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自拍网-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99资源站-99资源在线观看-欧美国产在线视频-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做餐飲,上紅餐!
投稿

餛飩戰爭 | 有人開店上千家,有人年賺十五億

胡茵煐 · 2020-11-03 10:50:36 來源:紅餐網

本期導讀:

小餛飩成就大生意,有人開店幾千家,有人年賺15億。

今天吃什么?

是中國人每日必須發起的靈魂拷問,這是民以食為天的國人對美食最高要求。

其實,只要在吃客面前,擺上一盤可口的點心,問題很快就能迎刃而解。

小吃小點,以小見大。

它或許隱藏在尋常巷陌,或許躋身在酒樓名店。

在中華漫長的歷史進程里,小吃小點一直扮演著老百姓生活里重要的角色。

在中國這個偌大的消費市場里,小吃小點并非是個十分“賺錢”的熱門品類,但就是這些小吃小點中的饅頭、面條、小籠、餛飩,才具備做成中國的麥當勞、肯德基的條件。

因為點心是可以標準化的,而中餐不行。

看似從早餐切入,但實際涵蓋了一天五市,這是中餐不具備的先天條件。

包子、餃子的小吃小點,對于北方和南方人來說,即是小吃又是主食,滿足早午晚市,下午茶、夜宵全時段經營,消費場景絕不僅局限于早餐。

有些餐飲人利用獨到的商業眼光,在原本大家“瞧不上”的生意上構建自己的商業版圖。

前幾期講述了包子、湯包兩個品類,本期咱們來講講餛飩。

餛飩看似雖小,卻能做出大生意。 本文將把國內做餛飩品類的兩個頭部品牌作為案例,展開敘述。

餛飩戰爭 | 有人開店上千家,有人年賺十五億

1 小小餛飩,成就大生意

究竟是哪里人發明餛飩的?這事情誰都說不準。

貌似只要有麥子的地方,就有用面皮裹著肉、連湯帶水吃下去的食物。

歷史上,餛飩的歷史要比餃子更長些,餃子則是更后一些從餛飩的初級形態中演化而來的,之后又分別經歷了長時間的演變,最終才形成各自的形態。

餛飩是好品類,普世性強。

全國都有吃餛飩的習慣,只是各地方口味、包制手法各異,管餛飩的叫法也不盡相同。

廣東管餛飩叫云吞,口感偏韌有勁道,默認配上竹升面才算夠正宗。

川渝叫抄手,特別之處不僅在于紅油,更在介于餛飩與水餃之間抄手皮的厚度;閩南則稱之扁食,餡料必須是經過除筋捶打的肉糜。

上海人則最愛薺菜肉餡的大餛飩,蒸炸煎煮樣樣都行;蘇州的泡泡餛飩做法最獨特,包餛飩時會在餡芯內留出空間,高溫煮制后會變成一個個圓鼓鼓的泡泡……

盡管各城市的餛飩的口味、叫法不同,但在消費者心智當中都有屬于品類的一塊位置。

最重要的,餛飩品類屬于小吃,要比水餃有更豐富的延展和變化。 早中晚、夜宵都可以吃,素的、葷的、大的、小的、油炸的、干拌的、帶湯汁的口味更加豐富。

可以說,餛飩普世性更強,天生就有做大的品類基因。?

2 命運糾葛

吉祥餛飩VS如意餛飩

餛飩品類里有吉祥餛飩是扛把子,如意餛飩有品牌效應,千里香餛飩開滿大街小巷,北方有滿寶餛飩,上海有本地老網紅的耳光餛飩,還有開創一字型餛飩的顧一碗.....

在餛飩這個品類里,有很多連鎖性品牌,但從各品牌盤踞的地域來看,品牌之間依舊是各自為營,互不侵犯。

本文將兩個頭部品牌做個比較,看看他們如何將餛飩這個品類做大做強,構建起他們的品牌壁壘。

據官方數據顯示,吉祥餛飩全國門店超2500家(2548家),餛飩品類里門店規模第一,如意餛飩緊隨其后,全國門店接近2000家(1902家)。(數據來源于餐眼小程序,數據截止10月30日)

