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開店賺不到錢?因為你還沒看清餐飲這門生意的底層邏輯

筷玩思維 · 2020-05-15 15:06:18 來源:紅餐網

自從我做餐飲咨詢以來,80%的客戶找我的原因是:賺不到錢!僅有20%的的客戶屬性是謀求更大的發展擴張。所以,我常常跟別人開玩笑說,其實我是醫生,幫餐飲老板治賺不到錢的病。

今天,寫一篇文章好好聊聊這種病的根源。

總認為餐飲能賺快錢,這就是外行人對餐飲最大的誤解。事實上我接觸到的餐飲客戶,有一年內4家火鍋店倒閉了3家,凈虧損400萬的;有在工廠打工時攢了小10萬,便去加盟了一個當地的奶茶品牌,但由于投資金額過高,在籌備期間項目就夭折了,凈虧損8萬(其中6萬加盟費)的;還有客戶60萬接手了一家店,重新開張后做推廣,哪里知道給街坊們免費送菜品券都沒人去吃。

關于賺錢這件事兒,我整理了一個公式:賺錢=能力+運氣。

能力是內因、是自身的技能和資源沉淀,一種能夠在所屬行業的賺錢能力,比如作為程序員,寫代碼的速度和邏輯性就等于賺錢能力;作為保險銷售,獲取他人信任就是賺錢能力;經營一家餐廳,能把員工管理好、把控好出品品質、懂營銷就是賺錢能力。

運氣是外因、是無法控制的外部環境。環境不隨個人主觀意識變化而變化,跟能力完全無關。比如在過去的餐飲,拿到“黃金鋪位”就能賺錢;今年疫情期間,不管你是海底撈還是夫妻小店,受大環境影響都受到了重創,這種創傷跟能力強弱無任何關系。

去年我服務了30個年度客戶,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太難了、太累了。很多經營者還沒看清餐飲這門生意的底層邏輯,很多曾經靠餐飲賺到錢的老板也開始慌了,不知道問題出現在哪里,而正是這次疫情,讓大家有時間和機會沉下心、重新認知餐飲的本質。

先說說我理解的餐飲的本質,在這里先拋開連鎖或者加模式杠桿的餐飲項目不說,餐飲生意(單店)的本質是以門店為中點,服務固定半徑內的特定人群。其盈利模型是服務固定人群所產生的銷售差價覆蓋經營成本后,并產生可持續的營收。

所以,現在做餐飲不能賺到錢的基本是兩種情況:一是銷售差價不能覆蓋成本(不能保本、虧損),另外一種是無法產生可持續性的營收(保本經營、賺辛苦錢)。

為什么餐飲賺錢那么難呢?有三個問題尤為突出:

1)、成本持續攀升

房租、食材、人力、營銷各項費用持續上升。

2)、新入場者激增

餐飲創業是近3年的熱門詞,人人都有一個創業夢,不知道做啥,都來干餐飲,市場被不斷打散、稀釋。

3)、價格戰嚴重

由于行業競爭激烈,加之新進場者不懂行,什么品類火滿大街就開什么店,競爭愈演愈烈隨之帶來了不理性的價格戰。既然我們知道了哪些原因會導致我們賺不到錢,那么怎樣才能更客觀、更理性、更科學地配置自己的資源呢?我總結了一套餐飲盈利模型“餐飲黃金三角”,單店要實現盈利,都不可繞過這三個黃金節點。

黃金節點一:流量

做生意就是賣,賣就等于做流量,流量等于錢。

可以說生意的本質就是流量,流量就是人,人在哪兒生意就在哪兒。要開餐飲,首要的就是選址,選址本質上就是選流量。關于流量,很多人會有誤區,有些地方看起來人很多,但卻不賺錢,這里跟大家舉個例子就明白原因了。我認識一個上了點年紀的投資人,非常愛釣魚,有一次跟他聊天,他跟我講了一下真正的釣魚高手的故事,當時我沒明白什么意思,現在倒是明白了。

一個會釣魚的人,從選擇在哪兒釣魚就比別人略勝一籌。他們的判斷依據是:去魚足夠多的地方、一起釣的人不能多、入場門票不能太貴。這跟餐飲盈利門店選址原則一樣。魚是你的目標客戶;釣魚人是你的競爭對手;門票指的是轉讓費、租金。如果流量跟成本、競爭比例失衡,顯然就不是一個好的選址。國內很多一二線城市的商圈,流量確實大,但也架不住釣魚的人太多。甚至我還去過一個三線城市的美食廣場,釣魚的人比魚還多。

當我理解那位投資人說的釣魚場的故事,我結合身邊的客戶案例發現:1)、凡是能夠賺錢的餐廳,都滿足“釣魚高手”的選釣場策略;2)、但凡經營出問題的,都是觸碰了一條或幾條選場原則。有些店,其實從一開始就注定是失敗的,再厲害的營銷策略和經營高手都無力回天,就像在飛機場等一艘游輪,永遠聽不到船鳴號。

黃金節點二:營銷

近幾年來,餐飲行業的營銷玩法特別出眾,前有開瑪莎拉蒂送外賣的90后富二代,后有雇人排隊的網紅品牌,甚至有一夜遍地開花的奶茶品牌,其營銷套路層出不窮。有些傳統的餐飲人說“我的出品不錯,那些虛頭巴腦的營銷套路我們不需要”。放眼現實,又有多少餐廳不需要任何營銷就做起來的呢?

