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老板想過沒:你的下屬愿跟未來“鎮長”混,還是跟“省長”混?
田廣利 · 2018-07-04 12:01:43 來源:紅餐網
近些年投資做餐飲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進入餐飲行業的做法有所有同,有的是想開一家餐廳,賺點錢,未來走一步看一步。有的是創辦一家餐飲企業,開餐廳只是其中的一步,未來想干一番大事業。兩類老板看起來很相似,實際上卻有大不同。
開餐廳賺錢的老板
那些開餐廳的老板,把餐廳當作賺錢的工具,雖然也需要注冊公司,但那只不過為了獲得合法的經營資格,公司注冊往往交給代理機構或者下屬幫助做,很多老板連公司章程上的內容是什么都不知道,還有的老板干脆注冊個體戶的執照,就更省事了。
雖然注冊了公司,但其實不是一家真正意義的企業,因為他們沒有章程,沒有使命,沒有發展規劃,沒有總部,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甚至連會計都沒有,主要靠老板個人的力量湊足錢,靠他個人努力把餐廳開起來。
這些老板開餐廳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為了賺錢,甚至可以為此不擇手段:有的會赤裸裸的克隆別人的品牌,海底撈、元綠、小肥羊,多大的品牌都敢假冒;有的以次充好,賺黑心錢;有的連營業執照都沒有,非法經營。
至于注冊商標,老板們更不會考慮的,因為還不知道餐廳能開多久,注冊商標有什么用!等賺到錢了再注冊吧。其實注冊一個商標只需要1000元!這肯定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沒有長遠打算。
因此,這些開餐廳的老板目光往往是短淺的,想法是簡單的,賺到錢就繼續做餐飲,不賺錢就換行業,什么賺錢就做什么。
做企業的老板
另有一些正在做和準備做餐飲的老板,召集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展望未來的前景,商議未來發展規劃,制定一個從事餐飲的計劃,然后商定一個章程,注冊一個公司,組建一個團隊,建立一個總部,根據各自的長處和公司經營的需要來確定合理的分工,然后必要的組織結構,雖然不見得設置很多部門,但營運、財務、人事、采購、營銷等重要職能還是有區分的,可能會一人一個部門,甚至一人身兼數職,但基本職能都有人負責,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大家取長補短,形成一個很有戰斗力的團隊。
然后老板會指派幾個人或者動用所有的人籌備一家餐廳,餐飲廳開業之后,整個團隊通過合理的分工協作來努力經營好餐廳,并為下一步的發展做準備。
開餐廳或做事業,大不相同!
兩種做法一開始是非常相似的:都有找幾個人,注冊公司,開一家餐廳。但餐廳開業之后,就會發生很大的不同:開餐廳的老板往往把自己的時間、精力都放在第一家店的經營上,資金也要等餐廳賺錢之后才能抽得出來,他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做別的事情,只能全力以赴的經營這家餐廳,自己的前途命運都押寶在這家餐廳上了。
做企業的老板和他的團隊,起點會高得多。他們一開始就能籌集到充裕的資金,組建一個能勝任餐廳運營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團隊,資金和人力都很充足,只要第一家餐廳實現預期的目標,就能馬上著手下一步的擴張。餐廳在總部的支持下,能快速進入良性運轉。老板的手下兵精糧足,做起來事來游刃有余。
你愿意跟著“鎮長”混,還是跟著“省長”混?
開餐廳的老板,他的目標是一家賺錢餐廳。做企業的老板野心大一些,夢想開幾十家甚至上百家餐廳,干一番事業。我喜歡用這樣一個例子來形容他們:最初進入餐飲業時大家都像是一名帶著鄉親們創業的“村長”。然而打算開一家餐廳的“村長”(老板),他的前途是有限的,未來能當個“鎮長”已經很不錯了。對于他的下屬來說,跟著“鎮長”混,通常也就能當個“村長”,最多能混個副鎮長。而夢想開上百家餐廳的“村長”(老板),未來可能會成為一省之長,跟著“省長”混,只要能做出點成績來,當個“縣長”很容易吧,沒準能當上市長、副省長呢,那可就鯉魚躍龍門了!
不想當“省長”的“村長”不是好“村長”
俗話說“人窮志不窮”,意思是說人可能沒錢,但不能沒有遠大志向。做生意也一樣,沒不怕起點低,就怕沒夢想!
老板的最主要的任務是整合資源:沒有資金可找通過股東注資、天使投資等獲取,這年月有錢想干點事的人多如牛毛;沒有人才,可以高薪聘請,或者出讓股權來邀請,目前從麥當勞、海底撈、外婆家等大企業流出來的人才有很多,夠你用的了;沒有技術,可以投資研發、花錢購買、加盟,何況好的人才本身就能帶來不錯的技術;沒有設備,這個不可能吧,各類供應商會排著隊找你,只怕是你沒錢買,這又回到錢的問題上了。
可見,資金、人才、技術、設備都不是事兒,關鍵在于你憑什么把這些資源整合過來。作為餐飲老板,別人憑什么跟你混呢?因為你有一個很大的夢想,能夠把他們的夢想都裝進去,這個大夢想能激勵他們努力奮斗,能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小夢想。
我建議那些餐飲老板和創業者,既然是做夢,不如做一個天大的夢。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和你一起奮斗的伙伴們。無論是最終能開多少家餐廳,無論是能當“鎮長”還是當“省長”,那都是未來的事情,都是夢想。既然是做夢,干脆做一個“天大”的夢。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