01 品牌的命運糾葛

先暫且不討論兩個品牌的經營之道,先來看看兩個品牌間的“命運糾葛”。

吉祥餛飩是由左兵、翁聯輝和張彪三人一同創立的,據說三位碩士的緣分從小學就開始了。

1999年,在國企分公司當總經理的張彪,由于經濟體制改革,丟了工作;當時翁聯輝在大學任教,還在一家羅森便利店做店長,任性他辭掉了“鐵飯碗”,想要自主創業。

左賓在安徽貴池縣觀前稅務局,做著讓人羨慕的科員工作,因為不想過一眼望到結局的生活,貿然辭職,放棄公務員即將分到房子。

機緣巧合下,三位想要創業的碩士在上海相遇了,上演一部餐飲版的“中國合伙人”。

經過一番市場考察和研究,把上海大飯店小餐館的餛飩都吃了個遍,最終三人拍板要做餛飩。

上海第一家個體戶證書,就是由他們三個領取的,證書編號001。

三人用4萬元的創業資金,在上海人民路租了個15㎡的店鋪,擺上20個餐位,專門賣上海大餛飩。沒想到生意異常的火爆,每天能賣出1000多碗餛飩,一天能賺五六千元。

從一開始打算做餛飩的時候,三位創始人就在特許加盟的商業模式上達成共識。與其加盟別人,不如自己創業讓別人加盟。他們目標是要做1000家店,甚至更大。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在開第二家店的時候,吉祥餛飩就開始建起“中央廚房”,雖然只是面積大些的加工廚房,但是管食材配送。

2003年,開放全國區域代理加盟,品牌發展突飛猛進。2010年,全國開出了300多家門店,僅上海就有100多家門店。20多年過去,當初街邊小鋪,已經蛻變為餛飩界里年入15億的頭部品牌。

吉祥餛飩早期由區域代理商來管理各區域的加盟,期間總部還幫助代理商建工廠,卻沒想到因此栽了跟頭。

因為產品與總部關聯性不強,當時有些加盟商開始謀劃“策反”,更換品牌做一樣的餛飩。

這些遭遇讓吉祥餛飩意識到,產品命脈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回收代理權限,與加盟商之間的供貨方式改為直供。正因如此,后面發生多地加盟商“揭竿起義”。

如意餛飩雖成立于2006年,但事實上,如意餛飩原先是吉祥餛飩在蘇錫常的代理商。

圖片來源:如意餛飩官網

2012年,吉祥餛飩因“策反事件”開始回收代理權,總部收回餛飩產品的核心配方,所以代理商改旗易幟,一時間把全部門店更名為“如意餛飩”。

這事也不是首例,早在2011年,沈陽市場的吉祥餛飩就曾統一更名為“滿寶餛飩”, 原大連的吉祥餛飩皆統統都改名為里食真餛飩。如今,這些品牌同樣也在大力開放加盟。

網上把吉祥餛飩代理商策反戲稱為“代理商嘩變 ”,不過一直是江湖傳言,未得到證實。

3 超2000+店,誰是“餛飩之王”?

在餛飩品類里,第一品牌當屬吉祥餛飩。雖說如意餛飩的“身世”撲朔迷離,但從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規模,并不亞于規模第一的吉祥餛飩。

接下來,將從模式、品牌和產品幾方面進行比較,兩者雖有不同,但又有相似之處。

01 模式:都走連鎖加盟

模式上,兩者都選擇通過連鎖加盟的方式來擴大品牌門店規模和影響力。

在產品的設計上,吉祥餛飩也走過彎路,為了能更加符合加盟連鎖的模式,吉祥餛飩做了幾大改變。

第一,產品迭代、品種減少。

為了能更適合加盟模式,吉祥餛飩開創餛飩統一克數,按盒計數的銷售模式,一直堅持10個一盒。

初創紅利期: 餛飩品種越來越多,最多有過50多種餛飩,100多種餡;

發展調整期: 隨著產品增加,越難管控品質,標準化難度大,所以最終決定縮減產品,只保留十幾種,增加其他品類小吃。

迭代突破期: 產品種類少了,所以將食材和表現形式做提升,產品力就能足夠強。

如今,菜單更聚焦在餛飩單品上,菜單結構 由85%的餛飩,以及15%的其他品類組成。 據官網顯示,光餛飩產品口味就有18種。

第二,在產品的體現上,創新是吉祥餛飩的優勢。

相比傳統餛飩品牌主打薺菜和菜肉餛飩,吉祥餛飩更懂得結合流行趨勢開發新品,比如開發了黃魚餛飩、番茄牛肉餛飩、臘肉餛飩等時下熱門口味。

根據時令來推不同的產品,譬如,春季推香椿餛飩,夏季推小龍蝦餛飩,秋天吃蟹黃餛飩,過季就下線,售賣不超過兩個月。

吉祥餛飩還曾推出過一款蛋黃燒麥的創新單品,據媒體稱,光蛋黃燒麥這一個產品,2018年賣了將近5000萬,2019年估計能賣到8000萬。

與吉祥餛飩的餛飩品種多的情況不同,如意餛飩更重視菜單結構的豐富度,官網顯示菜單結構涵蓋餛飩、蓋澆飯、湯面、小菜、早餐等九大系列產品。

圖片來源:如意餛飩官網

光從產品結構來看,如意餛飩走出了差異化,并非完全主打餛飩,從而賦予門店早中晚餐更多元的消費場景。

02 品牌加盟:堅持低加盟費

如果想要讓加盟商愿意加盟品牌,最重要的是投資成本低,還要能賺錢。

那么吉祥餛飩如何保持加盟店數量增長呢?

