實現約4712億元的收入,占全國餐飲業收入的比重為10.6%,較上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比2015年提高了9.2個百分點。
?或將成為商家服務的重點 ?
另一項DCCI的數據表明,現今,超過82.6%的用戶通過網絡外賣平臺使用網絡外賣服務。
在商家服務中,用戶對食品安全滿意度評分為4.2,高于餐館食品的質量、味道以及其他數據指標。同時,數據表明,看重食品生產安全的用戶占比由50.8%增長至54.1%。
3 龐大的格局,必須引起重視!??
用戶規模體量呈持續穩定增長,在線外賣收入占比不斷攀高,市場份額以及整體規模的網絡訂餐外賣,已經形成了新的格局——新餐飲,新外賣。?
作為新時代產業,外賣從線下到線上,從經營到運營,從供應鏈到產業鏈,從店鋪選址到統籌管理,各個方面的因素決定了外賣發展的特點:標準化、流程化、規模化、可復制化。
對應的現象則是:相較于線下實體門店,線上外賣產品做餐、訂餐、送餐等流程沒有一套標準化管理流程,難以被市場監管部門進行量化監督。?
此前,也曾有人大代表建議,針對網絡外賣訂餐管理規范,建議提高入網餐飲單位檔次門檻和水平,完善信用體系建設。?
外賣君分析,未來行業內將加強對網絡餐飲管理細則的敲定,進一步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的落實和管理。因此,從商家角度而言,要增強食品安全意識和法治意識,增強普法觀念,不斷加強和改進食品安全工作。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