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全國開賣「小鹿茶」,喜茶、奈雪們要慌了嗎?
零售老板內參 · 2019-07-09 10:04:10 來源:紅餐網
不再只做現磨咖啡生意,瑞幸也要賣茶了。
7月8日下午,瑞幸咖啡在北京宣布正式開辟茶飲新品類,并推出旗下茶飲子品牌“小鹿茶”。也即是說,從今日起,小鹿茶將像咖啡、輕食一樣成為門店“標配”,全面進入其覆蓋全國40個城市的近3000家門店當中。?
抓住中國現磨咖啡市場風口,瑞幸在過去一年多時間快速崛起,并于今年5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最新市值達到46億美元。瑞幸講述的咖啡創業故事,也一時間成為消費市場熱議焦點。?
與星巴克第三空間概念不同,瑞幸咖啡主張“無限場景”品牌戰略。相較于傳統咖啡館,瑞幸分別開設旗艦店、悠享店、快取店、外賣廚房店等不同類型店型,滿足用戶咖啡多元化消費需求。簡單的解釋就是,既要滿足線下咖啡即買即喝需要,也提供線上外賣配送服務。?
而伴隨此次小鹿茶正式推出,也意味著瑞幸品牌理念發生本質的調整,從咖啡切向大飲品市場。但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以及不同于以往擴展產品線到輕食小食、BOSS午餐,開辟茶飲市場背后,究竟藏著瑞幸心中怎樣的野心??
1?從咖啡到茶飲,瑞幸要補充白領消費場景??
“進軍新式茶飲是瑞幸咖啡的既定戰略”,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郭謹一現場表示,茶飲與咖啡已經成為最受辦公室年輕人歡迎的兩大飲品。?
郭謹一稱,瑞幸咖啡經過近20個月的發展,網點布局、客戶復購率以及品牌知名度均持續提高,這幫助小鹿茶建立五個方面的優勢:瑞幸首席茶大師嚴選監制、原葉鮮萃茶湯、優選NFC鮮榨果漿、天然健康原材料、以近3000家直營門店高密度覆蓋。?
瑞幸的這一跨品類布局并不意外。早在今年4月10日,瑞幸便在北京、廣州兩地小范圍上線小鹿茶,彼時曾一次性推出4款茶飲產品,此后逐漸豐富產品線及覆蓋范圍。?
今日查詢北京某快取店菜單發現,該店小鹿茶系列產品現已更新至8款,諸如活力派對檸檬綠茶、活力檸檬紅寶石茶、桃桃山霧烏龍茶、芭樂芝士紅寶石茶等品名茶飲均上架在售。
據悉,小鹿茶產品整體將涵蓋芝士茶、手搖茶和牛乳茶等四大系列,并由大紅袍大師劉安興、臺灣菜大師曾攸賢作為首席茶大師領銜的團隊監制。從今年7月起,將在全國門店陸續上線四大品類的10余款產品。
小鹿茶產品系列,圖據瑞幸咖啡官方
開辟茶飲品類,能直接增強瑞幸用戶場景覆蓋能力。瑞幸聯合創始人、CMO楊飛在現場表示,咖啡用戶與茶飲用戶高度重合,小鹿茶鎖定的是新生代年輕職場人群,定位年輕人的“活力下午茶”。?
楊飛在發布上引述一份新式茶飲行業報告數據顯示,辦公室飲食消費集中于下午2點后。此時人們的專注度開始出現下降,會進行晚餐前的非主食類消費。
事實上,現磨咖啡消費峰谷特征同樣明顯,早晨上班時間段及中午前后,屬于咖啡飲用兩大高峰期。此后從下午到晚上,咖啡需求逐漸降低,進入閑時階段。飲品消費則恰恰相反,工作日白天都在工作,消費往往集中在下午和晚上時間段。?
對于瑞幸來說,茶飲品類幫助他們在時間段上與咖啡進行互補,填滿用戶消費空白地帶。某種意義上,也是延伸其“無限場景”品牌價值邊界的一種體現。
不過,這與瑞幸此前推出的輕食小食、boss午餐等有著明顯區別。
與咖啡一樣,堅果、沙拉、餅干等產品同為辦公室白領準備,彼此功能互補,可搭配程度較高。但茶飲則不然,與咖啡消費天然互斥,各自服務各自的用戶群體。
因此,瑞幸推出小鹿茶,不僅僅是豐富品類或者辦公室白領飲品場景那么簡單,更多應該是在咖啡群體之外,尋找年輕群體里的增量用戶。
有意思的是,在今天的發布會上,瑞幸同時宣布聘請劉昊然作為全新代言人,幫助推廣小鹿茶。這也是繼湯唯、張震之后,瑞幸簽下的第三位品牌代言人。這釋放出一個明顯信號在于,與后兩位不同,90后當紅小生劉昊然的加入,不止是幫助保持品牌新鮮感,更多是為茶飲市場背后的新生代用戶“量身定制”。
2 咖啡只是瑞幸的品牌抓手??
瑞幸對于大消費市場垂涎已久,小鹿茶只是正式將這件事擺到明面上。或者說,只是其消費市場擴張計劃的一部分。?
“瑞幸不僅僅是咖啡”,錢治亞在今年5月底舉辦的2019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暨全球咖啡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咖啡是一門好生意,高粘性、高頻次、高毛利,但更重要的是,她強調“咖啡是一個非常好的抓手”。?
