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潮”即將退去,川菜危機驚現!
胡茵煐 · 2018-08-20 09:05:22 來源:紅餐網
“無辣不歡”的時代已逝,川菜即將沒落?
餐飲風口:一看川渝,二看潮汕。
從川渝火鍋、酸菜魚,到潮汕牛肉火鍋,這些品類席卷著全國餐飲市場。?
最近,餐飲市場上流傳著“無辣不歡”正在退潮的說法。不少川菜品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辣”如果退潮,那么代表著川菜將面臨沒落。
我整理川菜市場的變化,在此想與各位餐飲人共同探討。?
一?重口味在被忽視?清淡、健康的意識正在崛起?
辣這種感覺,是指熱與痛的混合感覺。通常是指像姜、蒜等的刺激性味道,也泛指植物中的辣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度百科?
辣椒并非土生土長的中國產物,進入中國人的食譜才不到500年的歷史,但它取代了花椒、生姜、茱萸等幾千年的傳統香料。?
每個人對于辣的感覺都有所不同。那么也就有人怕辣,而有些人無辣不歡。
辣是一種痛覺,并且還會上癮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辣椒的辣味刺激舌頭、嘴的神經末梢,大腦會持續釋放內啡肽,會使人產生興奮,并在辣椒素的作用下,會讓人產生上癮的感覺。?
這幾年餐飲規模擴張,傳統的八大菜系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另外消費習慣在改變,口味在巨變,“辣”的關注度在直線下降。?
1、川菜門店數量減少?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年底,美團點評收錄了28萬家川菜店鋪,相比年初減少4萬家門店。大部分城市的川菜都呈現下降的趨勢,其中14個城市川菜倒閉率甚至超過10%。
川菜門店都經歷不同程度的閉店
▲數據來源:《中國餐飲報告2018》
北京和上海向來是餐飲競爭高地,數據顯示川菜門店關閉3000多家門店,關閉1000+的城市達到9個。?
近20年的餐飲市場來看,川菜堪稱全國“第一菜系”。但這幾年甜鮮口味崛起,“無辣不歡”正在退潮。
川菜討論度降低,排名第9
▲數據來源:《網易報告》
川菜的討論熱度在下降,反而甜鮮口味的江浙菜占據第一位置。?
2、健康消費意識增強 ??
我國城市居民腰包更“緊實”,可支配收入達到3.64萬。那么意味著餐飲市場份額將會越來越大。?
首先,高舉消費升級的時代,消費者在吃飯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餐飲老板在紛紛將“食材”外顯,都在強調食材好。
好水好食材都得展現出來
▲圖片來源:百度
比如,餐廳使用雞汁代替味精,山泉水熬湯......每個精心策劃的背后是因為健康意識的崛起。?
其次,川菜低價的形象一直難改。
重油重辣能掩蓋食材本味與新鮮度,盡管使用劣質食材,也能通過調料掩蓋。那么,川菜“吃調料”、“民工菜”、低價的形象基本定型。
川菜細分的火鍋,安全事件頻發
▲圖片來源:百度
川菜口感油膩、辛辣,那么小孩、老人基本就不是品類的客群,受眾范圍窄。再加上調料重、味重給人種“不健康”的感覺。
川菜走向下坡路并不是產品不行,而是全民健康意識增強。?
3、細分品類后起勃發 ??
起初餐飲市場基本是“川魯粵淮揚,閩浙湘本幫”八大菜系的天下。但餐飲圈子流行學習特勞特的定位后,菜系細分化越來越明顯。
粵菜品類中的潮汕菜、客家菜興起,地方小吃崛起,市場給不少新興品牌發展機會。?
2000年前,魚香肉絲、宮爆家丁家喻戶曉,消費升級后,川菜中的單品酸菜魚、毛血旺以單門店的形式,全國遍地開花。
小吃也另起跑道,摒棄廉價的形象,切分傳統的市場。
小吃品牌在資金的加持下高速發展
▲圖片來源:商業地產云智庫
綜上所述,辣的口味不是導致川菜走下坡路的原因,是市場的變革,時代的變化,川菜正在面臨迭代。?