堅持成本低投資。 在大多數地區,加盟一家吉祥餛飩,3年只需要1萬元,加盟費用明顯低于很多熱門加盟品牌。

吉祥餛飩做加盟這么多年里,一直堅持低加盟費,做高產品供應比例。原因在于,不靠加盟費賺錢,而靠產品差價盈利,賺供應鏈的錢。

通過加盟方式實現門店數量增長,再通過規模來降低采購成本,就算加盟商想在自采,但發現公司價格更劃算,那還不如直接與公司采購,從而產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強關聯。

據了解,吉祥餛飩的業務團隊有兩個,各自執行部門職能。

一個是直營團隊,負責找門面、建店、培訓,并把一些整理好的經驗在直營店做演示和完善,然后推到加盟體系里去;另一個是加盟團隊,負責加盟門面的尋找、加盟商的甄選等。

長期下來,吉祥餛飩直營店和加盟店呈現2:8比例 ,這種比例更合理地處理好兩者的關系,短期利益能夠滿足,又有長期的利益效應產生。

而如意餛飩選擇的是終生加盟的合作機制,4萬元加盟費即可獲得終生加盟的特權。

假設投資一家50㎡的如意餛飩,加上管理費用、保證金等費用,資金大概需要20萬,

同樣都是低加盟費,兩者都為得是求得與加盟商形成長期合作的機會,從而靠供應鏈達成長期的生意。

03 供應鏈:強者恒強

吉祥餛飩目前門店數超2500+,從門店的分布來看,基本占領了華東及華北大部分的沿海城市。

為了支撐幾千家門店的原材料供應,吉祥餛飩成立了八大生產基地,現代化中央廚房。基本能實現當天生產,當天配送,當天銷售。

作為規模排名第二的如意餛飩,集團旗下擁有如意餛飩、如意菜飯兩大知名品牌。為支撐加盟店的產品供應,如意餛飩在全國成立18個分部,建立五大生產基地。

2018年開始,吉祥餛飩率先踏入了新零售,前后入駐天貓、京東、盒馬鮮生等平臺,開始線上線下的凍品銷售。

從產品定價來看,比灣仔碼頭稍微便宜一點兒,比多數同品類廠商價格都高,但也獲得了不錯的銷路。

相比之下,如意餛飩新零售布局稍晚,今年年中才上線天貓、京東店鋪,恰恰錯過疫情期間速凍食品的熱銷風口。

餛飩品類發展到現在,各餛飩品牌依舊沒有辦法突破現包與規模的桎梏。

有規模,又有供應鏈實力的品牌,產品多是凍品,口感遠遠不及現包餛飩,目前也只能讓餛飩以傳統快餐的形式去銷售。

能現包的品牌沒品牌力或市場規模,更沒有支撐天天供應的能力,除了這幾年堅持現包而發展起來的顧一碗,但從品牌規模來看,也不及頭部品牌規模的十分之一。

4?小吃小點,萬億市場

4萬億的餐飲市場份額,小吃小點占了將近半壁江山。

根據《2019中國小吃產業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顯示,這兩年中式快餐門店增速超過餐飲大盤平均漲幅,整體份額從40%升至接近50%。

事實上,多數人瞧不上的小吃小點的這門生意,但因巴比饅頭的上市,讓小吃小點品類市場后暗藏的機會浮出水面。

從巴比饅頭官方數據來看,巴比饅頭的直營店毛利率能達到60%左右。 有些包點品牌年營業收入多則十幾個億,少則也能賺取千萬級別的利潤,更有些像鼎泰豐的小籠能走出國門,揚名國際。

可見,搗鼓面粉也是門賺錢的生意。

讓我們來算個賬。

招股書披露,2019年末,巴比母公司中飲食品的營收超過10億元,門店數量接近3000家。巴比每家成熟門店的年營收連續三年穩定在30萬左右,月營收在2~3萬之間。

據加華資本的測算,餐飲行業10~15%的凈利潤率預估,單個巴比門店的利潤能在3000~4000元。

但因為巴比的門店大多是夫妻老婆店,老板就是員工,把20%左右的人工成本拋開,保守估計每家門店能實現6000~9000元/月的純利,也就是人均3000~4500元的月收入。