以咖啡做引,搭建相應門店網絡,同時培養APP使用習慣,瑞幸意在建成一個涵蓋線上線下的消費渠道網絡。不過在這之上,除了咖啡,瑞幸還打算銷售果汁、輕食、小食等日常吃、喝產品,以強化其渠道流通價值。打一個比喻就是,瑞幸不是要造一輛特定車型的汽車,而是要修建一條供汽車跑的高速公路。?
對于瑞幸商業邏輯和壁壘,錢治亞將其總結為“兩個飛輪”:一是門店越開越多,豐富產品線,消費者需求和年齡結構層次會進一步增加;與此同時,終端消費者訴求會以數據的形式,向上游渠道傳輸,而這會變成瑞幸面對上游供應商的“籌碼”,提高其議價能力。“這就形成了兩個正向的飛輪,”在錢治亞看來,兩者會相互促進,幫助持續提高瑞幸的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瑞幸過去在建立的競爭優勢,主要是從咖啡的“低成本”,“低價格”做文章。如今思路已經整個轉變,從多種品類著手,在其渠道網絡周圍筑起盡可能高的圍墻。
瑞幸會做此類設想,跟行業供應鏈現狀有關。單純從利潤額占比角度來說,咖啡店和零售商拿走了一杯咖啡大部分利潤,烘焙商拿走了咖啡批發的主要利潤。
對于仍處于市場投入期的瑞幸而言,采購量不僅與品牌議價權高度掛鉤,還事關門店接下來的生與死。
此外,咖啡屬于舶來品,目前在國內普及度并不高。根據一項行業統計,中國人咖啡人均年消費杯數僅為6杯,并且其中現磨咖啡僅占到約25%。瑞幸跟很多咖啡行業創業者一樣,首先面臨的一大共性問題便是如何培養用戶飲用咖啡習慣。
瑞幸創始人錢治亞在上市敲鐘當日發表的六條《咖啡宣言》中,甚至還有一條需要專門辟謠“喝咖啡不健康”的不實說法。
與之相對,新式茶飲市場環境要成熟的多。作為茶葉發源地,中國茶飲消費有著天然用戶基礎。在飲品以及日常消費尋找相關零售業態的多元化機會,可以幫助瑞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證競爭優勢不被新入場者抵消。?
3 喜茶、奈雪們要慌了嗎?
野蠻人跨界殺入進來,對于喜茶、奈雪等新式茶飲品牌,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顯然,直接競爭是無可避免的,但至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夸張。?
以營銷策略為例,瑞幸是另類的存在。聘請行業代言人這件事,此前在星巴克、costa等品牌身上缺少先例可參考。即便如喜茶、奈雪的茶等近些年崛起的新式茶飲代表品牌,也未聘請代言人進行宣傳,品牌推廣更多從新概念店型、新品展開。而瑞幸不但做了,還將品牌代言人模式從咖啡復制到了茶飲品類。?
這種營銷思路區別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品牌打法。?
喜茶、奈雪兩大新式茶飲,今年雙雙朝著400家門店的目標前進,并且二者也在加快在北上廣深等城市之外,向一、二線城市廣泛滲透的步伐。但整體來看,這種滲透主要針對中心城市的核心商圈展開。?
憑借商圈位置優勢,新式茶飲們享受著巨大的天然流量和先天曝光度,對于品牌營銷傳播需求不高。不過付出的代價也很直接,單店投入巨大,根據過往情況,一次性建店投入預算往往在百萬元級別,營收壓力不小。
瑞幸的城市覆蓋面更廣,不過是以寫字樓商廈為主,且在其所有門店當中,超過九成為簡裝修、小面積的快取店,在這之外,需要一定程度的品牌營銷進行市場傳播。?
這種位置的區別,也決定二者面向不同受眾群體,瑞幸依然切的是職場消費場景,而喜茶、奈雪的用戶畫像,則聚焦在18~25歲年輕群體,從其品牌調性、門店設計及營銷風格來看,也均突出個性化、時尚化元素。?
不過,瑞幸要進入的新式茶飲市場,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做。?
對于他們起家的咖啡賽道來說,咖啡豆等級標準化程度較高,終端制作工序一部分轉嫁到烘焙工廠手里,在門店端咖啡制作高度標準化,并且出杯口味相對穩定。
現制茶則不然,首先涉及的原材料更多,儲存、物流運輸等條件相對苛刻,這意味著,瑞幸需要在上游供應鏈上加大投入力度。此外,現制茶的制作工序較為繁瑣,且更加依賴人工操作,無論是出杯速度、供應鏈管理還是人員培訓上,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再者是門店改造投入,還需要重點考慮。目前瑞幸已有的門店,主要是針對咖進行規劃和配置。新加入新式茶飲品類,勢必需要在原有門店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跨類目區域調整。但瑞幸主流門店快取店原本面積就有限,可供改造的空間并不多。如何平衡單店效益和品類覆蓋能力,也在考驗著管理者的運營能力。?
顯而易見的是,曾經在喜茶、奈雪身上試過的錯,如今再次擋在瑞幸面前。唯一的欣慰可能在于,這個市場眼下的集中度并不高,究竟誰能制定行業定價權,還有足夠的想象空間。但是,對手們真的會答應嗎?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