很多人堅持說自己口味正宗、好吃就總有一天能得到消費者賞識,我想說“好吃”、“好賣”、“好賺”是三個獨立事件。好吃不一定好賣,好賣不一定能賺錢!“好吃”永遠是一個偽命題,你覺得好吃我不一定覺得好吃,所以東西好不好吃一定是通過銷售數量來確定的。而好賣的菜品為什么不一定賺錢呢?

我有一個客戶,小龍蝦進貨價22元,售價68元,當中看起來有48%的毛利,每天賣三百多份,結果最后仔細核算,小龍蝦根本不怎么賺錢,處理蝦要耗費大量的人工成本,要烹飪出好味,輔料也要足夠好,最后算下來刨去各項成本,一份小龍蝦凈利潤不到10塊,但凡遇到小龍蝦行情稍有波動,一分錢的利潤都沒有了。

還有很多餐廳看起來很火爆,其實都是靠低價活動吸引來的,所以說好賣不一定賺錢。很多人都有一個餐飲夢,可是開店容易守店難,光靠夢想是支撐不了每個月的虧損的,所以開餐廳我們首要目標一定是能賺錢,沒有盈利能力的餐廳再高逼格也是難以持續運營下去的。

很多人會覺得營銷是一件很邪惡的事兒,營銷包含常規營銷和品牌維度的營銷,好比同樣一杯咖啡,一個杯子上印了星巴克的Logo,另一個印了一點點的Logo,你的潛意識都會告訴你印了星巴克Logo那一杯的咖啡會好喝一點。

營銷的作用就是向消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提高他們對產品/品牌的預期與實際上得到的快感。營銷是一件持續性工作,體系比超級創意更重要!沒有體系支撐,再多的營銷動作也是內耗。酒香也怕巷子深,特別是在互聯網信息眾多紛紜的時代,不懂營銷的生意火爆都是偶然,不可持續。

黃金節點三:效率

前段時間我在知識付費會員群問了一個問題:大家如何理解財富自由?得到的回答很多,有的人說財富自由就是不用為生活的柴米油鹽奔波;有的人說財富自由就是買東西不用看價格,想買就買。其實大家說的財富自由,就是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

換個維度思考,在餐飲盈利方面,有沒有財富自由一說呢?肯定是有的,餐飲的財富自由就是通過經營收益覆蓋投資成本后帶來的持續收益。我們常見的很多餐廳營業額很不錯,但就是不賺錢。所以我們講的效率,就近似于我們常說的投資回報周期(投資效益),這里面有兩個核心:一是成本結構,二是凈利潤率。

假設凈利潤率為15%,那么7個月的凈利潤就是一個月的營業額。如果每個月保持正常運營,第八個月開始這家餐廳就實現了財富自由。我有一個做火鍋的客戶,單店投資300萬,一個月營業額50萬,凈利潤率卻只有5%,那么回本周期就是120個月。10年才回收成本,還不如買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有穩定收益,還不用白白浪費10年時間,把10年搭進一家餐廳,有多少的機會成本錯失了。

“效率”是餐飲經營中被最多人遺忘的點,不關注效率,就好比一群人在船上討論得熱血澎湃,渾然不知正在駕駛一艘沒有舵的船,一切都是未知數。

結語

綜上所述,餐飲黃金三角中的流量、營銷、效率缺一不可。流量意味著你在初始選址時就要下功夫,抓取能生財的寶地,然后運用營銷來激活你的消費群體,從而帶動營業額的提升;同時要注意把控你的回本效率,不要一昧關注營業額的多少而忽略投入產出比,千萬別埋頭苦干,從早忙到晚最后卻發現自己只賺到了辛苦錢,甚至還虧錢。

做餐飲想要賺到錢,必須把底層邏輯吃透。當你了解清楚餐飲的本質后,就不要再浪費時間精力去做讓自己賺不到錢的事兒,同時堅持做你認為對的事兒,不停地“撥亂反正”,降低試錯成本。只要抓住餐飲盈利的底層邏輯,想在餐飲行業里賺到錢就是件再容易不過的事兒,剩下的交給時間就好。

筷玩思維

772

文章

2511546

閱讀量

筷玩思維致力于成為餐飲上中下游產業鏈從業者啟迪思維的入口級媒體,運營僅3個月便獲得多家產業資本數百萬的天使輪融資,整體估值近億。交流請加微信:15650737218。

最新文章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