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份額急轉直下,美團“燒錢換市場”能走多遠
沙水 · 2015-09-15 09:30:57 來源:紅餐網
美團可能從來都沒有像今年這樣焦慮過,不僅是融資之路的一波三折,還有市場份額的急轉直下。
繼今年1月完成7億美元D輪融資之后,美團時隔半年之后又開始積極謀求新一輪融資——這說明經過半年的燒錢,賬上已經所剩無幾。近日有消息稱,美團已完成15-20億美元的E輪融資,不過隨后又有媒體爆料這并未最終做實,看來美團融資并不順利。屋漏偏逢連夜雨,融資遇阻的同時,美團耗費多年構建的先發優勢已被巨頭們彎道超車,市場份額開始被對手蠶食。
有媒體報道,今年2月-5月份,大眾點評的GMV(總交易額)增速已連續四個月超過美團。也有投資人透露,百度糯米的市場份額增速極快。從6月開始,百度糯米每個月能從美團搶下2%份額、從大眾點評搶下1%,三個多月時間百度糯米市場份額增長超過100%,而美團和大眾點評份額在不斷下降。相比之下,美團下滑得更快,預計年內將跌至50%以內。這也意味著在整個市場還在高速增長的情況下,美團的增速是最慢的。
美團會調整自己的“燒錢換市場”戰略嗎?
美團增長速度下滑,市場份額下降
在2014年美團啟動“大躍進”之后,業務快速擴張,上馬外賣、酒店諸多新品類,下沉到更多城市,而GMV這一核心KPI瘋狂增長,2014年達到破紀錄的460億元,2015年更是定下了1300億元的目標,上半年已完成了470億,距離目標尚有一定距離,但也未必不能完成。
然而,根據易觀國際最新發布的《中國生活服務O2O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美團上半年GMV大幅提升的背后,市場份額居然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1個百分點,降至51.9%,即將跌破美團50%的心理防線。與此同時,全平臺的交易流水增速與團購交易流水增速,美團已連續6個月落后于大眾點評和百度糯米,增速出現了明顯下滑。由此看來,美團今年能否完成1300億元GMV的目標還是一個問題,就算完成,未來保持高速增長可能性也很小。
與美團增速下滑對應的是,背靠BAT的競爭對手借助于背后母公司的入口和流量優勢,依靠造節、重點城市攻堅、差異化服務諸多手段,正在高速增長,蠶食美團的市場份額。
1、 美團不具備競爭對手強大的入口優勢
在入口和流量引入方面,有著成為BAT序列野心的美團始終沒有太好的建樹。拒絕了阿里的大規模介入,阿里把自己的入口給了親兒子阿里口碑,美團不得不自己尋找更多入口。而與美團苦尋入口不同的是,大眾點評背靠著微信這一超級入口,遠遠地看著別人為入口廝殺。百度糯米則有百度全體系的入口流量導入,9月8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上,度秘打造全新的超級O2O入口以及糯米+伙伴聯盟提供的更多入口,讓百度糯米在入口層面將美團遠遠拋在身后。
2、 美團受競爭對手差異化經營的沖擊
依靠微信入口以及餐飲點評信息優勢,大眾點評引入閃惠這一新模式幫助其吸引用戶和商家,受此影響,今年2月-5月份,大眾點評的GMV(總交易額)增速已連續四個月超過美團。再看百度糯米,今年以來,通過進行大規模造節營銷,百度糯米最近的一次活動單日交易額峰值已突破4.5億元。通過到店付、儲值卡、聯名會員卡等新服務和新產品,百度糯米的市場份額快速提升,三個多月時間市場份額增長超過100%。而阿里口碑雖然并沒有大的動作,但其帶著60億元以及阿里的后盾支持歸來,后勁十足。這些玩家都想彎道超車,給到美團的壓力可想而知。
3、模仿對手的經營模式,美團有心無力
如果說,入口問題導致美團市場份額下降,是因為美團不愿意被阿里吞并,屬于最后的堅持——或者說是王興個人的堅持的話,那么面對大眾點評和百度糯米各種造節營銷和差異化經營,美團為何不效仿?要知道,造節營銷和這些差異化經營手段,想模仿其實很簡單。
三個字,沒錢了。
美團如今超過50%的市場份額是純粹依靠數額巨大的補貼維持的,面對巨額補貼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營收和賬面純粹從投資者拿來的資金必須保證用于維持正在不斷下降的市場份額,無法用作它用。這也是美團未能及時跟進的最大原因——年初是融了7億美元,但這筆錢早已經有了用處。
美團融資遇阻,2015年決戰已不現實
正是感覺到資金的壓力和市場份額的壓力,王興打算在2015年畢其功于一役。作為美團的創始人,王興在今年春節曾發布內部郵件,認為2015年是O2O市場“真真正正大決戰的一年”。正是抱著這樣的決戰心理,美團“豁出去”要跟對手們決一死戰。而對手的對此的反應卻是——不接招。
緊追美團不放的百度糯米將自己的階段目標設在了未來三年,這意味著百度糯米在今年并無決戰之心。阿里口碑今年重新啟動,投資60億元,自然也沒有大決戰的可能。這說明,美團很可能被對手拖住!
美團在當前的國內O2O市場格局中,相當于一個有內傷,正在遭受兩個對手攻擊的巨人。只要這個巨人與它的對手正面對決,并將其戰勝,巨人就有機會停下來養好傷口,成為國內O2O市場的統治者,繼而源源不斷發展壯大。然而,這個巨人的對手卻并無與其決戰的意圖,相反卻是與其打起了持久戰。這種情況下,巨人的內傷得不到治療,卻不斷新增外傷,不斷地被削弱,最終喪失爭奪統治地位的實力。
美團這個巨人正處于內傷未愈,外傷不斷新增的階段,它急需新的資金補給。于是,美團啟動新一輪巨額融資,意圖借此強行逼迫對手背水一戰。
然而,美團15-20億美元的E輪融資,并未塵埃落定。盡管消息稱有20多家國內外投資機構“有意向”,但一位國內知名投資人對騰訊科技表示,“還早得很,美團融資還遠遠沒有close,很多大的基金都拒絕了美團,只有幾個小的基金參與。”另一位知情人士則表示,弘毅資本原本想投資3億美元,到簽署SPA時突然反悔。這說明,融資對于美團而言并非一切順利。
投資人猶豫不決的原因,主要是資本大環境遇冷,投資人開始反思O2O行業是否能夠純靠燒錢贏得最終勝利,尤其是在BAT這三位強悍的巨頭面前。在這樣的思考之下,美團如果不能給出燒錢何時結束、結束后能帶來什么的答案,很難說服新的投資人掏錢,老的投資者愿意跟進,也是因為大家已在一條船上了。美團最終能否拿到數十億美元的“籌碼”與百度糯米、阿里口碑和大眾點評繼續鏖戰,尚未可知。而可以確定的是,BAT巨頭都無心與之在2015年決戰,因為從市場份額和各項數據變化趨勢來看,BAT更期待玩消耗戰!這對美團來說的確是個壞消息。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