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以西貝酸奶屋為案例,透視酸奶品類未來發展的多個關鍵性思考

筷玩思維 · 2019-08-14 15:32:01 來源:紅餐網

如何判斷某一個品類是否到了風口期呢?

專注于網紅爆款產品開發/品牌孵化和投資的劉祺給出一個觀點,首先要讓品類在市場中自然發展,不能刻意去推,一旦這個品類有了數量可觀的散戶(個人創業者)進入,再發展到集團軍(大品牌開副牌等)也加入了,同時一些全國主流的吃喝玩樂大號都在自發推送,那就可以斷定這個品類已經到風口期了。

也就是說在一片公平的土壤下,有了散戶這股自生長力量,再加上集團軍進入,且又有大規模自媒體的認可,這個品類就算是脫胎換骨成風口了。

比如酸奶這個品類,它就完美具備了這幾個市場要素,再從認知的角度看,酸奶在我國不僅打遍大江南北,它甚至都可以說是一款風靡全球的新時代飲品。

市場的信號很明顯,再加上今年5月西貝入局酸奶品類,那是否就可以斷定酸奶就一定到了風口期呢?假設酸奶在餐飲業成了熱門品類,那是否企業方就可以大規模注資進入呢?

筷玩思維認為,品牌方不要成為追風口的人,而要將風口當成一個工具,有就拿來用,沒有也無妨。關于酸奶這一品類,入局還得認真審視。畢竟是不是風口并無妨,而在風口期怎么做、在風口褪去時怎么活,這才是重點。

標品轉而賦能非標品,酸奶餐飲化到底是不是好生意? ?

酸奶起源已久,也算是一款全球性產品。從消費市場看,酸奶能火起來嚴格說是得益于女性消費群體的集體青睞。根據筷玩思維不久前的市場調研,一家常規便利店的酸奶品牌可達20個左右,細分SKU可達40款左右,不僅價格不一,形態更是不一,“功能”也不一。

酸奶從便利店到餐飲店,它的路徑和奶茶有些像。香飄飄、康師傅們的奶茶總是一個味,消費者容易喝膩,餐飲化就是讓奶茶/茶飲的味道多樣化呈現,而奶茶/茶飲甚至快消品這類商品在消費者的認知里,流水線出來的總不如門店現場制作的,所以就能看到奶茶這一戰,餐飲門店用多元化的產品升級一舉甩開了標品企業的集團化沖擊。

酸奶也是如此,流水線標品的味道過于單一,而且享用較常規飲品也不太方便,正是市場有需求,創業者/企業方有想法,酸奶餐飲化就成了。

從產品本身看,酸奶只能是標品,門店難以制作,但餐飲化又講究現場制作,還得考慮餐飲化與工廠流水線的出品差異,所以早期酸奶在餐飲店就只是一個附屬品,大多是在酸奶頂端加入一些堅果、干果、水果、果醬等。

基于餐飲的特性,一些酸奶專門店也打出了“手作酸奶”、“酒釀酸奶”等產品形式升級/產品概念升級,對比便利店密密麻麻幾十上百款的各類酸奶,“手作和酒釀便利化”指日可待,再加上酸奶品牌標品化不斷出新,如近些年進入便利店的“新酸奶”也在蓋子上配備了一些堅果和干果等,也有一些加入了果粒/果醬的水果酸奶……

看起來酸奶餐飲化加料這一條路,似乎就只剩下了難以保鮮的新鮮水果粒和新鮮果醬了。

但在加新鮮水果和果醬這個需求上,消費者在家也能處理,也不存在任何技術問題,那么可能加料這一招并非餐飲化的長期亮點。

問題就指向了:酸奶除了加料以外,到底還有沒有新的呈現?在酸奶到處可得的當下,場景被分化后,酸奶餐飲化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生意?

回答上述這個問題,我們得回到整個酸奶的餐飲格局去探索。

酸奶餐飲化這一市場百花齊放,意味著酸奶是一門好生意?

剛入局的西貝酸奶屋有三類酸奶,一是DIY酸奶,用戶可自行加料,但這份酸奶的人均高達30到50元,被詬病為性價比極低的酸奶單品;二是出品率不高但極具體驗感的手工現搗蒙古酸奶;三是“酸奶的親戚”,如需要制作的酸奶飲品(芒果酸奶冰等)和酸奶小吃(酸奶舒芙蕾等)。

寶珠酒釀酸奶(寶珠奶酪)成立于2010年,品牌初期也獲得過今日資本等的投資,至今還依然是上海的網紅品牌,其人均在30到40元左右,產品以酒釀酸奶為主,酸奶之外還搭配了一些與酸奶調性相近的雙皮奶、冰淇淋、奶酪等。核心產品的酒釀酸奶在出品上大體分為兩條線,一是搭配水果、堅果等輔料,二是做成可以喝的飲品,其消費場景可以歸為甜品店一類。

在廣州等地開店的“Salud”主打的是歐洲進口天然凍酸奶,品牌方依然以原味、加料、飲品的常規形式呈現;“Snack斯納克”比較直接,它的自封標簽是“網紅手工酸奶”,其產品主要是水果(汁)加酸奶做成的酸奶飲品,靠顏值和健康取勝,在酸奶之外,品牌方還推出了一些甜味點心和咸味小吃作為附屬產品。