這意味著什么?中國當前有6億人的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所以說包子早點的這小本生意,算是活在中國圈層經濟相對較高的生活水平上了。

再往十年前看,小吃小點還是街邊路邊攤、小作坊,如今巴比饅頭成功靠“賣包子饅頭”上市,2018年營業收入9.9億元,已經算是中國的包子大王。但巴比所占市場份額實際上還很小,這個大市場容得下很多個“巴比饅頭”。

那為什么小吃小點能做大做強呢?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品類的先天優勢。

01 點心能飽腹,是生活常態

小吃小點本身就“自帶流量”,也最貼近民生。

它并不局限某一類人群,某一經營時段,某一消費場景。 就餐動機也很明確,周一至周五都存在大量的需求。

圖片來源:攝圖網

包子搭配豆漿就能解決一頓早餐,餃子也可以對付一下工作日的午餐,當胃口不好,來碗餛飩能緩解不適……小吃小點本就是日常飽腹的必須品,能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

盡管疫情當下餐飲行業遭遇重創,但最先恢復的也是剛需的小吃小點。

再者,小吃和正餐相比有很大的差異,恰恰是因為“小”,能減輕消費者對價格的承受負擔,所以也賦予品類更高頻的消費場景。

一頓飯上百可以接受,可頓頓飯上百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負擔不起。所以,比起人均動輒過百元的大眾餐飲,小吃小點才是民生剛需。

02?點心更容易標準化,快速復制

中國的饅頭、小籠、餛飩等,完全有條件做成中國的麥當勞、肯德基,因為小吃點心是容易標準化的,而傳統中餐卻不行。

入行門檻低,產品線相較于中餐更單一,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相對于其他餐飲品類,小吃小點的產品及模式更容易被標準化。

圖片來源:攝圖網

就比如包制點心,只需要規定好面粉的配比、餡料的配方,其余完全可以通過加工廠實現全流程的加工制作,或是配送至門店完成最后包制。

而正餐要炒一份菜品,需要切配、擺盤、調味、火候功夫全靠掌勺廚師拿捏。

正餐過于依賴人工,也導致傳統正餐很難完全標準化的原因。假如那天廚師心情不好,多抖了兩勺調料都會影響菜品出品。

03?搭上消費升級、城市化紅利

隨著城市進程不斷加快,你會發現街邊的路邊攤、美食店在慢慢消失,反而給了“干凈衛生又有品牌感”的小吃小點更多機會。

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吃小點品牌走上規模擴張的快車道,實際上得益于中國城市化改造與消費升級的紅利。

筆者曾服務過一家餐飲連鎖企業,其借助交通和冷鏈能實現廣東區域各城市門店,一天一配,甚至一天兩配的高效供應,而這些都是因為交通便利和現代保鮮技術的不斷完善。

這些年中國高速、高鐵、機場基建的完善,使得交通更便利和快速,進一步縮小甚至填平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鴻溝,同樣加速餐飲品牌供應鏈的發展。

結語 ??

中國的人口足夠多,市場也足夠大,足以容得下很多個“巴比饅頭”。

縱觀全國的小吃小點行業,從南到北,自東向西,這些品牌還只是獨霸一方,還沒有真正從群雄割據中角逐出真正意義上的行業老大、全國品牌。

雖然一些品牌已經在某塊區域版圖里取得傲人的成績與收益,但是中國市場足夠大,大到能有足夠大的空間來施展“拳腳”,廣到還有無數的市場紅利等待挖掘,相信未來還有更多的“巴比饅頭”會誕生。

資料參考:

1、專訪吉祥餛飩創始人:年入15億背后有5個“硬核策略”!| 餐飲老板內參

2、3個碩士丟掉鐵飯碗賣餛飩,上演“中國合伙人”,年賺15億!|營銷報

3、吉祥餛飩20年 | 微參考

4、同樣是數千年消費習慣的延續,餛飩品類為何鮮有商業黑馬?| 筷玩思維

胡茵煐

353

文章

1150871

閱讀量

胡茵煐 漆點品牌咨詢 Black Dots 聯合創始人,15年本地生活服務O2O創業經歷,專注餐飲食品全案營銷,多年線上線下營銷實戰經驗,曾服務耶里夏麗、家府潮汕菜、兜約下飯菜、仟福粥點、湖南食在不一樣、蘇小柳點心專門店、陳記順和、潮牛海記、九龍珠餐飲、伊佳林開心夢工場等品牌。(微信號:yuelaoban)

最新文章

聯系人:黃小姐

聯系電話: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