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菜品、空間、文創三個維度看明星開餐飲,狹路相逢“潮”者勝?
筷玩思維 · 2019-06-27 17:30:11 來源:紅餐網
21世紀的明星們業務的重心在娛樂圈、影視界,除此之外,投資也是他們的興趣愛好所在。在“擁有除了娛樂圈以外的屬于自己的事業”這件事情的規劃上,許多明星會因為門檻原因首選進軍餐飲界。
無論是出于真愛,還是為了賺外快,明星因為自帶流量及自身光環所開餐廳總能吸引一票粉絲和來嘗鮮的人。所以,不同于普通人的明星們,開的餐廳勢必也不太普通。狹路相逢往往“潮”者勝,今天就來為大家盤點下這些明星餐廳為大家帶來了怎樣新潮的吃飯體驗。
潮菜品: 有噱頭但很實在 ? ?
菜品是一家餐廳的靈魂,好菜品才能讓餐廳與顧客產生黏性,帶來持續的客流與持續的消費。菜品好、顏值高,還兼具創意的話,大概就可以入門實力派了。
1)、四川香天下火鍋
要說做餐飲最認真的大概只有任泉了,剛畢業的時候就開了“蜀地辣子魚”,生意很不錯。如今他的蜀地傳說和香天下火鍋也很紅火,香天下火鍋更是在全國已有500余家分店,還開到了紐約、法國、新加坡。
憑借色香味兼具的出品,香天下俘獲了眾多的食客,連英國前首相卡梅倫都專程飛來打過卡,“首相丸子”也由此聞名。而其最眾所周知的無疑是每天限量出品的小熊鍋底以及1米羊/牛肉,也是噱頭十足了。還有秘制冰鎮飲料西瓜燒酒,熱辣火鍋+冰鎮西瓜燒酒......這酸爽,也是沒誰了。
2)、FOUNT
胡歌的FOUNT在魔都已經非常有名了,自2010年12月開業,如今已默默經營了近9年。這是一間高級日料店,但其菜品并非傳統日料,而是新式創意日料。
譬如他家的天婦羅就和別家不一樣,金黃的大蝦配上盤邊的咖喱粉和辣椒粉,有點驚艷。最有特色的九格散壽司飯簡直是良心之作,上面有海膽、三文魚、金槍魚、魚子等9種食材,而且用料十足、無比新鮮。
Fount的甜點由特色冰淇淋+特色點心組成,也一樣是九宮格形式,一次讓你嘗足9種美味。無論哪種甜點,都讓人念念不忘。
潮空間: 會撩還得有情懷
明星對自身形象的打理從不含糊,但餐廳環境是否也能獲得粉絲的追捧,那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當然也有水平極高的,譬如權志龍在濟州島涯月的海岸邊開的一家咖啡館Monsant ?Cafe,可以說是大師級別的典范之作了。
▲除卻明星效應,Monsant本身也是一座極具觀賞性的建筑。 ? ? ?
1)、胡桃里
作為胡桃里的股東之一,羽泉雖然目前演藝事業堪憂,但餐飲投資顯然是比較成功的。用了不到4年胡桃里就發展成擁有440家門店的規模,讓眾多餐飲品牌望塵莫及。
胡桃里創辦之初就明確了其“酒吧+餐廳+咖啡館”的文藝混血兒定位,提倡“詩酒文化”,因此在空間融合上,胡桃里做了比較多的“創新”。在下午茶時刻,咖啡是最佳伙伴;晚餐時刻,伴著民謠進美食;夜晚9點以后,醇厚佳釀釋放夜晚魅力;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空間展現,三種精神元素,自然銜接、融合。
這種“讓一切可見都是自然的”創新設計,甚至讓胡桃里在2014年“設計影響中國”評選中榮獲了“2013-2014年度十佳優秀設計作品”。
2)、七爺清湯腩
這是陳小春和六位“古惑仔”朋友共同創立的餐飲連鎖品牌,成立于2015年,目前共有11家門店。
據聞,成立七爺清湯腩這個品牌,僅僅源于創始團隊中部分成員的飲食喜好,希望在北京開一家正宗的港味牛腩店,自己和朋友都能一飽口福。本著這樣的想法,從裝修到出品,七爺清湯腩的定位就是“還原港風”。
潮文創: 個人IP風格十足
既然是明星開的餐廳,便多少打上了明星自身的印記,只不過有的是暗搓搓,有的是明晃晃罷了。
1)、上上謙串串香火鍋
近兩年薛之謙因為自身過往風波,作為明星,口碑是不如從前了。但是由他和朋友共同投資創建的串串香火鍋店在餐飲界的口碑卻從來沒有從美味榜上掉下來過。
除了取了一個融入自己名字又十分討巧頗有彩頭的名稱外,作為一個段子手,薛之謙的店也無處不充滿了幽默氣,比如墻畫,再比如在夜店般的環境中吃著辣鍋子,頗符合他段子手的風格。
在餐廳經營的細節方面,也和他性格一樣很“討好”,店內也一直循環著薛老板的歌單。
2)、李娜
全國唯一一家以中國大滿貫冠軍李娜命名的餐廳于2017年3月18日在武漢正式開業,這是李娜與其代言品牌“新元素”的全新合作,開啟了聯名餐廳的高級玩法。
這里既是餐廳,也是私人展覽館。餐廳內陳列著李娜網球生涯的多件私人珍藏,包括李娜親筆簽名的戰袍、戰靴和戰拍等等,引來慕名而來的球迷無數。
店內處處都是網球元素,細節上很受好評。
單看這些明星餐廳似乎都經營的不錯,但其實從近年來的情況看,明星餐廳的經營狀況大相徑庭。有的店因價格親民、經營紅火、客似云來,深受顧客好評。但也不乏更多的明星餐廳黯然失色,只能以閉店收場。
風少認為,現在餐飲界的門檻其實一點都不低,食客的要求也不僅僅是擺在“吃”上面,他們對于空間環境、概念思想、設計感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粉絲基礎”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的明星可以將其過渡到“用戶經濟”,用不好的明星甚至會付出“掉粉”的代價。
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些把餐飲真正當成事業來經營的明星,結果確實比那些只把餐飲當成投資的明星要好,他們舍得去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找到各種突破口,假設還能跟得上餐飲潮文創的腳步,效果更是要好更多。
總而言之,明星開餐飲看上去有資本、有客戶基礎,但也正因為如此,運行起來其實考驗更大,如何結合當下的“潮文創”文化進行結合和改良,才是他們急需的錦囊良策。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