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餐飲死亡啟示錄
秦少油 · 2015-11-25 09:09:03 來源:紅餐網
能夠在2015年指出50家成功的長沙餐飲企業,最成功的餐飲策劃大師也要絞盡腦汁;掐指一算15年來長沙消亡的1000家餐飲企業,只要稍微關心吃喝的幾個人就能搗鼓出啦。據說門檻最低的餐飲行業,其存活率并不比萬千創業(chuan xiao)來得更高更好。
據我們有限的了解,實際情況并不樂觀。如雕爺牛腩,伏牛堂,外婆家這樣的所謂成功的餐飲企業,在全國范圍內,也實屬寥寥。更多的呈現在我們的記憶中,呈現在飲食文檔處,呈現在大眾點評的僵尸頁面中的,是無數的死亡了的餐飲。在那些白骨森森的 ,死去了的餐飲面前,如今所謂成功的餐飲企業,其成功的也許也要失色不少。有何成功可言,不過是踏著許多失敗的餐飲企業走到了今天。未來必定是光明的嗎?不過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地做好自己當下的企業。
寫下一份長長的餐飲死亡名單,無疑令許多人看來并不舒服。古訓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以少油對中國社會的了解,大約成功的餐飲人并不會掏心掏肺的把秘訣告訴你,而失敗了的案例卻扎扎實實提醒每一個人,哪些是餐飲真正的雷區。
1、因環境而死去的店子
因環境而死亡的長沙餐飲,我們可以看見的是整個南二環沿線的許許多多的餐飲。從極其火爆的菩提樹、江南天天漁港,衡東味美思,到去年的玉樓東,湘菜玉樓東;再到農門陣,西湖樓(原來的店)九禧。這些店子或大或小,一個個接踵而至舉步維艱,最終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這是交通造就的一大案例。
而在城市中央,也有許多店子因為城市改造而紛紛作古了。如蓉泰,四方坪土雞,辣椒炒肉萬家麗店等等。指出這些店子看起來毫無意義,因為我們所能批判的只能是政府的城市規劃。假如沒有長遠的目標,而亂規劃,亂改造,這將給餐飲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浪費。自然,餐飲業的代表,應該向政府提出這么一個建議。而另一方面,卻也提醒著餐飲投資者,選址仍然是企業的重要一步。要么你無須一個長久的地址,要么老老實實相信地段為王,那些以長久為根基的地段,顯然有著更為悠久的投資價值。
環境還有別的所指,比如政治氣候,如八項規定,把不少主打高端消費的店子給逼到了絕境。而城市美食風潮的改變也左右了許多店子的生死。這份長沙餐飲死亡名錄也許更長,而點名指出來的,則有待網友做進一步的補充。
2、因人而亡
環境大部分都具有不可阻擋的原因,而因人而亡的長沙餐飲企業同樣不少。老早以前非常火爆的鳳凰城美食,更早的芙蓉國海鮮等等,都因人而亡。人的因素至關重要。我們可見一些高管的離去,分割了一些重要企業的成長空間。我們看到一些企業因為內部股權的混亂,而紛紛走向了分崩離析。類似的案例太多,逐一分析也并不復雜。比如聞名遐邇的長沙窯,那曾造就長沙高端餐飲風尚的門店,而終于消亡了。在十幾年前日均營業額達到17萬元的金悅酒樓,也無聲無息的消失了。類似的案例簡直多如牛毛,好在本文要在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重視其失敗的案例,故而并不愿意多多舉那些例子。
成功店子有許多成功的理由,失敗的店子也有許許多多的理由。看成功的故事容易讓人忘了自己飄飄然,看失敗的案例,則使人戒驕戒躁,扎扎實實埋頭苦干起來。
在歷史的天空中,只剩下真相,對于味道的鞭辟入里的分析,對于經營策略的條分縷析的剖解,對于無數曾經過我們舌尖的菜肴的品評。醉過知酒濃,愛過知情深,而對于死亡了的餐飲,才有真正的時評和餐飲評論。
在我居住的樓下,有一間名為“五個廚子”的餐館倒閉了,距離它熱鬧的開業不過過去4個月。我并不心痛這個老板虧了錢,因為那錢本來是他自己的。但我并不吝嗇自己的評論。在餐飲所有的成功要素中,最微不足道然而卻也是性價比高的,恰恰是一些看似無關痛癢的交流,那些看似空無一物的高談闊論,那些浪費一杯清茶、一些時間的網絡文章,有時候也許值得一讀。
在眾人喧騰互聯網餐飲企業的年代,我們且為曾張牙舞爪的餐飲門店作一個祭文……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紅餐網立場。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入駐作者專欄請聯系小編:QQ 384643049)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