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消費降級,快餐崛起!

施冰鈺 · 2023-06-29 15:08:53 來源:餐飲新連鎖

餐飲需要平衡味道、效率和體驗,企業很難通過單一長板實現長青。

這個端午,消費力下滑趨勢依舊。

今年端午節,國內旅游出行1.06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2.8%,但國內旅游收入373.1億元,僅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9%。

五一人均消費數據下滑的趨勢,毫不意外的延伸到了端午,并大概率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實際上,不少業內人士對此早有準備,據餐飲新連鎖了解到的情況,早在消費并沒有如預期一般復蘇的時候,資本的目光就已經投向了更加剛需的快餐賽道。

前蘭湘子ceo許靜宜表示:“疫情前,大家會追求小眾、差異化、創新的東西,但是時至今日我們發現,屹立不倒的還是快餐,因為快餐是符合馬斯洛需求的,所以站在投資的角度來看,當我們不確定的時候,就去抓高頻剛需的,抓確定性強的。”

快餐賽道,正在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崛起。

1

快餐成資本新寵

餐飲新連鎖發現,不論是品牌還是資本,都在涌入快餐賽道。

資深從業者們大抵都有著同樣敏銳的嗅覺。早在2021年,老字號川菜馬旺子飯店就開啟了單人定食餐廳世亨飯店,其單品價格多在30元附近,但菜品份量比較小,有效平衡了售價和成本,相對更低廉的價格也在食客間大受歡迎。

不久前,拌飯新品牌“西塔老太太拌飯”上海首店亮相,產品包括拌飯、拉面、冷面、肥牛火鍋、以及雪綿豆沙等地區特色小吃,整體價格在10-69元之間,招牌拌飯在28-38元之間。

西塔老太太拌飯,是西塔老太太品牌繼主品牌“西塔老太太泥爐烤肉”、日式燒肉品牌“火爐家燒肉店”后的品牌矩陣一次拓展。相比于主品牌動輒百元的客單,西塔老太太拌飯相對簡餐、快餐的形式,更注重都市人群在食物上的剛需,實際上也恰恰符合了當前市場最基本的情況——消費降級,快餐崛起。

銀河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快餐市場的市場容量已超1萬億元,占餐飲市場份額比例約25%,2020-2021年間,受疫情影響,中式快餐賽道增速放緩,但隨著疫情放開后,消費并未如預期般復蘇,快餐正在逐漸展現出其身為“基本款”的扛鼎能力。

在2022餐飲融資中,粉面、小吃、鹵味等簡餐、快餐類融資占據了“餐”賽道大半,2022年1月,“易嫂食堂”宣布正式完成數百萬級天使輪融資;同年2月,“吉祥餛飩”完成近億元天使輪融資;3月,麻辣燙品牌“辣盤盤”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此外“喜姐炸串”“陳香貴”等品牌還完成了多輪融資。

當喧囂褪去,一些具備規模、剛需且具品牌力的餐飲項目便浮出了水面,他們正在這輪消費降級中展現出非凡的統治力。

2

餐飲的盡頭是性價比

性價比,正在成為消費者選擇中占比最重的因素。

疫情前的餐飲人根本沒想到,短短三年后,曾經市場上花樣繁多的創新、私房菜、個性化餐廳就已經后繼乏力,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消費降級。

實際上,消費降級早就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到了各行各業,只不過一場疫情徹底把池子里的水放了個一干二凈,讓煮青蛙的溫水變成了沸水,于是有人驚覺寒冬來臨。

那么問題來到了品類,為什么火的是快餐?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4月份,餐飲收入15888億元,增長19.8%;尤其是4月份暴增了43.8%。與之相對應的是,2023年前五個月新增餐飲企業數量達到了驚人的134萬家,同比增長了27%。

大概是因為“開店的比消費的還要多”,“卷價格”成了店家退無可退的退路——其中,快餐更是快被各類品牌擠破門檻了。

今年以來,在跨界打劫餐飲門店的大名單里,已經擠滿了“老對手”和“新面孔”:711的面食四件套只賣13.9元;羅森5元的烏冬面讓打工人們感動到哭……

如此看來,快餐的火爆,也僅僅是因為它滿足了打工人們自嘲的“”花最少的錢維持生命體征”而已。

就像許靜宜所說:“以前我或許會為了場景去買單,但如果我收入出現了危機,消費開始降級了,我可能不會去為更多的附加消費買單了,但至少我還會為了一碗剛需的飯買單。”