位于成都的“TukTuk”打出的是印度手工酸奶這一概念,產品分為兩類:一是加料式的甜品呈現,二是加了果汁/果醬等的酸奶奶昔;“疆之醇”打出的概念是空運新疆酸奶,它以新疆堅果搭配新疆酸奶作為亮點,產品也以常規的水果酸奶飲品為主。

“一只酸奶牛”應該算是酸奶飲品品類中門店數較多的品牌,其人均不高,與常規飲品店持平,它的特色是將酸奶以飲品的方式呈現……

由于酸奶飲品化成了大眾常識,市面上的大多飲品店也將酸奶作為一個附屬產品,就連喜茶和奈雪の茶也不例外,從喜茶的門店看,其飲品的芝士多了一個選項,顧客可將芝士換成酸奶,但綜合口感和味道就要差些,在新品隊列中,喜茶也推出了一款與酸奶有關的飲品;奈雪の茶在當季新品中也加入了酸奶的元素,甚至還直接推出了一款名為“輕顏酸奶”的標品酸奶……

通過種種關聯品牌的市場動作可以看出,酸奶餐飲化市場雖然百花齊放但套路都有著極簡的同一性,無非依托大眾市場對酸奶的高認知度和高認可度,通過加料、飲品化、小吃化等形式從顏值、健康等屬性入手,借此吸引消費者入局。

如果單從顧客消費認知和消費喜好來看,酸奶餐飲化確實是一個好生意。

酸奶“風口”正當時,但為什么說入局還需多思考?

我們從四處可見的便利店、商超綜合體等處都可見酸奶的存在,從市場需求的程度就可斷定酸奶是一門好生意,飲品果汁也是一樣的道理,但既然這么方便了,酸奶餐飲化的必要性在哪里呢?

1)、比起標品,餐飲化的非標品可能是一門好生意 ?

比如說茶飲,超市銷量最佳的基本在3到8元這個區間,過了這個區間,基本需求量直線下滑,在茶飲餐飲化的市場呈現中,喜茶之類的門店將一杯奶茶賣到了30多元,而消費者還是愿意去持續排隊購買,簡單說,餐飲化的必要性來自于顧客購買力的大幅提升。

酸奶品類的超市價在3到12元之間,購買區間依然集中在6到9元左右,可見酸奶顧客群體的購買力一開始就跑到了茶飲前面,酸奶餐飲化之后,其價格也飆升到了30到50元,甚至更高。

也就是說,即使標品隨處可得,但餐飲化能提升標品的品質感、價值感,同時在顧客購買力的加持下,比起標品,餐飲化反而是一門好生意。再比如說奈雪の茶有三款酸奶,一款是標品酸奶,售價為12元,一款是霸氣酸奶車厘子,售價為38元(季節性產品,目前已下線),另一款是酸奶貓眼綠寶石,售價為28元(季節性產品,目前剛上線)。

西貝酸奶屋的DIY酸奶人均可高達50元,寶珠酸奶價格在30元左右;一些新興酸奶品牌在創立初期就進了商超,即使品牌不具知名度,但賣出15元的價格,消費者還大呼便宜。由此可見,即使不談市場認知和消費需求,酸奶餐飲化有著高意愿的顧客購買力和可觀的利潤,再加上沒有門檻的定價能力,這才是它成為熱門餐飲品類的原因。

2)、餐飲化是好生意,但門檻不高,如無護城河,入局還得多加深思 ?

如果酸奶入局者要有護城河,那么這個護城河大概就是品牌或者品牌方傳達的概念,或者也可以說,酸奶品類的競爭格局難有護城河。

入局者基本就是以過關合格的產品,然后配以多樣化產品線作為呈現,一個酸奶品牌就起來了。

正是因為門檻較低,所以我們能看到很多酸奶專門店,也能看到市場上很多茶飲店、奶茶店、甜品店等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酸奶產品。

以酸奶本身而言,如果品牌方要涉及到酸奶的生產,則投入過大,多數酸奶品牌的酸奶一般都是從供應商/工廠采購然后運送到門店進行餐飲化,也就是說,酸奶產品本身難以出現太大/太明顯的差異化,就連酸奶餐飲化的方式在市場中也大同小異,既然產品難以構筑護城河,那么就只能從品牌文化、品牌/產品概念入手了。

題外話: 酸奶難以個體化生產,其生產技術、控溫、殺菌、運輸、分裝、食品安全等都是問題。

可以斷言,酸奶這一物種基本就和茶飲一樣,光有利潤卻擋不住入局者,由此看來,酸奶專門店短期會是一個趨勢,但長期風險比較大,或許西貝酸奶屋這一品牌的多樣化產品呈現,可能是酸奶市場餐飲化較為靠譜的商業模式。

筷玩思維

772

文章

2512034

閱讀量

筷玩思維致力于成為餐飲上中下游產業鏈從業者啟迪思維的入口級媒體,運營僅3個月便獲得多家產業資本數百萬的天使輪融資,整體估值近億。交流請加微信:15650737218。

最新文章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