二?川菜如何轉危為安? 主動轉型 ??
川菜曾經是被全國人,甚至被外國人盛贊的菜系。為何一夜之間就走下破路了呢??
川菜被全國接受的原因之一,是大量流動人員的遷徙,川菜被帶到全國各地,這是導致川菜難改“民工菜”形象。?
川菜的倒閉潮不是代表川菜不再流行,而是川菜將面臨危機。如何轉危為安是當下首要解決的事情。?
1、細分品類,拓展新市場 ??
雖然大而全的川菜館子少了,但由此體系獨立跳脫出來的小品類卻火了。
川菜毛血旺、酸菜魚的單品火了
▲圖片來源:《2017年輕食餐飲潮流報告》
據《2017年輕食餐飲潮流報告》顯示,北上廣深和成都5個城市的菜品銷售中,川菜品類下的單品酸菜魚、毛血旺并列榮登最受歡迎的“國民菜”。?
這幾年酸菜魚爆發,加盟門店數快速增長。圈內討論品類存活時間不長,但品類非但無明顯下降反而呈現上升趨勢。
多個酸菜魚品牌由一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下沉,還開拓了外賣市場。?
大而全的餐廳產品是首要,但后端還考驗著供應鏈、產品標準化程度等等,反而單品聚焦,起點相對較低。
川菜中可挖掘單品繁多
▲圖片來源:攝圖網
川菜本身味型豐富,其中可挖掘的單品繁多。 換條賽道打造“小而輕”的模式,產品、供應鏈能夠有所保障,還能快速樹造品牌知名度。?
2、模式突圍,發現新大陸?
在我們給客戶做消費者調研時,溝通中發現大部分的年輕消費者都喜歡“新潮”、傳播價值高的品牌。?
換句話說選擇一家餐廳必須滿足吃飯條件外,還得具備可分享的功能。
平時與幾個95后同事外出吃飯,上菜前他們都會拿著手機瘋狂拍照分享。
縱觀大而全的川菜品類,不具備傳播價值,甚至還有點“老土”,模式、體驗都面臨著被迭代。?
從產品角度出發,川菜自帶“下酒菜”的光環。結合當下流行的酒館、酒吧模式,是不是可以組成一種全新的模式川菜?
比如合縱文化旗下的胡桃里,重新定義餐飲業態,開創咖啡館+酒吧+川菜館的新模式。
餐廳還得具備社交屬性
▲圖片來源:百度
川菜不會退潮,但要從基因內扭轉新的思考思維。單純靠大而全和標準化來支撐品牌拓展、打響品牌力,過程中會使口感流失,接受度變低。
拋棄原有“街邊”形象,重新打造高端的形象。那么,是否可從歷史悠久的川菜文化挖掘一段故事來重新闡述品牌。(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川菜的形象也可以很高端
▲圖片來源:百度?
3、順應趨勢,開辟新川菜?
作為風靡全球的菜系不爭的事實,去年美國麥當勞“四川辣醬”引起瘋搶足矣證明川菜的圈粉能力。?
川菜可以不辣么?從口味出發,24味型的川菜并非只有“辣”這一種味型。比如國宴級別的“開水白菜”,用料考究,絕對清鮮醇濃。
“開水煮白菜”屬于國宴級別的川菜
▲圖片來源:百度
讓用戶了解到川菜不只有辣味,必須在產品上做創新和改變,其次是消費者思維的轉換。?
比如,定期在門店推一些不辣的新菜,結合川菜文化,重新樹立品牌的新形象。?
其次,要摘掉“不健康”的帽子,升級食材并外顯化。從食材源頭打消川菜低價形象。
產品要能夠為品牌持續注入活力,需要的是不斷創新,增強品牌壁壘。?
結語
口味這個東西,因人而異。辣不會退潮,只是滿足的消費需求不同而已。
川菜門店的“倒閉潮”只是預示著川菜將面臨迭代和升級。
品類現在經歷著從低走高的轉變,想要傳承川菜,就是要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升級打怪,必須找到屬于品牌的內核,有根的品牌才能走的更遠。
寫評論
0 條評論