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菜需要放進冰箱里才可以保鮮,餐廳的環境也需要放進“冰箱”里保鮮。這個保鮮度關乎造價和運營成本的分攤,因此必須把餐廳裝修放進時間的大冰箱里。
做到這4點,讓你的餐廳的裝修??闯P?/a>
盧康 · 2018-06-15 21:30:00 來源:紅餐網
想讓餐廳的環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就需要在時間跨度內維持餐廳效果的保鮮度。
這個保鮮度該如何保持呢?
餐廳裝修的保鮮度、耐久性跟成本直接掛鉤。裝修的生命周期越長,每個月的折舊率就越低,利潤就會對應的增長。因此很多投資人認為,裝修就是用最少的錢做最好的效果。
但什么是最好的效果,什么才是最少的錢,用什么標準怎么評判?
紅餐網專欄作者盧康曾多次參與星級酒店餐廳的設計,他認為在做星級酒店餐廳設計之前,除了要對餐廳的成本支出、投資回報、裝修翻新做明確要求外,還要注意動線、裝飾、元素、顏色等因素。
1 ?動線有張有弛 ?
服務動線跟餐廳面積大小無關。任何餐廳在前期設計時都要考慮動線,否則裝修后一旦發現問題,后果是災難性的。
酒店的全日制餐廳(自助餐廳)面積一般在 300—400 平方米,風味餐廳卻只有 50 平方米左右。這兩者的業態不一樣,功能流線的布置也會有所區別。
自助餐廳主要是客人的主動行為,所以動線設置要注重客人走到布菲臺或者明檔取餐處的便捷性。服務動線主要考慮餐具回收時可以快速準確地回收到洗碗間,盡量避開客人的取餐動線。
風味餐廳客人是以品嘗為主,用餐節奏和速度都較慢,需要注重服務員和客人的服務交流,所以兩條動線會有部分重疊。當穿著特色服飾的服務員穿梭在餐廳時會增強客人對特色風味的了解。
例如廈門某知名全日制餐廳,客人取餐動線靠近明檔和取餐臺,回收通道安放在另外一邊,這樣的設置既能及時地收取餐盤又不影響客人的用餐。
倫敦萬豪酒店的風味餐廳的動線則相對緊湊,客人之間的座位間隔比較近,客人在體驗過菜系之后還可以互相交流,服務人員在餐廳中來回走動,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2 ?裝飾去繁存簡 ?
當下有一些餐飲投資人覺得簡約素雅的設計風格沒有含金量,單純地認為滿目琳瑯、造型多樣、燈光喧鬧的風格才有設計感。
其實,滿目琳瑯、造型多樣、燈光喧鬧的設計風格存在很多問題:
1、造型多意味著材料和工藝的復雜,在運營過程中會給打掃衛生帶來壓力。
2、燈光多直接帶來電力消耗和光源污染。
3、裝飾過滿容易導致局部陳舊,影響整體視覺效果。
4、餐廳的東西如果越堆越多,難以預留空間給后期增色。
5、熱鬧的裝修風格,難以保鮮和保持時效性。
為何酒店的餐廳,裝修幾年之后看上去依舊如新?
這是因為酒店的餐廳設置遵循了去繁存簡的原則,格調大多是內斂簡約、大方得體,通過大塊面的重復和局部的變化來凸顯餐廳的氣質。
上海某酒店餐廳面朝黃浦江畔,內部裝修低調從容,簡潔的墻面和素雅的搭配將客人視覺引導至窗外的廣闊江景。
馬來西亞的蘭卡威瑞吉酒店也是同樣的手法,以優雅的海島生活為原點,簡約的裝修和富有文化的點綴傳遞出不同國度的餐飲文化。
置身于這樣的餐廳中,食物還未上桌,客人早已腦補了菜品的高貴。
3 ?元素統一有趣 ?
在餐廳的裝修上,有時候花同樣的錢,效果卻千差萬別。影響其中的就是元素的運用。
元素是餐廳裝修中重復運用的靈魂,能提升餐廳氛圍,加強客人的體驗感,能夠讓餐廳保持固有的姿態對抗時尚的變遷。
很多餐廳在裝修時容易忽略這個節點,后期想到什么就補充什么,最后呈現給客人的效果支離破碎,不倫不類。
餐廳設計要根據整體的文化元素進行提煉,不同的餐廳會有不同的元素應用。這種差異化的處理手法能讓客人來餐廳之后感受到不同于客房和大堂的驚喜感。
深圳某知名大酒店,在中餐廳的設計中注重格調的營造,整體木質風格莊重典雅,地毯的元素富有趣味性,打破空間的沉悶,增加了華貴感。
同樣,北京一家酒店的餐廳從中國古建結構中提取斜面接榫的元素,運用于天花、墻面以及地面的紋樣。雖然沒有使用中國紅來凸顯皇家氣派,但這種氛圍底蘊非常大氣,隱喻了古都建筑的文化內涵。
4?顏色前呼后應 ?
前幾年工業風(注意不是?LOFT 風格)比較流行,很多餐飲人都追著要去做這種看似花錢不多效果不錯的風格。
對這種風格評估過后,我們的團隊覺得工業風的餐廳保鮮期太短。因為這種風格一般都是采用大對比的深色調、要么是黑漆漆一片,要么就是紅黃藍相配,視覺上只講究刺激,不注重長久。?
而酒店餐廳的配色非常謹慎,前期就對客人的消費層次和審美做出了評估,所有的顏色運用都考慮到客人的喜好,預留花藝或者藝術品的位置來調節顏色基調,所以酒店餐廳的視覺常看常新。
香港半島酒店的自助餐廳就是這方面應用的翹楚。該餐廳以歐式古典元素搭配淺色系的基調。既體現了高級餐廳的儀式感,又沒有拒人千里之外的高冷,餐桌上的花藝顏色根據不同的時令和需求隨時更換,讓餐廳始終保持新鮮度。
備注:文中部分圖片來自馬蹄網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