“在快餐的品類優勢下,極致性價比就是最大的競爭力。如果你花20塊錢就能解決一頓還不錯的午餐或者晚餐,那么這種滿足剛需的賽道的增長就差不到哪里去。”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隨著部分快餐價格大幅度上升,消費者大呼吃不起時,走紅于當代打工人之中的竟然有“小飯桌”身影。如果深究,“小飯桌”和快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去品牌化的快餐,能無痛平替快餐所有的痛點。

我們發現,能打敗快餐的竟然還是“快餐”,不禁感慨“原來性價比才是第一生產力”。

3

快餐破局,“效率”為王

快餐是以效率為驅動的業務模式,快餐想要破局,其根本仍然在效率。

盡管此前中式快餐三巨頭排隊上市的熱鬧場景,喚起了一波又一波中式快餐賽道的投資熱情。但遲遲未能邁出最后一步的三巨頭,也始終打不下去快餐的價格。

熱鬧歸熱鬧,餐飲人的快餐之路究竟該如何去走?

1.極致性價比,降本增效

如果品牌試圖通過漲價創造營收,某種程度上就說明:或許品牌在模型構建中,就沒有完成效率最大化,由此造成的終端溢價最終就會被消費者買單。

■ 源自:網易數讀

效率最大化,涉及到許多維度,是否有效利用室內空間,是否能通過造景達成高翻臺的目的,又是否能溝通過動線的梳理完成人員利用率最大化。

此外,快餐和正餐的邊界正在模糊。

絕大部分以快餐正餐化為思路的品牌,實則還是效率為核心,只是在以效率為核心的基礎上,融合正餐體驗的需求,而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提高客單。

但現實是,無論以何種手段提高客單,消費者留給品牌的余地已然不多,因此品牌能夠做的是,保證坪效和人效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性價比的選擇。

2.拓寬消費場景,增加營收范圍

拓寬消費場景,除了產品品類外,銷售渠道、用餐場景也是可以考慮的因素。

產品選擇上,可以考慮不同消費場景:包括適合外帶的品類、平價簡餐類、社交聚餐類等等,這樣既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多品類也能有效增加營收范圍。

此外,延長經營時間,例如早上售賣粥面,中午主打快餐,晚上經營炒菜,夜宵準備燒烤的全品類、全時段的經營模式,也能通過經營時間的延長完成營收增加。

這種模式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覆蓋人力成本以及損耗,對后廚甚至前廳的人力成本要求極高。

3.賽道細分,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資本開始關注更加細分的賽道,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場的“增量空間”,競爭大的地方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定會押對寶,但藍海永遠是充滿想象力的伊甸園。

許靜宜坦言:“現在作為投資,我們會選擇一些類似越南粉這樣的小項目,因為這個賽道很窄,競爭還不激烈。”

站在市場的角度,過往商家將新奇體驗作為提高客單的手段之一,而如今盡管泡沫破滅,細分賽道的需求卻依然存在,在將不必要的溢價剔除后,細分品類完全可以在快餐賽道再次出發。

餐飲新連鎖認為,餐飲需要平衡味道、效率和體驗,企業很難通過單一長板實現長青,但通過建立極致效率模型,像薩莉亞一樣豎立競爭壁壘,同樣是品牌實現持續增長的潛在路徑之一。

寫在最后

快餐的崛起是時勢所趨,只有當潮水褪去,才能看清行業最本質的邏輯。

普遍的消費心聲告訴我們,快餐應該回歸到品類的本質——物美價廉、便利消費,但如何在此基礎上又能保證利潤,是一個難題。

就像中式快餐至今沒有一個頭部品牌一樣,快餐的崛起為賽道提供了向上的風場,而誰能率先解決標準化程度、連鎖化率等問題,或許就將成為下一個“答案”。

 

本文轉載自餐飲新連鎖,作者:施冰鈺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